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强烈反对

    “哎哟,马上就要入秋了,咱们先等等再说。到了那一天,我们明仓明库,你们交钱交钱,岂不是更容易?”

    张彝宪还是一如既往的固执。对于将皇田与备田分成两半,他是强烈反对的。

    不过,也要留下一个人,等秋后的事情结束后,再做决定。

    20多位宅男回到了县城。

    至于那些被抓的人,自然是给张彝宪留下的,顶多也就是一个“活人”,所以,当张彝宪将粮食放进仓库的时候,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所以,他才会迟迟不肯给朱由检回信,躲避债务。

    20个知府一起发布了悬赏,凡是看到张彝宪的人,都会被逮捕。

    他们都被自己所在的州省的官员逼得快要发狂了。

    张彝宪也是托了一些皇家商人的关系,才买下了那些庄稼,不过他还是很谨慎的,除了田家之外,其他人都可以买。

    官府也没有阻止的权利,看着那些不知道是皇家财产,还是国库财产的东西,一个个都快疯了,纷纷去找自己的主子。

    说起来,两人的老师,现在都在直隶。

    因此,那些官员们一怒之下,开始对张彝宪进行弹劾,并对朱由检进行弹劾。

    原因很明显,这是在和民众争夺利益。

    朱由检看到这份折子,又好气又好笑。

    “张彝宪,你是不是被口水冲昏了头脑?难道他真的带着钱跑路了?”

    金茂、陈浩都叮嘱了一句,张公可是皇帝最喜欢的人,也是最受皇帝宠爱的妃子,他们不能招惹。

    除了金陈两家,其他被裁掉的都是宫中、兵部、京三处的官员,他们的生死都掌握在张彝宪手中,谁也不想招惹他。

    所以,所有人都在想,张彝宪的银子呢?

    张彝宪也不笨,当初出售之时,也觉得此事太过暧昧,便对皇家商人言明,将银子打到了户部。

    皇商跟朝廷有多大的联系?

    等温体仁与毕自严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各家的库房里已经堆满了金银与打折后的粮草。

    “皇上,”刘筱筠轻轻拍了拍他的大腿,说道。

    裴子云淡淡的说着:“张公一心一意为陛下效力,自然是想的太过单纯,以为陛下会将所有的钱财都用在陛下身上,未免有些鲁莽。”

    “哼哼,”朱由检一只手将她拉到自己身边,另一只手揽住她柔软的小蛮腰,将她往自己胸前一按。

    “我明白张彝宪的意思,他很聪明,我要是想要钱,他不但做了正确的事情,而且还立了大功。

    若不是陛下太过贪婪,他将所有银子都归到了户部,前前后后都是国之银子,陛下也不会有错,最多被陛下训斥一顿,红薯长势如此喜人,足以缓解北方的饥荒。

    这件事,他没有做错,他也立了大功。”

    晓芸搂着朱由检的脖子,丰腴的身体,既是对他的又是对他的一种挑逗。

    “那么,陛下,我有一点不解,为何张公没有明确的说出来?”

    “他的智慧没有发挥到最大,甚至可以说是装出来的。他也是看在我是个爱财如命的份上,才这么做的。”

    他情不自禁的在她唇上吻了一口,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盯着她看。

    “晓芸,我想你应该很感谢他对你的帮助,才能一直待在洗衣店里。你告诉我,张彝宪现在在哪里?”

    萧芸俏脸一红,连忙从朱由检的手中逃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英明,奴婢原本无依无靠,幸好张公给奴婢安排好了一切,奴婢对张公感恩戴德,如今张公……张公他正藏在洗衣店。

    让我过来,想从陛下嘴里套出点什么来!”

    好吧,这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妻子,看样子朱由检以后是不会再有什么小妾了,要不然会有更多的小妾出现,到时候怎么办?

    在袁妃和皇后的授意下,朱由检提拔了几个人。

    阿萝也一直在寻找朱由检的踪迹,不过阿萝的烟花还在,她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这位灿生夫人,不过是个新来的,却胆大包天,把张彝宪给藏了起来。

    “灿圣,你好大的胆子,我就收下你了。”看到筱筠含泪望着自己,从容貌上来说,对方足足比自己大了十多年,朱由检心中一动。

    可是在朱由检跟前,他竟要做奴才,做备胎,这一点说来,实在是太缺德了。

    现在朱由检只是稍微冷淡了一下,他就开始哭泣了,他能有什么办法?

    他立刻对着站在一边,一言不发的绯儿吩咐道。

    “你,去搀扶熠圣小姐。”

    “别哭了,把我说的话转达给张彝宪,我不会责备他,但一定会责罚他。

    明日,他就在文华殿的台阶上,去看看他的红薯。

    你要知道,到时候,内阁,九卿,还有被他招惹过的人,他能不能活着,能不能过上荣华的生活,就看明日的奏折了。

    让他多做些准备,免得又出什么纰漏。”

    “陛下隆恩,奴家替张公谢罪”

    那一夜,灿盛太太对朱由检极好!

    张彝宪的记性很好,这次的上联很顺利,红薯的产量超过了三百公斤,这样的产量,也就是袁隆平改良水稻的产量了。

    所有的官员都很开心。

    二十多位知县也很兴奋。

    红薯张彝宪也有卖一些,反正也不是什么长久的东西,又想耍点小聪明,他也没少卖。一共得到了二十二万两银子。

    在此必须指出,张彝宪,或是当时的智者们,在理财方面很有一套。

    红薯的售价是三两白银一石,虽然朱由检不知道张彝宪的推算是怎么回事,但得出的结论很是吓人,如今稻谷白面等主食,已经涨到了一石一米一。

    所以,大部分的钱,都是用来买粮的。

    但张彝宪却是以三两银子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他可以省下七成的利润。

    就算扣掉皇家贸易所得,那也是百分之四十五。

    这就意味着,若整个北部地区都能种上红薯,那么该国的资金将会节约45%。

    “张彝宪,你们先别得意,”张彝宪看着满朝文武都在开心的掐着手指头算着,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还站得笔直,对着站在皇帝身边的高起使了个眼色。

    朱由检连忙喝道。

    “张彝宪,我想知道,这些红薯,下一次种植在哪里?别告诉我,你都要卖掉。”

    “陛下,属下不敢,红薯剁成末,埋在地里就能长出来,还可以分开种,属下让金茂提前准备好了一百万亩的红薯幼苗。

    除去农舍的劳力和粮食,还有三百多块,都被我送到了洗衣房,只等您一句话,我就会带回宫中。”

    “你倒是挺机灵的。哦,如果你因为别的庄稼而引起的轰动,让整个华夏和外国都知道了,那么别的庄稼的收入怎么办?”

    “陛下,这些庄稼总共赚了两百七十万两,属下决定给农户留下一百三十万两,还有一百四十万两,属下都存到了户部。

    我们事先挑选了最好的,准备在宫中的监工和工坊中使用,总共有六十辆马车,其余的都送到了洗衣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