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横扫诸天 > 第51章 小镇武术家的悲伤

第51章 小镇武术家的悲伤

    牛二继续往前走,路上看见挡他路的人,上去就给人一巴掌,再把人踹倒。

    这牛二从小在汴梁城的街道上打架,父母都被他给气死了,他也不在乎,甚至都不怕死。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街上的老百姓都怕他,称他作“没毛大虫”。

    看他像看瘟神一样。

    而牛二呢?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再往前走几步,看见一把宝刀上插个草标。

    抱刀的正是杨志,他头发整洁地拢起一个发髻,连着长鬓须直到那发赤发棕的大胡子,脸上则有一块青色胎记,像片膏药,让他本端正敦厚的脸显得发苦发涩,再加上眉头深皱,更显得他脸像个苦瓜。

    牛二瞅着杨志是要卖刀的,却不说话,倒像个闷葫芦,他立刻感了兴趣,粘了上去。

    “你是干什么的?”牛二挺着肚子,昂着鼻子,贴在杨志身前问。

    “卖刀。”杨志扭过头。

    “卖刀?什么鸟刀啊,让我看看。”牛二咧着嘴笑着说。

    杨志回过头,眉头皱地更深,但只是说:“你若真心想买,我就让你看。”

    “你怎么就知道我不买,说说,多少钱?”牛二依旧纠缠着问。

    “三千贯,不还价。”杨志回答。

    “三千贯?”牛二张大嘴,“你想讹人是不是?这破刀,值三千贯?”

    杨志抬头看了牛二一眼,脸上愈发苦涩,但英雄也有低头时,他叹道:“我这是祖传的宝刀。”

    说着,他抚摸起刀鞘,那模样,当真是舍不得此刀,苦笑道:“要不是急等着钱,给多少钱都不卖。”

    牛二听着话可来了劲:“二爷我花三十文买口刀,照样切肉剁骨劈柴禾,你这鸟刀有什么好的,能值三千贯?”

    杨志又看了牛二一眼,摇摇头,走向另一边,然而却被牛二拽住肩膀:“你不是卖刀吗?你要是能说出这你这鸟刀有什么好,说不定我就买了呢?”

    杨志看了一眼牛二,又看了一眼刀。

    若换做孬的,遇见牛二这茬,就躲了,若换做横的,这会就该揍牛二了。

    而杨志是什么人?

    将门之后,视荣誉大于性命的人。

    在街上斗殴,这是有辱家风的事,他不能干。

    心中暗叹一声命运难测,杨志看着牛二说道:“我这宝刀,砍铜剁铁刀口不卷。”

    “呵,砍铜剁铁刀口不卷?你就吹吧,来,老爷我这刚好有一摞铜子儿,你砍来看看?”牛二伸手就把一摞铜钱,摆在地上,让杨志来砍。

    这钱反正也是他刚抢来的,没了也不心疼。

    杨志不言语,拔刀一落,一摞铜钱便齐齐被砍断。

    “好刀,真是好刀!”旁边有路人惊呼起来,“削铁如泥啊!”

    牛二见有人赞叹杨志这刀,脸上不好看了。

    “削铁如泥算个屁!还有什么本事没有?”牛二又问。

    杨志刚想回答,只听见人群中传来一道人声:“这第二件本事,便是吹毛立断,还有一件本事,便是杀人不沾血。”

    说着,杨应走到杨志的身前:“杨制使,我说的可对?”

    杨志一看杨应,顿时,喜上眉梢。

    这是见着懂行的人了!

    “壮士认得我?”杨志问。

    “五侯令公之后,我岂能不识?”杨应笑着说道。

    杨志瞅了瞅杨应,不认识,又问:“恕我眼拙,您是?”

    杨应笑答:“我自幼在深山习练道术,杨制使不认识我,也是正常,杨制使您卖这口宝刀?”

    杨志见识货的人问货,心中欢喜,但脸上不明显,只是点点头:“家门不幸,我如今没了盘缠,也只能变卖这口祖传宝刀了。”

    杨应点了点头,不过却又摇了摇头:“此刀只卖三千贯,倒是卖得贱了。”

    “三千贯还贱?这刀难不成是金子做的?”

    杨应闻声看了一眼,说话的正是先前自己在街上遇见的那女子。

    杨应有心要让杨志心情舒畅些,便向她解释道:“拿着金刀上战场只会丢了性命,拿着这把宝刀上战场,却能斩将杀敌,封妻荫子。

    只是可惜,五侯令公使这把刀,能使辽人畏服,可今天的人,却觉得这宝刀不如区区一把金刀。

    简直是明珠蒙尘啊!”

    那女子听见杨应的话,露出恍然的神色。

    杨志听见杨应的话,更是鼻头一酸,悲上心头。

    杨应说的是啊。

    他杨志,又何尝不是和这把宝刀一样?

    五侯令公一身武艺本领,威震燕云,人称无敌。

    而杨志这一身武艺本领,却只能拿来押送花石纲。

    如今更是落得身无分文的境地。

    以前的时候,人们管杨志这样的人叫英雄。

    可今天,人们只会管杨志这样的人叫小镇武术家。

    杨志从小苦学十八般武艺,长大以后也参加了武举,不阿谀奉承,不偷奸耍滑,事事用心,时时卖命,靠吃了十几年苦换来的一身本事当上了军官。

    可如今,却落得身无分文,桥头卖货的下场。

    可就算杨志没有落得现在的下场,他一身武艺又有何用呢?

    他想上阵杀敌,一刀一枪打出一片天地,可现实是他只能去给皇帝押送拿来修园子的材料。

    修园子就修园子,杨志认了,好歹在军中,迟早有希望光宗耀祖,不辱没门庭。

    可是他给皇帝押送的修园子材料偏偏翻船了。

    他人生第一次花钱疏通,散尽家财想重获官位,以免丢掉了祖辈传下的荣誉。

    结果靠着察言观色、溜须拍马上位的高俅,却偏偏因为怨恨杨志丢了给皇帝修园子的材料,专门对他“秉公办理”,毁了他贿赂自己的玉瓶,还把自己打入监牢。

    甚至朝堂内外之人还会觉得高俅做件事本身就没错,是杨志错了,是他行贿有罪。

    不管高俅以前收没收贿赂,是不是个小人,这次拒绝收贿赂就是伟丈夫啊。

    不管杨志以前多么正直,你这次使歪心思就活该失败,倒像是个真小丑。

    就因为高俅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所以他才能站在光伟正的位置上指责因为穷途末路而放弃正直的自己吗?

    那这是一个什么世道?

    杨志越想越是悲上心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