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汉明宫嫣 > 第九章 梦回大汉(4)

第九章 梦回大汉(4)

    早餐特丰富,一桌子,我却只动了点,就是没食欲。

    再就是每天早上的例行请安。我自然只给皇后请安,皇上昨晚不知在什么地方歇息,我们估计皇上在温室殿,但我们不想惊动圣驾也就免了。

    太子起得早,已经给母后请安了,随便在外室问过侍女:“太子妃昨晚睡得怎样?”侍女不敢欺瞒只得照实禀报,太子很温润也没责怪她们,临走嘱咐她们:“太子妃年幼胆子小,务必细心照料。”太子来时,我在睡觉,他就不便于进来,就上朝去了。侍女后来告诉我:“太子爷似乎很焦虑。”他当然知道自己的难处,即使他有意想让,而新太子会饶过他吗?母后比戚妃年长太多,母后在生时可以节制戚妃,然而母妃过后,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这似乎就是个死扣,谁都解不开的。

    内侍传来话:“今天中午皇上在温室殿用膳,皇后可以便宜行事。”这明显地往皇后身上捅刀子,皇上和戚妃秀恩爱去了,皇后你想干嘛就干嘛?

    又是几个碟子遭殃,碎了一地,也是无可奈何。椒房殿的内侍苦了,哆哆嗦嗦,冷不防就会被打一顿板子。这还是轻的,并且没人敢张扬。

    我也不敢去触霉头,尽管母后对我很好,我不忍心看到她的悲伤,我似乎看到了将来的自己,我更难受。

    我独自一人在盯着一朵梅花的骨朵儿,我不曾想到我的旁边还有一串内侍侍女,他们在静静地站着,面无表情。他们是听任主子在痴痴地望着这含苞欲放的花蕾。我在寻找宁静和安祥,我突然明白了在这深宫之中这各色各样的花草才是自己最真挚的朋友,其他的只是一些另样的陪衬。

    一个侍女匆匆忙忙过来被内侍挡在外面,只见她说:“皇后娘娘懿旨,着太子妃觐见。”

    什么事这么风风火火的?宫中无小事,家事即国事。

    “皇后娘娘有旨,嫣儿速去太子宫中候驾。”

    我年龄小还没有与太子成亲,故极少去东宫。这么匆忙,莫非东宫有事?

    离东宫还有些距离,就见太子宫已经被禁卫军重重包围,这些禁卫军个个带着面具体貌强悍,看来是军中劲旅,不可小觑,他们何以把太子软禁在此呢?

    此时的太子被拘,太子妃就显得是多余的了,太子妃进不了东宫。皇后留了内侍,在内侍的指引下才进了东宫。

    “东宫太子被人举报,搜查出了人偶,扎了十几个针,写上了戚妃的生辰八字。”

    皇上正在上朝,不过已经知道了,命禁卫军封锁了东宫。

    这些天皇后一直在忍耐,不料还是出了事,厌胜之术历朝历代后宫都是严禁的。

    皇上没到,太子连他的亲生母亲,即使是皇后都不能见面,以免他们串供,说不定皇后就是主谋。

    这废黜东宫就在皇上一念之间,想来这段时间戚妃得宠,皇上早已有易储之心,太子再有此事,看来太子之位不保在意料之中了。

    静悄悄地等待,这时间格外难熬,我心里十分的安稳,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为我的借壳出现而改变,最终太子没有变只是要经过七七之灾。

    东宫外齐刷刷跪了一片,皇上下朝莅临东宫了。

    我不知道嫣儿见过皇上多少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皇上。

    眼前的皇上看起来不像一个五十多的老头子,只像一个耄耋老人,头发尽白,颧骨突出,一双眼睛就是安放在木格子中两颗滚珠,看来他早已被女人掏空了身子,时日不多了。他之所以能够站起来,一则是帝国权力的诱惑,二则是各种丹药在支撑着行将倒塌的骨架。戚妃不到三十,正是虎狼之年。美人最是伤人身!

    众嫔妃见过皇上,然后是皇后,各种礼节行完后一顿饭的时间就过去了。

    最后是太子拜见皇上,众母妃。

    戚妃宫中的内侍首领奉上搜查到的人偶,这人偶是用锦缎包裹而成。

    “皇上,您要为臣妾做主啊!这等歹毒之人必当严惩不贷。皇上以及臣妾这段时间体弱多病完全是太子诅咒所致。”

    “逆子如斯,气死朕了。爱妃切莫着急,朕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皇上已经相信了戚妃的话了,她的证据确实充足。

    此时的太子木然地跪在下面,他是最无辜的,他生性善良,不善谋夺,即使无所事事,他今天也得作为一个罪人跪在这权柄之下任凭处置。他就像是刀俎上一条鱼,任人宰割。

    皇后坐在皇上旁边,皇上似乎有意与戚妃亲近些,皇权在上,他毫不避讳。旁观者看到皇后和戚妃的差距也就能理解皇上此举纯粹画蛇添足,戚妃正当妙龄,体格晶莹,身姿袅娜;而吕后沧桑岁月,银丝翘首,丝丝额纹,沟壑丛生,再艳丽的头饰都掩藏不住已逝的青春年华,再高贵的头衔都弥补不了逝去的美丽容颜。

    皇后一直沉默着,自从戚妃搜查太子宫一直到现在,而人偶是从太子宫中搜出,所有的不利都指向太子,铁证如山,太子辩无可辩。面对这种紧急情况皇后也无话可说,只待等皇上来决断。

    各宫嫔妃很快也知道了,议论纷纷,不知道戚妃又在玩哪一曲,众嫔妃都知道了太子位置之争,众人都在隔岸观火。

    一些嫔妃很是担心这次太子会失守,一些嫔妃毫不担心太子,她们认为这不过是皇后藏而不露罢了,戚妃纯粹自找不痛快,有很多人都想看看这位新得宠的妃子如何在皇后面前出糗。哎,兔死狐悲!

