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识海前辈

    “别听他瞎说,争什么争,争不过,你还争,那是傻子才会做的事。”

    余清歌的脑子里忽然传出一个吊儿郎当的声音,狠狠吓了她一跳。

    “你是谁?”她声音颤抖着看向四周,莫不是有人在附近装神弄鬼。

    “清歌,你在说什么?”

    余欢欢疑惑地看了她一眼,这角落里就她们两个人,哪里还有人。

    “小丫头,你先闭上嘴。”这个吊儿郎当的声音又说道,“你现在是看不见我的,我在你脑子里。”

    余清歌抿紧嘴唇,尝试着在脑子里说话,“你为什么在我脑子里?你究竟是谁?你想对我做什么?”

    “哎呀呀,这么多问题,我该回答哪一个好?”这声音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思考。

    半晌,他说道。

    “这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在你脑子里,我也不清楚。这第二个问题,你现在太弱小了,我不能告诉你,不过你可以称呼我行云。这第三个问题,视情况而定。”

    余清歌:“……”

    “那你还能告诉我什么?”

    “……我可以勉强指导你修炼。”

    余清歌眉头皱起,她现在连宗门都没有拜入,对脑子里的这个东西完全没有办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情既木已成舟,那就只能接受了。

    余清歌点头,“好,那就麻烦行云前辈指导我修炼!”

    这小丫头接受得这么快吗?行云不理解,这要他自己脑子里被弄了这么一个东西,绝对抓耳挠腮,饭都吃不下。

    看来这心性还是挺不错的。

    不过这三个问题,他确实也没骗这小丫头,他本来都已经到了灵界大杀四方了,渡大乘雷劫时,一道紫色的累劈下,他就在这丫头脑子里了。

    而且依这小丫头的修为,知道他是谁了,还不得被吓死。

    至于第三个问题,这丫头连引气入体也没有,他想做点什么也不行啊。

    行云嘿嘿一笑,转头探查了一下这丫头的体质。

    四灵根之体,独独缺了一金,可惜了,若是五灵根之体,前期修行虽难,但只要一进入金丹境,便有巨大好处。

    何况有他在,想进入金丹期岂不是易如反掌。

    不过四灵体也勉强够用吧。

    行云挑剔地想着。

    虽然不知道脑子里的东西是什么,但他既然说能帮自己修炼,那他肯定很了解修真界。

    余清歌趁此机会询问起行云,宫琳瑶为什么能使出那道风来。

    来时,她曾看到过一已有练气修为的人,询问天沧宗的人,他能不能入天沧宗门内。

    谢尧山说,天沧宗收徒只收毫无根基之人。

    “没什么,那丫头是风灵根之体,资质尚可,虽然还没有引气入体,但是凭借一些血脉相连的符箓,可以借用家中长辈的灵气。”

    “那这种东西岂不是太逆天了。”余清歌虽然不懂修真界的斗法方式,但也明白,和宫琳瑶斗法,就相当于和两个人在斗。

    “没有那么简单,修士汲取灵气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从天地之间,二是从灵石或者丹药这些之中,三则是自体产生。”

    “自体产生?”余清歌轻声嘀咕了一声。

    行云道:“这第三种方式太过于虚无缥缈,我纵横修真界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听人练成过,你就别想了。”

    余清歌也觉得甚是,在她的理解中,灵气就相当于食物,从来没听过人体内能自我产生食物的。

    若真有那样的人,岂不是太妖孽了。

    行云接着道,“那小丫头用血脉做媒介,通过符箓借用家中长辈灵气的方法,就相当于是第二种方式。”

    “也就对你们这些还没引气入体的人来说有点子用处,对于修士来说,哪有用灵石来得快。”

    话虽是这样没错,可她现在就是个没引气入体的人,碰上了宫琳瑶,只有死路一条。

    余清歌思考着,也就这么问了出来。

    如果她脑子里这个东西,能够帮她解决这个麻烦就好了。

    “别想了,丫头,在这飞舟上有外面那个小子镇着,她不敢动你,到了天沧宗后,宗门内禁止弟子打斗,她就更没法动你了。”

    行云慢悠悠地说道,这点事情在他看来根本不值一提,“等你修为高了以后,找个机会套麻袋揍她一顿。”

    余清歌:“……”

    她自幼受爹爹教导圣人之言,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么直白的话。

    可她还是担心,“要是她在我外出时,趁机对我动手怎么办?”

    行云不在意地“嗤”了一声,“那有什么的,不还有我在嘛。”

    虽然他现在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无缘故地存在于余清歌这丫头识海中。

    但在没搞清楚原因前,他可不敢让这丫头出事。

    此时,谢尧山从外面进来,通知所有人,天沧宗已到,让所有人出船舱去。

    余清歌恭敬拱着手应是,随后排在队伍后面。

    宫琳瑶在她前面一位,扭着头不屑地瞥了她一眼。

    这么一个凡间来的杂虫,以后有的是机会去收拾她。

    余清歌一直低着头,行云前辈说得有道理,她现在能力实在太弱了,不能贸然冲动,唯有先忍下来。

    直到走出飞舟,她才抬头看向天沧宗。

    历经风霜的青石摆在一旁,上用红字刻着天沧宗三个大字。

    一座水幕样的屏障从山门起,延伸至两处深山。

    古老而厚重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山峰处飞出一片仙鹤。

    谢尧山走到一处凸起的柱形石头处,将手中的令牌扣入。

    瞬间,水幕荡起波纹,中间细小的波纹缓缓消失,形成一扇可入人的圆门。

    余清歌吸了吸鼻子,激动地看着圆门。

    这就是仙人的手段,从今天开始,她也要进入仙门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