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我在长春不逢春 > 第六章 饮食文化

第六章 饮食文化

    东北人爱吃米,就像河南人爱吃面,就像广东人爱喝汤,就像福建人爱沙县。吃饭这种东西在很多国人看来应该是最大的事情了,也是最能体现人土风情、地域文化。东北菜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尺码大,偏重油盐,且不注重卖相,还有几个吃饭的特征可能也不受南方人的待见:本山大叔式的炕头吃饭,吃饭的时候嘴巴有点吧唧,一切皆可炖。

    讲真的,面对这一切指责,我是真要反驳一下:尺码大是错么?偏重油盐可以让厨师少放点,在四川重庆吃饭还分微辣微微辣微微微辣。卖相不好?确定吃的是东北菜么,那是没吃过山西、河北、陕西、河南、内蒙、天津、BJ、广西、海南等等的地方菜系吧?跟广州的茶点比起来,是缺乏了点精致,跟淮扬菜的刀工比起来,是缺少了点细腻,但是南方的小家碧玉不代表整个西部地区和北方的食客文化,更代表不了整个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还有这个就餐仪态,炕头盘腿这种东西是真的不必吐槽,有两点原因:其一去吃日本菜,到了日本饭馆里盘腿就成了绅士,到了东北就成了土鳖?其二现在东北城市哪有炕,真的能让你上农村炕吃饭那都是真心朋友,这世界上可以有各色各样的饭局,但是能有真心付出、实诚对人的小酌一杯是每个人的梦想。吧唧嘴这个事情,我是这样理解的,不否认,但也不全面,我去过的所有北方地区都存在这个现象,因为北方人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吃饭乎,吃饭不说话难受乎?比英伦范可以去英格兰,比浪漫可以去法兰西,比人情世故还得在大东北。最后一个是一切皆可炖,有点啼笑皆非:中原是一切可烩,BJ是一切可卤,江西是一切可粉,山东是一切可卷,广西山西有一切可酸,放眼全国是一切可腌。

    孟小飞和我一直想让阿虫做几次东北菜。无奈,他只会川菜,他说川菜的灵魂是麻辣鲜香,跟东北的调味都不一样。这就像有的家庭只会生女儿,万一哪天让他们生个儿子,他们会说哦不,生儿子得买房,生儿子得娶儿媳妇,我不能生,打死也不能生。阿虫这样做的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万一哪天东北菜做成功了,这就相当于背叛师门,就像杨过学了蛤蟆神功,段誉学了凌波微步,韦小宝学了素女功法。所以我们请阿虫做川菜吧,阿虫信手拈来般又是一顿骚操作,乒乒乓乓一会的功夫就出锅了:回锅肉有锅包肉的咸鲜,麻辣豆腐有东北豆腐的酱香,川北凉粉有东北大拉皮的质感,酸菜鱼硬是吃出来东北酸菜的酸爽。阿虫,隐藏的够深啊,哪天我们想吃东北麻辣烫,你可以给我们做四川冒菜,对了多放宽粉、蒜泥和香菜哦。

    离别多年,我在各个城市吃得最多的不是粉面之类,打开地图搜索常用的依然是东北饭包和饺子,个人着实喜欢东北菜里的蘸酱菜、渍菜粉、白菜粉条、豆角排骨等等,这些都是用的最最普通的食材,做的最最普通的味道,透过这些味道的背后,这里面也体现出来东北最最普通的温情和骨子里最最普通的善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