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横扫诸天 > 第63章 朝里有杨戬,庙里有二郎

第63章 朝里有杨戬,庙里有二郎

    “感觉如何?”

    看着李师师挺枪直立,杨应笑着问她。

    “这种祸国殃民的昏君,死有余辜!”

    李师师恶狠狠地看着赵佶。

    她本来不敢出手,但想到被赵佶养出六贼那样的狗官,祸害天下,无数百姓因为赵佶家破人亡,李师师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出手就越重。

    不但戳地赵佶满身血,还削断了赵佶右手的大拇指。

    这位爱好写字画画的狗皇帝,看来就算是没死,以后是搞不了这些花活了。

    “说得好!无道之君,天下人皆可诛之!这就是我给你上的第一课,这第二课嘛,等上了路,我就正式教你枪法。”杨应哈哈笑了声,对李师师说道。

    李师师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是真正的巾帼英雄。

    别说是放在宋朝。

    就是放在后世,也是一顶一的奇女子!

    “我们走吧。”

    杨应一挥手,豆兵便消失不见,然而现在,即便豆兵没了,也没人敢招惹杨应。

    毕竟连高俅和皇帝本人,都在杨应面前栽了跟头。

    谁还敢惹杨应?

    杨应在繁华的汴梁城又溜达了几圈,买了不少东西,正打算出城,却被一伙人拦住了去路。

    “好小子!原来就是你抢走了我们矾楼养了这么多年的头牌瘦马啊!”

    领头是一个脑满肠肥的男人,毫无疑问,他就是李师师所在青楼的东家。

    杨应带着军士去给李师师赎身,而且一副不容拒绝的样子。

    青楼是被半逼着交出李师师卖身契的。

    这事青楼的鸨子们可不敢做主,他们连忙去通知了东家。

    于是这东家才派人来堵李师师。

    幸好这小蹄子还没逃出城!

    要是逃出城了,他这笔买卖可就赔了!

    虽然他养大李师师,一万两银子都远远没花到,十万两赎李师师他已经赚了十倍了。

    但是李师师可是一棵摇钱树啊!

    那价值不是十万两银子能比的!

    矾楼东家养了三十多年瘦马,还没见过比李师师品相更好的瘦马呢!

    这种宝贝,别说是十万,就是再翻一番,他也不卖!

    留在手里,能赚的更多!

    正因为李师师的价值远不止十万两银子,所以东家才来追人。

    毕竟没赚到满贯,那就是赔啊!

    当然了,杨应能拿出一万两金子,还让军士来令人,东家也知道杨应是个不好惹的。

    因此他也带来了不少家奴、衙役,还有请来的教坊司管事的官员。

    就是要把李师师抢回去!

    看见这脑满肠肥的家伙带着一伙人堵住了自己的去路,李师师和林娘子父女面面相觑。

    他们不明白,皇帝都被杨应收拾了,他一个开青楼的家伙,他怎么敢拦杨应的去路?

    然而他们不知道,这矾楼东家是刚从城东头赶来,他哪里知道天汉州桥发生的事啊!

    毕竟宋朝又没有电子设备。

    就算是皇帝被打了这么大的事,传播起来也困难。

    而且当初在天汉州桥上围观的百姓,现在已经跟着杨应跑了,有的还直接逃出汴梁城了。

    他们肯定也是不敢宣传这件事的。

    祸从口出。

    所以矾楼东家不知道这件事也不奇怪。

    他还以为李师师等人面面相觑,是在害怕自己呢。

    他看着李师师说道:“你这个小蹄子?现在知道怕了?”

    接着他又转过头,盯着杨应问:“就是你买下这蹄子的?”

    还不等杨应说话,杨志上前一步,恶狠狠地盯着矾楼东家:“你这厮说什么?”

    杨志现在是一心要跟着杨应了。

    毕竟李师师当街暴打赵佶,这事他也在场,再想回朝廷当官是不可能了。

    当然他现在也不想回朝廷受高俅那等人的窝囊气了,跟着杨应这样的大人物,什么事干不了?

    再者杨应还把他的家传宝刀还给了他,说是借给他。

    等他凑够了钱再从杨应手上赎回去。

    这份恩情杨志记得。

    现在李师师和杨应都受到冒犯,他岂能坐视不管?

    矾楼东家被青面兽杨志一瞪,心下一慌,后退一步。

    此时他听见身后一个跟着来的老鸨叫:“就是他!就是他带着那些贼配军,抢走了李师师的卖身契!”

    矾楼东家又后退几步,让人挡在他的身前,才有胆子开口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杨戬杨大人的干儿子!你敢抢我们矾楼的瘦马?反了你的!”

    杨戬是个宦官,宋徽宗赵佶身边的内务总管!

    给宋徽宗当总管的,能是好人吗?

    杨戬就是六贼之一,又和高俅、童贯、蔡京并称四大奸臣。

    如果不算宋徽宗本人,他就是汴梁城里的首恶!

    说来也是巧。

    因为宋徽宗宠幸林灵素等妖道。

    林灵素等人便在汴梁城里大兴道观,二郎神杨二郎就是他们供奉的主神。

    由于林灵素一伙垄断了汴梁城的香火寺庙。

    老百姓来上香,必被道士们疯狂盘剥。

    百姓们不敢得罪道士,便埋怨起了杨二郎,又因为同时期的杨戬也在疯狂盘剥百姓,于是民间就流传起“朝中有杨戬,庙中里二郎”的说法。

    传着传着,杨戬便成了二郎神的名字。

    这矾楼东家说他是杨戬的干儿子,还真没骗人。

    矾楼为什么能成汴梁城最大的酒店?

    甚至还包揽了瘦马生意?

    寻常酒店想做瘦马生意,没教坊司点头那是不可能的。

    矾楼这么厉害,就是因为矾楼的背后,站着杨戬这尊大佛。

    杨戬那是什么人?

    给宋徽宗管家的!

    李师师和宋徽宗的初见,就是这杨戬牵桥搭线的。

    有杨戬当靠山,矾楼东家当然不怕杨应这土财主和那群贼配军了。

    “放你的屁!我们家公子明明是花一万两金子赎回的李姑娘,你说抢,把我家公子的一万两金子还回来!”杨志愤怒不已地对矾楼东家说道。

    谁知道矾楼东家冷笑一声:“一万两金子?你说有就有么?我可没看到!你们看到了?”

    他问身后的鸨子们,而她们自然是频频摇头。

    “我们家的妈妈们都说没有!分明是你们这群强贼强抢民女!几位官差,还不把他们抓起来?”矾楼东家恶狠狠地让衙役去抓捕杨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