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汴京遗记 > 第十七章 杨自千府的秘密

第十七章 杨自千府的秘密

    送出去的礼没有再要回来的道理,若不是她手上缺钱,也不会开这个口。

    她嫁入肃王府时,母亲已经去世两年,公主府没落,段家满门遭难,她嫁妆里的田产铺子都已经充了公,剩下的物件实在不算丰厚,这些日子用得七七八八,除了那幅《汉宫图》值些钱,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兑出七八百两银子。

    不由得感叹,这年头穷人遭难,富人却还是金尊玉贵,不然一个小小的妓子,何来如此高的身价。

    那幅图是先帝御赐给母亲的,即便是母亲在世时,也十分珍视,她愿意送给母亲的恩师,却不愿意卖了它换钱,也是顾及母亲的在天之灵。

    至于那块玉,虽然是她的诞辰礼,但送礼的人早就不是那个仁慈亲切的尊长,关爱他们的舅舅,而是置她全族于死地,傲视万物的九五至尊。

    宋祁微怔,有些困惑她为何突然要起那块玉,是又有什么阴谋吗?

    还是要送给什么人?

    上一次他得到了这块玉,第二日段皇后就暴毙了。

    这一次是要做什么?

    “阿姐,我可以的。”

    段拂易有些困惑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你可以?”

    “你想要做的事,我都可以替你去做。”

    似乎是怕她不信,他又补充说:“在淮安城,你找不到比我更有权有势的人了。”

    “不用,你把玉还给我就行。”

    直接要钱未免有点不大好开口,那块玉本来就是她的,要回来自然没有什么不妥。

    “阿姐,”他声音突然冷了下来,无奈地笑了两声,抬眼时目光沉静严肃:“我说了,在淮安城里我是最有权势之人,所以无论你有什么阴谋算计,都办不成。”

    这话如当头一棒,打得人有些不知所措。

    难道在你眼里,我就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吗?

    夜色浓得如墨一般。

    段拂易问不出这句话,大概是心里有愧,那愧疚盘桓在甘泉宫,还有那个因她而失去母亲的少年储君。

    她没有一日,真正离开汴京。

    最终她只是低头笑了笑,“南书房的老师教得这么好吗?诱之以名利,恫之以权势,殿下用得,当真是……让人伤心啊。”

    手上沾了血,怎么可能洗得清呢?何况,她是段家遗留在世间的孩子,本就不应该有朋友。

    一只冰凉的手抹去了她脸上的泪水,动作轻柔得就像屋外的夜风。

    “在汴京,你说我可以做一个端正干净的人,是因为有人护着。”

    她的眼里带着泪水,此刻有些茫然无措,模样瞧着无辜又可怜,宋祁起了恻隐之心,他缓缓说。

    “他们都说,段家倒台之后,我比大皇兄还要尊贵一些,皇帝的宠爱,母族的荫蔽,我应该,也配说我可以护住你这种话吧。”

    “殿下……”

    “我来做护着你那个人吧。”

    他的目光坚定如山,语调平缓:“即便只有一刻的力量,也想让你做一刻干净的人。”

    烛光闪动,风吹乱了树影。

    是风动,或是心动。

    这样好的少年郎呀,段拂易轻轻叹了一声:“谢谢你。”

    翌日清晨。

    杨府近日来了客人,客人早上找茅房时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仔细听,又听不见了。

    这是杨府,怎么会有惨叫声?想来也是昨夜自己吃多了酒,听错了。

    摇摇头便撞见了邹管家,他急忙叫住邹管家,话还没问出口,大门外又有了一阵骚动。

    不到片刻,邹管家拿着一把金钥匙推开了书房的柜子,柜子后面有一条暗道,弯弯绕绕走下去,里面暗不见天日,有人走过时,烛火才会被人带来的一阵风吹得晃动两下。

    地下有一扇厚重的铁门,叩了叩门,里头传来衣物摩擦的声音,半晌后,一道苍老粗重的男声传了出来:“怎么了?”

