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勿忘翩跹 > 第1章:再见第7次

第1章:再见第7次

    李烟再次回望了一眼那栋楼,推着拖箱不再犹豫地离去。这是李烟第7次丢掉工作,也将第8次进入新单位。

    “再见了。”李烟心里默念道。

    走到路边,看了看手机,快12点。没想到进来只有一个小时,离去却花了半天。人说开发区不好打车,平时还不觉得,大中午的,硬是不见一辆车出没。中午时分按理应该不难打车,可是今天在这里站了半天也不见一个人影,也不见车子驶过。

    心里开始有点烦躁。

    正在她心烦意乱时,一辆红色的士停在她旁边,心里一阵惊喜,总算等来了,她赶紧打开车门,叫司机开后备箱,然后顺势拎着箱子放入后备箱,关上,再转身从后门跨进车内。

    “到荷花大厦。”李烟关门坐定,对司机道。

    司机什么也没说,默默地开车前行。

    车厢里寂静地要命。

    安抚了一下自己“扑通”的心后,李烟突然发现了不对劲。这车外观与的士无二,可是竟然没有计费器,司机也不似平时所见的司机那般油腻普通,后脑勺看过去干净清爽,戴着一幅白手套,寡言少语。

    “师傅,这不是的士?”李烟后知后觉道。

    “不是”。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

    李烟心里的警铃大作,不能坐陌生人的车,这是父母经常挂在耳边的忠告。

    怎么办,自己怎么不小心就上了陌生人的车,而且是光天化日之下。也许是等得太久了,看到车没加思考就上了。李烟为自己的草率骂了一通。中国女留学生的事情在脑中迅速地过了一遍,也是大中午的,搬家,等的士车没来,见另外一辆车来,而且是学校的助教,于是放松警惕跟着上了车,结果一上车便成千古恨,至今未有定论。类似的例子,似乎很多,脑子里一下闪过很多画面,李烟一瞬间似乎要窒息。看着对方那干净的白手套,李烟想起某个犯罪嫌疑人,作案前都喜欢戴白手套,作案后,手套一扔,什么犯罪痕迹都没了。李烟越想越后怕。但是,李烟告诉自己,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敌静我静,敌不动,我不动。

    怎么办?

    当务之即是赶紧下车。李烟想。

    李烟紧张地要命,司机似乎没有注意到李烟的不对劲,而是不着急地缓缓将车向前驶去。

    “司机,麻烦到前面停下。”李烟小声道。

    司机并没有停车,而是更加快速地向前驶去。

    “停车,请停车。”李烟不敢激怒司机,生活经验告诉她,这时只能软来不能硬碰,轻声道,“我在这里下车,麻烦停车。”

    “不是去荷花大厦吗?还没到。”

    “我临时决定要去其他地方,就在前面没多远,麻烦停车。”李烟恳求道,这时李烟的电话突然响起,“喂,哦,你到了,我就到了,我看见你了,好,马上就到。”李烟对着电话那头的人说。

    “嗤”一个刹车,车突然停下,李烟猝不及防,头碰到前面的座位上。

    李烟气得瞪了前面一眼,好在司机一直看着前方,并未注意到她的脸色。李烟抚了抚受伤的额头,轻轻地揉了揉。

    “下车吧。”,见李烟没反应,司机提醒道。

    “好,好,好,我就下,多少钱?”

    “不用。”

    平时将整个城市跑遍也就100元,从西往东,50块足够了。李烟不再说什么,从包里拿出50元放在座位上,然后下车,拿行李,赶紧像躲瘟神般快步向前奔去。

    李烟拿了拖箱,尚未站定,只见旁边的车已经“嗖”地向前冲去,屁股后的尾烟嚣张地在她面前摇摆释放。

    “什么东西嘛,哼。”李烟跺了跺脚,向旁边走去,前面有个公交车站,这个点的人不是很多,往荷花大厦的车很多趟,李烟想还是坐公交吧。等了没多久,公交车就来了。李烟拖着行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飞驰的景物,紧绷的心才稍微松驰下来。心里不由地慨叹,好险呀,幸好自己的机灵,将闹钟铃声当做电话,装模作样地说了一通,蒙混过关,方顺利脱身。

    “滴滴铃铃”这时,李烟的电话真的响了起来。

    “你到哪了?”同学小敏在那头问。

    “等下,大概半小时后到。”李烟说。

    “快点哦,就等你了。我们已经在布置房间了。”小敏说。

    “好。”

    李烟今天正式告别第7个单位,即将跨入第8个单位,同学小敏邀了几位朋友,不过是老乡给李烟庆祝,恭贺李烟脱离苦海,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不,准确地说是即将开始事业的巅峰,因为她从一个公司的小小采购员跳到一家报纸做记者,人生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也可以说是从量变到了质变。

    其中的过程不能说不辛苦,个中甘甜只有自知。

    第7次单位,李烟是两年前进来的,在这之前,李烟刚为第6家单位拿到第一笔广告收入,李烟从家里带来的1000元已经花费巨多,再也无法支撑起她不断地去追寻梦想,于是寻求安定便是她当时最切实的想法,她原本想以单位为家,踏踏实实努力干活就,两年内,她从小小调查员升到售后,再升到采购。领导赏识,自己放心,慢慢地一切向着稳定前进。可惜世事难料,变故在她来单位的第2个年头开始,公司业务锐减,老板偷税漏税,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原本四五十个人的公司,后来走得只剩下10多个,公司也由原来独据一层1000米的地方移到不足200平米的办公区。李烟也萌生了去意。

    某日在报纸的小广告栏发现一则小广告,招采编记者,李烟抱着试试地态度去面了试。面试的听说是报社的负责人,对李烟并不感冒,一是李烟非科班出身,二是李烟放在人堆里丝毫没有辨识力,只是说等通知就打发了她。

    李烟很渴望这份工作,也很渴望离开第7家单位,于是每隔两三天打个电话寻问一次结果,待第三次再次寻问时,那边平静地说,你下周过来试用吧。李烟听了,跳了起来。本来想请个假去试试,万一那边没定,这边还可以回来,可是办公室主任瞅准了李烟是要跳槽,说李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离职,要么安心在这里上班。

    李烟激烈地做了好一番思想斗争,破釜成舟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管结果如果,努力就好。于是,李烟这边果断地辞了职。辞职时,老板还假惺惺地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她。李烟心里哼了哼,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过了这山,就只能去奔另一山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