    众嫔妃在等待皇上的决断。

    温室殿内侍首领拿着人偶,他证据凿凿地禀告皇上:“陛下!经奴才仔细查看人偶上的锦缎就是前不久蜀地进献的贡品:蜀锦。”

    蜀锦由于绣有嫩红色的梨花,梨离同音,所以尽管这次蜀锦做工精细,颜色温情莞尔,各个主子认为不吉利都不要,只有皇后娘娘见其花开娇娆,狐媚动人,春色盈盈,就把蜀锦留下。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宫中的内侍和宫女人人皆知。

    皇后还是不曾开口,冷冷地对着戚妃笑了笑,戚妃感到从脚底冒出股股寒气。当内侍首领说人偶的锦缎是蜀锦后,就感到自己似乎掉入了一个事先设好的陷阱中。

    “戚妃,你把整个事情的经过重新给众爱妃道来。”

    “今天妾身大早就得到秘报,太子府王公公告知于妾身,太子做了一个人偶在诅咒臣妾。我自知没有权利搜查太子的寝间,只是当今皇后是太子的亲生母亲,臣妾怕皇后姐姐为难就没有去请懿旨,正好皇上还未上朝便向皇上请了一道旨意,把太子宫搜了个遍,在太子的寝室间床下找到了这个人偶。”戚妃把手中的人偶依次往下传,众嫔妃很清楚地看到了人偶中的生辰八字,以及其用料。这确实就是前段时间的蜀地贡品蜀锦。

    “太子你有何说法?”皇上在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怒气,话语有点儿轻微的颤抖,也给太子以无穷的压力。

    太子毕竟年龄小,皇上的龙威对他的压迫是极其明显的和实在的,他有点儿扛不住了。

    “孩儿不知道,人偶不是我的,绝对不是我的。”

    他真的很想哭了,只是被父皇的威严吓住了,把所有畏惧化作了麻木和无助,母后一直没有说话,也不给自己半点安慰之言。

    “雉儿,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这真是有点匪夷所思,臣妾儿子用自己特有的丝绢,做了个人偶,臣妾作为后宫之主竟然毫无察觉,却被戚妃抓了个现行,臣妾的儿子要么是活够了,要么十分的愚昧无知。断断没有想到,戚妃对太子家如此的熟稔,根本是轻松的把赃物起了出来。”

    戚妃觉得皇后有种反常的镇静,她不明白她何以还能那么镇定?

    “妹妹,你说的人证在哪儿?”

    “还不把王公公给我找过来!”戚妃厉声在呵斥她的内侍首领,这使人不得不怀疑戚妃断链子了。

    “他不见了!我有好段时间不见他了。”

    “给我找人去搜,整个宫殿都去搜。”

    “王公公,太子宫根本就没这么个人。只怕你这是贼喊捉贼吧。”

    “这一切都是妹妹你巧于算计事先早已谋划好的吧!姐姐在此佩服你了。”

    关键的一步已断,王公公莫名失踪,想来内务府也应该没有他的记录了,自己已经处于劣势,戚妃没有想到皇后竟然以自己的儿子为饵设此陷阱只是为了使自己失信于陛下,失信于朝臣,失信于天下,戚妃确实佩服吕氏的筹谋和胆气。

    “陛下,那王公公您也曾见过!只是现在找不到他?”

    戚妃其实没有想到一点,如果陛下承认自己见过王公公,而内务府没有此人的记录,这不是给天下人有口实偏爱宠妃残害太子?也无人证明自己所见的内侍是太子宫中的?后宫为皇后主管,她要是藏个人岂不是太容易了。

    “不管如何,太子做人偶诅咒是实。这一点无可争辩。”

    “妹妹,姐姐有点不明不白,太子比妹妹小不了几岁。按宫廷祖制,妹妹作为太子的庶母不能随便出入太子宫中,敢问妹妹何以知晓太子私做人偶?莫非是你遣人放置太子床下?”

    “陛下,臣妾对陛下一片痴心。皇后巧舌如簧,所言之事使臣妾汗颜。现在物证已在,铁证如山,姐姐再怎么巧言善辩都抹杀不了太子做人偶之事。还望陛下明断。”

    经他们这么一争辩,大家都对此事了解了个八九不离十,但是关键的是证据,现在戚妃已经掌握了这么个证据,这个证据如果不能推翻,那么对于太子和皇后来说这就是个死局。

    怎样把这个像山一样的证据变成毫无价值的伪证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