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李相 > 第七十四章:帐内商议定越策略

第七十四章:帐内商议定越策略

    来到扶苏帐中,见扶苏正座在帐中写着什么。

    李瞻上前抱拳施礼道:“闻公子相传,瞻贪睡。罪过,罪过。不知公子召唤有何要事?”

    扶苏笑着一指李瞻道:“你这张嘴啊。没什么大事,只是有处不解,想叫你来商讨,商讨。你先座,我让人去请任嚣。”

    李瞻落座后便道:“公子在给陛下写奏章?”

    扶苏兴奋的说道:“昨晚是我军首战,况且战果如此惊人,本公子当然要尽快告知父皇,也让父皇高兴,高兴。”

    “昨夜事多瞻有一事不明。思虑半天不得解,今日前来想询问公子,你我三人出征,虽有出征仪式,但对普通人员是保密的,只知有章邯前往南越修路,建城。却少有外人知你我二人领山地从林战兵出征。你我部队一路小心行进,鲜有人知。为何当天到此就遭夜袭。而且夜袭的对象,还是我们刚到的山地从林战兵?瞻有些不解,想与公子讨论一下,望公子能为瞻解惑。”

    扶苏叹气道:“我找瞻君前来也是为了此事,我思虑许久也不知为何,待任嚣将军前来,我们一同商讨吧。”

    李瞻道声告罪。起身来到帐外,唤来英布耳语一阵,便又入帐中。

    不久任嚣进帐,三人落座后扶苏开口道:“任将军本公子有一事相询望将军实言告知。”

    “公子所询问之事,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扶苏拍手道:“好,本公子问你,我与李校尉率军到来之前,土人可曾有主动攻击秦军大营的先例。”

    任嚣思考半天道:“以前不曾发现土人有主动攻击我军情况,只是每次我军在行进中或是押送粮草时,时有骚扰。并没有出现万余人夜袭军营事件。有的只是千余土人士卒,黑夜中在营寨外射几支火箭,喊杀几声而巳,不象昨夜那般。”

    李瞻与扶苏对视一眼,心中皆一动。李瞻说道:“任将军多与土人交战,对次此事件,不知可有想法?”

    “想法说不上,只是觉得这次事件,土人是有备而来。如果不是李校尉忽然出营,撞破土人阴谋,恐怕后果如何尚末可知。”

    李瞻眉头一挑,心中隐约有一个想法,慢语说道:“如果我不出营,那夜土人士卒约万余人,我军士卒三千余人,不,不是三千是接近四千,敌军趁我军初建营帐,无周密防护又日夜行军,人疲马乏,加之突然夜袭,又有二倍多的军力。肯定以为能攻破大营。好算计,好算计呀。”

    扶苏满脸茫然地问道:“瞻君你营中明明只有三千多人,为何是近四千?什么好算计?”

    任嚣看看李瞻又看看扶苏,瞬间猛地张大了嘴,急道:“公子,扶苏公子。他们的目标是扶苏公子。”

    扶苏也张大了嘴,指着自己道:“他们的目标是我?不会吧!”

    “应该没错,二位稍等,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不久帐外禀报英布求见。扶苏连忙让英布进帐。

    英布进帐正待行礼,李瞻就问道:“可有消息了。”

    英布回道:“经审问,那土人首领全招了。”

    李瞻忙问:“全招了,快快讲来。”

    “据那土人首领讲,前些时日有一楚人来他山寨。言说公子扶苏随军前来南越,部队只有四千余人,他们商量如果能擒下公子为人质,定能逼陛下退兵。故而连夜袭击,希望能拿下公子,谁知被我军发现,歼灭。”

    “楚人?”三人相视沉默半天。最后李瞻道:“把那土人首领让人送去咸阳吧。土人巢穴位置可查清了。”

    “查清楚了,只是这次行动是几个部落联盟,共同出兵。通过俘虏我们已经锁定土人巢穴,只等校尉下令就可全歼。”

    李瞻三人同时惊喜道:“土人巢穴已确定了,这么快?”

