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勿忘翩跹 > 第5章:撕碎信仰

第5章:撕碎信仰

    虽然男人并未注意到自己,李烟的心仍是砰砰地跳,她捂了捂自己的胸口,抑制内心想要与男人相认的冲动。同行的小姑娘问,你怎么了。李烟摇了摇头说,没什么。

    手续很顺利,提交照片和证件,工作证和通行证很快都办好了。小姑娘带着李烟又回到采编部。

    楚老师已经在大厅等她们,李烟看了楚老师的胸牌,才知道楚老师的全名是:楚高峰。这个名字很大气,意味深远,人生就是不断地攀越高峰。楚老师见李烟看自己的胸牌,扯了扯牌子,随意地翻弄了一下。

    “你坐那里,”楚高峰指着正对着主编室门口的一个格间说。“我正好有个要去一个地方采访,你准备准备跟我一起去。”

    “啊?”李烟有点惊异。刚来就被安排任务,有点受宠若惊。“哦。好的”。李烟爽快干脆地回答道。她不能像刚出入社会的小姑娘般表现得那么幼稚无知,一切听从领导的安排,这是她混了几年社会的经验之谈,领导说东就不能往西,领导向前绝不能后退,可以有点小冲动但不能有大举动。不管能力再强,听话的孩子永远深得领导的喜欢,你可以有个性,但不能太张狂,可以有优点,但不能恃宠而骄。

    “你在门口等我,我先去开车。”下了电梯,楚高峰对李烟说。

    “好的好的。”李烟简直受宠若惊,第一天上班就能跟主编同行,还能坐上主编的车子一同前往,这是什么时候修来的好福气。这种桥段在女主逆袭时才的剧本吧,她一灰姑娘刚入职就获得领导的青睐,很不可思议。李烟想不出个所以然,算啦,懒得想,李烟奉行的主义就是,想不出就不想,总有迷团解开的那一天,静等就好。

    李烟在门口张望了一会,见一辆红色的车在自己面前停下。车窗放下,露出楚高峰的那张清冷英俊的脸。就是昨天载自己的那辆车,李烟最初以为是的士,后误认为是坏人。世界真小,就这样也会碰上,而且还成为了同事。

    “上车。”李烟拉开后车门,准备上去。

    “坐前面来。”楚高峰说。

    李烟摇了摇头,坐到了后面。

    “哈,真把我当司机呀。”楚高峰自嘲道。

    “没有没有。前面的位置一般是秘书的。”李烟赶紧回答道。

    “哈哈。这是材料,你先看一下。”楚高峰从副驾驶的包里拿出一叠材料给李烟。

    张某某,因犯伪证罪被抓,他的身份原来是律师。李烟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一下子被击住,没想到来报刊的第一个采访对象竟然会是他。

    “怎么,你认识他?”楚高峰看出李烟的不解。

    “是的。”李烟老老实实地回答。张某某是李烟来A市后,第一家实习的单位,后因张某某作伪证,被起诉,李烟也便离开了张某某在律所。

    采访地在郊区一个看守所。

    李烟和楚高峰在会客室,等了一会儿,张某某来了。他看到李烟,先是诧异后是不解,然后扭头便往回走。李烟发现他的头发全部都白了,以前虽然有些秃顶,但还不至于白头,手上的镣铐时时提醒着他目前的现状。

    “坐下。”看守所的人对他说。

    他很无奈,不得坐下。

    李烟知道他的尴尬,哪个老师愿意自己现在的样子被学生看到,老师一般是威严的,而不是像现在这般的颓废和阶下囚。

    他坐下来,没有看李烟,而是看着楚高峰。

    “有什么就问吧。”他很干脆地说。

    楚高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李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提纲开始提问。

    “你知道这是做伪证吗?”楚高峰问。

    “明知故问。”张某某嗤笑道。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楚高峰继续问。

    “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了。”张某某不配合地说。

    “那我问一个你没有回答过的问题。请问老师,您夫人知道吗?”李烟见张某某驳斥了楚高峰,担心楚高峰脸上挂不过去,忙抢先问道。

    “我不回答你的问题。”张某某继续拒绝道。

    会客室一下子陷入沉默。

    “我记得您桌上有张您女儿的照片,您经常跟我说,您的女儿很优秀,她在美国留学,学的也是法律,而且是国际法,不像您专攻刑法,您说您女儿接的官司都是国际大案,不像您都是一些小小的刑事案。”李烟揪住沉默的当口突然道。

    “别说了。”张某某突然低下了头。

    “因为您,您女儿估计只能呆在国外,您觉得谁会请一个犯罪律师的女儿做律师呢?”

    “不要说了。”张某某突激动起来,痛苦地用手的捂住头,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止不住地抽泣起来。

    楚高峰扯了扯李烟的衣服,示意她别说了,犯人有高血压,太激动不是好事。

    “今天就到这。”楚高峰谢过看守人员,示意李烟赶紧离开。

    第一次采访就在不顺中难产。李烟有点难过,难过不是采访未完成,而是对象是自己曾经非常尊重的一位老师,以前仰之弥高,现在却沦为阶下囚。

    楚高峰见李烟心情低落,开玩笑道,不管什么道路,只要是自己的选的,自己就得受着。李烟什么都没说。

    其实老师入狱,撕碎的是李烟心中的信仰和梦想。

    她之所以选择法律,她觉得法律不但能帮自己给维权还能帮助那些弱势群体,让他们在法律的武器下获得救助。

    李烟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老师是在火车站,老师与师母一道准备去一个边远的小山村去做法律援助,李烟当时刚来A市,她需要一份工作,也需要一个实习的地方,见老师热心公益,想来人品很不错,于是主动要求拜师旗下,老师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并通知李烟三天后来律所找他,给了李烟联系方式和地址。

    李烟安排好自己后,就按照老师提供的地址去找他。老师让他帮忙整理资料,带她参加庭审,教她写文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变故,也许就在那一刹那。

    某天晚上,一个电话打过来找老师,她捂住话筒问老师怎么回答,老师说,告诉他自己不在,李烟当时没有转过弯来,直接回答道,老师不在。

    “你太不会说话了,你害死我了。”老师生气地说。“你这种回答别人就知道我是故意不接电话。”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你先回去吧。”李烟见老师生气了,赶紧一溜烟就走了。

    后面几天,因为有其他的事没去律所,再去时,另外一位律师告诉李烟,老师被抓了。

    李烟的心情很复杂,从此再也没去律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