心愿

    毕竟陆家出来的人,若不是因为暴露了身份不得已只能离开,想必定是有那拿下琉璃花灯的实力的。即便不能顺利拿下,至少也是有一战之力的。寻常的平头百姓,对于这些官宦之后,信任似乎就是与生俱来。毕竟是一代一代凭着学问考取功名、扬名立万,在这些关于学问智慧上头,难免会本能地相信。

    尤其还有阿九方才的表现,信手拈来,前一个九十九还解释了一句,后头三个却是半点解释都无,许多人到现在甚至都还未能品咂出缘由,人便已经飘然而去。本来押阿九摘得桂冠之人不多,但是却也无人押注只是几盏荷花灯这样的进程。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阿九气质不同,哪怕在不知其身份之时,人们也不会认为她只能猜得几个字谜。却不曾想,因为那少年的打扰,竟是叫所有人都多多少少地输了钱。

    一时间,有那痞坏的,便已经在对视之间商定了接下来的动作。毕竟这一下输的本也不少不说,还将原本可以赢得盆满钵满的希望瞬间清空,无人会计较阿九的离场,只会将所有的愤恨集中到那多事的少年之身。毕竟那少年看着也是个富家子,输了的银钱倒是可以在他身上找补回来。

    自然,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暗处,无人知晓那少年接下来会遭遇什么。灯会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姑娘怎么就这么走了?”杜若当着众人的面,自然不会忤逆阿九的意思,只是等到行至人少幽静的御河边,这才恨恨地说道:“奴婢恨不能撕烂那人的嘴,还是个男子呢,这一张嘴碎的真是没边儿了,竟是将整个陆家都折辱至此,姑娘不气奴婢却是气得很。”

    阿九倒不生气,一双笑眼看了杜若气鼓鼓地小脸儿,见她果真气的不行,那些忧心的事儿倒也暂时退到了一边,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没听他说广阳郡王府吗?那么他们家的人恨我们一家也正常,我也懒得与他唇枪舌战地争辩,跌份儿,左不过就是这些年被我们家压制得死死的,心有怨气罢了!这人都欺负了,总不能连对方想出口气都不允许罢,杜若未免小气了些。”

    “那姑娘便任由他狺狺狂吠不成?”杜若闻言倒是泄了气,若是广阳郡王府的人,换位思考,会恨极了陆家倒也是正常。毕竟唯一的继承人就这么死在了大洋之上,连尸首都尽数葬身鱼腹寻不回,着实是该体谅些的。不对,广阳郡王府世子爷已经故去多年,到如今不了解的人们,都只当郡主宁漾乃是独女,自然,郡王府对外也是如此说法。是以,哪里又来得这般年纪的儿子?杜若想到此处,自然是立刻开口:“不对啊姑娘,如今广阳郡王府便只有郡主与表姑娘诞下的那孩子,哪里来的这般少年?”

    阿九看着御河之上一盏又一盏的花灯,半晌之后才收回了目光低头笑:“那一位,哪里又是个少年?那样弱不胜衣的模样,走得近了还有股子淡到几不可闻的木樨花香,分明就是个姑娘。若我猜得不错,他便是那位昌宁郡主宁漾。”说到此处,阿九眉间又是一蹙,自然并非害怕了宁漾,只是宁漾出现在了帝京,这着实不是个普通现象。

    若只是少女心性借故出来游玩,倒也说得通。只是,阿九才从乐遥那里听了乐遥的推论,这一下便见到了昌宁郡主,这心便瞬间收紧了。几乎是无法避免的,阿九便想到了乐遥说的文成公主进藏。这一段历史,阿九自然有所耳闻,即便从前受到的都是西方教会的教育,但是对于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史,还是有所狩猎的。

    阿九还从未见过身边的人对自己发脾气,因为自己为主她们为奴,向来都是纵着自己的。平日里,都是能哄则哄,能顺便顺,即便有什么意见相左之时,也多是由着自己。哪怕是杨妈妈与铃娘,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之中,犯的许多错误之下,也只有严肃严厉,却不见她们气急败坏之色。然而今日,阿九却是在杜若这里,体验了一回,一时间却也有些呆愣。

    杜若怎会这样大火气?

    尽管阿九心间的烦恼还是未曾放下,许多疑问也未能得到解答,但是这一刻,杜若情绪上头这一刻,阿九还是将那些疑问疑惑尽数放在了一旁,只是惊诧着欣赏杜若面上难能一见的火气。

    虽然都说杜若姑娘是个爆炭脾气,但是阿九却是头一回见到。

    “杜若还是别气了吧!”阿九愣了许久,见杜仲也未曾上前帮腔,不免有些尴尬地干咳一声,而后看着杜若不知是激动还是生气而红了的脸颊:“若是能说,我又何必瞒着你们?你说是不是。这样大的事情,若是凭着三五个人商议着便能扭转结局,我又何须连日惆怅。”

    “可是姑娘,这么多年来,您遇上什么事儿不是与我们有商有量的?”杜仲虽然不认同杜若的语气,到底还是与她一个意思。想着这些日子,阿九与从前的轻松闲适活泼自在再无相同之处,不免也看了一眼杜若,示意她住嘴,而后自己才开口说道:“其实不止是回家之后这十日,连带着在宫里头,姑娘也是时常忧心忡忡的模样。奴婢们当然没有资格过问姑娘之事,只是姑娘也该透些底,以免咱们给姑娘拖后腿。”

    阿九明白杜仲杜若的意思,也不生气,只是愣愣地想了一会儿,才看着杜仲:“你们实在想听,我便与你们说说。杜仲去把妈妈和铃娘并白术,都叫进来吧!”

    杜若也跟着连连点头,肯定着白术的说法,轻声说道:“这样大的雨,莫说是姑娘,便是奴婢们淋了也得病上一场。姑娘才刚刚养好了身子,这要是再淋一场雨,怕是又得两个月的功夫,当真想好了?今儿个是夏至,往后只有越来越热的,病中用不得冰的姑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