    “老爷,外头来了好多官兵。”管家表情谄媚,贴着门柔声道。

    一阵脚步声后,铁门突然被人从里面拉开,露出半张沟壑纵横的老脸,深陷的眼窝里,冒着精光的眸子在烛火下,宛如毒蛇般泛着冷光。

    “老爷我就是当官的。”

    邹管家急忙低下头,露出为难的表情,支支吾吾道:“这回来的,不太一样,穿的甲像是军营里的,老爷还是去看看吧。”

    他眼珠转了转,军营里的,那就只能是汴京来的那位了。

    从杨自千的肩膀望进去,昏暗的屋里,一个瘦弱的人影往石床里缩了缩。

    杨自千打开门压了压衣襟,往后瞄了一眼:“照以前的规矩,处理了吧。”

    邹管家恭敬应下,从袖里取出金带,放轻脚步走向那个瘦弱的人影,嘴角微微抽动,极力忍耐着心底那股升腾的欲望。

    从石阶走上去,走出暗道,竹窗纸透出清晨的第一抹阳光,外头天光大亮,万物清晰。

    两鬓花白的老者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延伸下去的黑暗,嘴角微微噙着笑意,目光平和柔软,宛如在看膝下欢笑的孩童,那张在幽暗里阴险冷漠的老脸,此刻放到阳光下,竟然显出一丝慈祥。

    官兵进府时,几个小厮打扮的人悄悄离开了人群,从小道钻进了后院,其中一个身形瞧着要比旁的瘦弱一些。

    前堂,杨自千负手而立,看见来人,弯腰拱了拱手:“下官见过殿下。”

    目光不时偷瞟面前长身玉立的少年,不乏羡慕之色。

    多好的年纪呀。

    旋即立起身,扫视了一圈面前的官兵,询问道:“这是何意?”

    宋祁睨了他一眼,冷声道:“拿下。”

    身后两个穿着细甲的官兵立刻拿着刀走上前去,杨自千神色一愣,往后退了两步,高声追问:“不知下官犯了哪条律法,以至于殿下要上门来拿我?”

    杨府的府卫立即围了上来,刀剑出鞘的响声尤其刺耳,两个大汉横在老者面前,如此情形,那两个官兵回头试探地看向宋祁。

    虽然年轻,但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却波澜不惊,随手甩下一叠供状,冷眼相看:“你身为明州府录事参军,有监察举劾本州六曹官吏之责,如今各县贪腐成风,你却未向御史台上书只言片语,岂非有尸位素餐、失职渎职之罪?”

    闻言,杨自千混迹官场多年,脸上并无惧色,他双手交叠举过头顶,高声道:“下官奉圣上旨意任职明州,上任以来兢兢业业,从无一日懈怠,但人不过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下官年纪大了,难免有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

    他放下手,将手背在身后,花白的鬓发随风而动,颇有些台官刚正不阿的姿态:“更何况,下官直系御史台,连吴刺史都没有缉拿下官之权,若是没有记错,殿下奉的是治理洪灾的圣旨吧?”

    宋祁冷哼一声:“看不到、听不见一府之内,却对汴京之事了如指掌,杨参军没能做京官,看来是陛下识人有误。”

    他确实没有缉拿审查杨自千的权力,《梁律》里写明了,州一级司法僚佐及以上有罪,须得陛下下旨,移交大理寺交由钦点的主审官员,三司会审,查明罪责,再由刑部定罪执行。

    他作为皇帝的儿子,此言不过是调侃自己的老子两句,但……

    杨自千闻言脸色有些难看,作为臣子,若是应和,便是职责君上瞎了眼,以狂悖之言辱骂君父,是大不敬的死罪;若是反驳,便是变相承认自己失职。

    此刻后院内,段拂易一身小厮打扮,刻意涂黑了脸,蹑手蹑脚地穿在假山之中。原本宋祁派了凌云和另外两个侍卫乔装打扮跟着她,但杨府太大,大家堆在一块儿既显眼,也实在浪费人力,便让他们分开查探了。

    王二去探查过了,确实有人见过谈光意出入杨府,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是做陪读书童,应该会在公子们的书堂附近出现。

    杨自千有两个半个的孙子,一个孙女,具体是哪一个的陪读,这是府内的事,她一个外人并不知晓。

    正想着里面的门道,段拂易突然听到假山后有什么动静。

    “老奴只是听命行事,你去了下面,也别怪罪老奴。”

    去了下面?

    她放轻脚步,悄悄探出头去查看。

    之见一个管家打扮的背影,正弯着腰在忙碌些什么,嘴里念念叨叨。

    就在他侧身的瞬间,面前的景象暴露在了人前。

    段拂易顿时被吓得一个趔趄,“咔嚓”一声,一不小心踩响脚后的枯枝。

    “谁!”那人影猛地回过头,嘴角微微抽动,目光淬满了阴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