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下大乱

    孙承宗执掌工部,徐光启执掌尚书,可以说,徐光启是九卿阁里唯一一位可以说是越了一级的官员。

    他的计策,就是趁着和大臣们争吵的时候,将计就计。

    好在工部本来就是个又苦又累的差使,军火和河道都是又苦又脏的差使,很少有人愿意去。

    而徐光启在天津的实验,也让他在政府中,有了很好的名声。

    众人也找不到什么好辩解的地方,只能放弃。

    但没有人知道,朱由检之所以推荐徐光启,是因为他对老徐的欣赏,对他的研究,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巡视司司长:文震孟,潘汝祯

    巡抚:蒋德璟

    詹事府詹事:温体仁,周延儒

    严格来说,刑部、大理寺和尚书府,都是比较清闲的。

    特别是总管,那可就是个清闲的差事了。

    周延儒跟温体仁,本来就已经是礼部侍郎了,但是因为跟钱谦益闹僵,他们两个的实际职务也要改一改了。

    这些都是新上任的管理层成员,朱由检看到这些人的名字,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这支队伍虽然看起来有些怪异,但却比原来的队伍要强大许多。

    魏逆一事,在新的领导下,已经有了眉目。

    十一月十七日,曹化淳带着魏忠贤的银子回到了京。

    朱由检总算拿到了一笔钱:七百三十二万两银子,其中黄金、珠宝,一共二百三十万两,还有魏逆私田二十三万亩。

    经过调查,大部分土地都是荒废的,没有人打理,大概是因为魏逆不想给他们更多的劳动力。

    我会将他们留在当地,安置流民,安置宫中裁减的百姓和士兵,还有那些老弱妇孺。

    有魏忠贤的钱做后盾,朱由检出手也大方了不少,连忙催着毕自严把拖欠了许久的边军和驿卒的钱,全部都给补齐了。

    甚至一时兴起,召开了一次内阁大会,发表了一份意见。

    “传令各边陲城镇、驿站的官兵,此次发放的俸禄,不是为了清算欠款,而是为了给官兵们过年的俸禄。

    吾当知,兵之所欲,其所欲也。

    所以,拖欠的俸禄,一直保留,等国家富余,再补足。”

    所以,这两百万两银子,纯粹是为了表示诚意。

    他们的俸禄,朝廷还会记得,将来会补上,你等着。

    这种空口无凭的承诺,不能让人信服。

    现在朝廷是真的没钱了,所以他们才会拖欠军费,他们要多赚点军费,就得为国效力。

    效果很好,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不光是朱由检心疼,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疼。

    不过幸亏只有魏忠贤一个人的银子,其他人的银子还没有上交,所以众人还是抱着希望的。

    随后连忙将杨鹤召来,递上五十万两银子,还有一份诏书。

    这些银子都是用来救济灾民,平叛土匪,诏书上写着“减免陕西税收”。

    为了平息受灾群众的怒火,削减税收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

    之所以只免除一年,是由于官员们认为,他们不像朱由检那样懂得自然灾害,

    可朱由检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借口来让他们相信,难道要告诉他们,这是一位神仙在做梦吗?算了,这一年就算了。

    朱由检第一次在处理盗匪问题上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是他第一次在处理盗匪问题上受到反对。

    朱由检原本的打算是,以剿灭为主要手段,以安抚为辅助,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安抚。

    但在刘鸿训和钱谦益的带领下,以熊文灿奉命讨伐郑芝龙为例,

    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凭什么他们要安抚海盗,却要杀死难民?

    他们大部分都是难民,是为了生计而叛变的,我们不能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是要收编他们。

    即便是温体仁,徐光启,周延儒这些朱由检一手扶植起来的大臣,也都对皇帝投来的求援眼神视而不见。

    杨鹤则是咄咄逼人:

    “陛下拨了一笔款子给将士们,让熊文灿去安抚郑芝龙。

    诚为圣人之道,乃天下之福。

    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陕西一角的难民都装不下?

    如果陛下执意要杀我,我愿意辞官,哪怕是死一万次,也不会有任何违抗圣命的罪名!”

    朱由检自从登基之后,还是头一回没有如愿以偿。

    好吧,既然文武百官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据说六部尚书已经商议好了,只要有一道圣旨下来,他们就会有批判权。

    所以朱由检只好放低姿态,跟这些官员谈条件。

    “既然诸位都是心甘情愿的,那么,我看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要挟的人,也该被我放出来了。”

    “如果你答应了,那么你就不会再被人利用!”

    “你……你……”他被老杨鹤给堵得哑口无言。

    钱谦益看在眼里,赶紧出来打圆场。

    “杨大人,这些流寇和土匪,怎能一概而论,陛下此举,也是为了防止那些穷凶极恶之辈,打着招安的幌子,趁机逃走。

    不如杨大人将罪魁祸首禀告朝廷,再将罪魁祸首处死,以显君威!”

    “没错!这就是我想要的!”

    “我同意钱阁的提议!”

    温体仁等人也赶紧出来打圆场,这才有了“招安”这一说法。

    至于杀人,那就是杀人灭口,但真正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杨鹤手中,所以朱由检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既然如此,还望杨总督早日动身!”

    他的脾气,文武百官都知道。

    所以,对于杨鹤的嘲讽,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应。

    反而滔滔不绝的说着,说陛下是何等的慈悲,何等的宽宏大量,竟然会赏识他这样一个无能之辈,还委以重任,让他感动涕零。

    岳重绝对不会让他失望,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将陕西治理好。诸如此类的话。

    朱由检听了这话,又是一阵头疼,他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杨鹤这老王八蛋能快点把话说完,然后离开这里。

    朱由检完全听不懂杨鹤说的是什么意思,而且心里也在打鼓。

    范闲看着那些书生气十足的官员们,无奈地摇了摇头。

    无奈之下,他只能皱眉,在杨鹤离开之前,特地将那几个锦衣卫四左卫,调到了杨鹤的身边,作为他的贴身护卫。

    这也算是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

    从那以后,一直到过年,朱由检几乎都是在杀人和数钱中度过的。

    魏忠贤与客氏的造反动机与证据,都是非常充分的。

    甚至,还豢养了一些孕妇,通过严刑逼供,这些孕妇都是要嫁入,成为天启的子嗣。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因此,即刻下诏书,枭魏忠贤之尸,杖杀客氏于浣衣局,令十三人斩首弃城,革职,流放者一千六百四十七人。

    除了魏忠贤之外,另有珠玉珍玩七百三十二万两,金二十八万两,银子一千五百六十八万两,房屋一千四百多栋,田地十七万多亩。

    刘鸿训亲自负责肃清叛徒的案子,杀人无数。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朱由检并不希望杀人太多,但是,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改变发生的一切。

    幸亏有了柳红梅的前车之鉴,从头到尾,都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