    英布回道:“土人士卒已经被李校尉吓破了胆,问什么说什么。十分配合,搞的我们以为有诈,连问几十人才确定下来。”

    李瞻心想,没想到我大杀一气,还有这样的效果,以后在战场上是不是多冲杀几回?

    “既然已经确定,任将军不如我们两军相互配合,拿下这些土人巢穴如何?”

    任嚣一听这是李瞻在给自己送功劳,便双手抱拳对李瞻道:“多谢李校尉好意,我军自我之下,全部听从李校尉调遣。”

    “任将军客气了,此次剿灭土人巢穴,还要任将军多多出力才是。”

    扶苏听二人相互客气便直接道:“你二人别再来回客气了,英布把土人巢穴地图拿来,我们三人商量一下,如何出兵。”

    英布拿出一张简易地图,李瞻一看皱皱眉头,对英布道:“去让测绘组的人,明早出动,按我下的命令执行。测绘完一地,画好一地。交回来,由专人实地审核后,快马送入咸阳,定版印刷后,统一下发各军。”

    英布领命欲走,扶苏和任嚣二人同时张口止住英布,扶苏道:“英布你从俘虏中挑些听话的,给测绘组送去。让那些土人士卒领路,不是能避免很多麻烦吗!”

    任嚣又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每小组不要多带,带二三名土人士卒作向导即可。”

    李瞻想了一下说道:“公子与将军说的是,你给那些土人士卒说,地图制作成功,他们就能帮助我大秦管理当地土人,可以策封他们为当地土司,只要干的好,还可以在大秦为官。”

    英布领命下去准备,扶苏盯着李瞻半天开口道:“瞻君你这是何意,封官赐爵只能是父皇说了算,你怎么能善自决定?”

    李瞻听完扶苏话后,哈哈大笑。笑完后对扶苏道:“我的公子爷呀!你真单纯。我是答应他们管职,可公子可想过没有,这么大一片土地,如果由我大秦掌管该如何去做。”

    扶苏稍微一想便道:“驻派大军,广迁大秦之人,建立城池,开发土地,引大秦技术提高当地生产力。多派官员,能史。不出几年,南越就会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公子说的不错,但不全面,有几条更是劳民伤财,功效低微。首先驻派大军,我们要驻派多少人马,人数少了,各处土人反复,达不到目的,人数多了弥费军粮,这片土地上大秦要年年补贴,得不尝失。其次是广迁秦人,迁民历来都是劳民伤财之举。一次迁民多少才能补充这么大块土地。况故土难离,大面积迁民全造成民怨,即使迁民来到南越,是否能与当地之民溶合,是否激发民族矛盾,都要考虑。”

    扶苏听李瞻这么一说,不由有些懈气。“难道我说的全错吗?”

    李瞻道:“公子说的没错,就是不严谨。修筑道路,是加强南越与大秦的联系,建立城池是改变山民,土人的生活方式。引进大秦技术是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多派官员,能吏是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可这些都只是基础。是我们必须做的硬件设施。”

    “基础,硬件设施?”扶苏有些迷糊了。

    “对,这是必须的硬件设施。还需要一些软件基础。这些软件基础要是做好了,南越才会长治久安,反哺大秦。”

    “软件设施?那是什么?瞻君快与我讲讲。”扶苏急问。

    李瞻慢悠悠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所谓软件设施,其实说白了就是文化侵略。把大秦的法家和儒家思想稍微修改,传给当地山民土人,几代人后他们都会把自已当成秦人,分也分不开那种。”

    扶苏想了半天,眼睛一亮高声道:“不错,不错,此乃老成之法。只是此法太过费时,可有速成之法?”

    “也有,那就是严格统计户籍,实行大秦管理之法,多建初级学堂,让山民土人之子女入学识字,学《秦律》和儒学经典。鼓励农耕,桑蚕,大兴商道。每城与土人土司共管,许以土司一定职权,秦人为正,掌控军权,民权。土司为副掌部分民权,两方合作,引山民土人入城居住,迁部分秦人与土人,山民混居,相互影响,城守稍作引导便可使其溶入我大秦。后在山林间选址建立村镇,设立管理机构,十来年时间,南越可彻底归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