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横扫诸天 > 第99章 国之忠良,慷慨就义!

第99章 国之忠良,慷慨就义!

    朱儁瞅了一眼杨应,又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刘豹:“你说你是来请降的?”

    刘豹连忙从卫士的手上挣扎出身子,激动对朱儁说道:“回将军的话,正是!”

    刘豹连忙上前,跪在皇甫嵩的面前,继续说道:“我们大单于素知将军威名,知道将军来讨,不敢对抗,特派外臣前来请降。”

    朱儁眯起眼睛问:“你们真愿归降?”

    “绝无虚假!”刘豹连忙点头。

    朱儁眼珠一转,问旁边的杨应:“黑山校尉以为,我军是否应当接受匈奴请降啊?”

    杨应恭敬道:“末将一介武夫,不敢乱说,末将以大都督马首是瞻。”

    杨应的话,让朱儁皱起眉头。

    看来他先前是低估杨应了。

    这杨应虽然胆小,不敢与自己正面对抗,但是小心思可真不少。

    他是一点锅都不想沾啊。

    “平难中郎将以为呢?”朱儁又把目光投向张燕。

    张燕也说道:“我张燕就是个大老粗,我不懂这些,大都督说打,我就打,大都督让他们投降,我也听令!”

    张燕也是一点锅都不想沾,还把自己装成一个大老粗的模样,这让朱儁颇感不满。

    杨应一个毛头小子这么说也就罢了。

    张燕是什么人?

    江湖人称飞燕。

    不仅仅是因为张燕轻功好,也是因为张燕才思敏捷,为人长袖善舞、机灵非常。

    他现在倒是装起大老粗来了。

    朱儁见杨应张燕都不接招,只好对刘豹说道:“我怎知于夫罗是真心归降,而不是假意诈降?”

    “大单于愿与将军交换人质!”刘豹立刻提出交换人质之事。

    “哦?交换人质,如何交换?”朱儁来了兴趣。

    交换人质可不是开玩笑的,莫非于夫罗是真想投降?

    他倒要看看,于夫罗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刘豹看了一眼杨应,又对朱儁说道:“大单于素知黑山校尉英勇,大单于甚为敬佩,若是将军允诺黑山校尉作为我方人质,我愿亲为人质,留于将军身边。”

    “你是什么人,也配和黑山校尉交换?”张燕继续维持着自己大老粗的人设,指着刘豹问。

    “外臣乃羌渠单于于夫罗嫡长子,不知外臣身份,可够资格为质?”刘豹盯着朱儁说道。

    羌渠就是于夫罗老爹的名字。

    于夫罗自称羌渠单于,意思就是要像他爹羌渠一样效忠大汉。

    算是旗号的一种。

    于夫罗的封号再加上刘豹亲自作为人质的筹码,这无疑让朱儁有些心动了。

    莫非,匈奴真有投降之意?

    毕竟南匈奴汉化程度很高,嫡长子还是很有分量的。

    只是……

    朱儁看向杨应。

    匈奴的条件是让杨应和刘豹交换。

    这事朱儁当然是一万个乐意了。

    毕竟在他看来杨应就是贼,别说当人质了,就算是被匈奴杀了,朱儁的心里也不会有一点波澜。

    只不过这件事不好办啊。

    毕竟杨应可不是小人物。

    他是白波军的二号人物,甚至就黑山老大张燕,都以他马首是瞻。

    再者说他身边也是有很多部队的。

    让他去当人质杨应能同意吗?

    朱儁看向杨应。

    杨应则看向刘豹。

    刘豹也将目光投到杨应的身上。

    刘豹脸上虽然不动声色,但心里已经露出了阴笑。

    因为他发现,朱儁对自己的条件,已经心动了。

    匈奴是真投降吗?

    怎么可能呢!

    从刘豹第一时间没说投降的条件就可以看得出来。

    毕竟要是真投降,交换人质这事虽然大,却可以最后商量,而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谈谈投降之后朝廷能给什么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朱儁显然没有想到这么多。

    毕竟朱儁并不像皇甫嵩、卢植那样富有谋略。

    他是强攻南阳近月余,才意识到自己把黄巾军包围的太紧,所以才导致了他们拼死抵抗,而后才使用围三缺一之计的。

    而围三缺一这种低级战术,周朝人就会用了。

    可见朱儁读书并不多。

    论谋略,他甚至可能不如眼前的匈奴人刘豹。

    然而刘豹的诡计,却瞒不住杨应。

    这也是他和刘豹对视的原因。

    杨应盯着刘豹,眯起眼睛。

    匈奴的诈降计和离间计真是粗糙。

    可粗糙归粗糙,对朱儁来说,只怕还真管用。

    朱儁向来是轻视贼军的。

    要是真能用杨应交换刘豹,不管匈奴是不是诈降,对朱儁都是好事。

    毕竟要是匈奴真降,大功是朱儁的。

    匈奴假降,朱儁则可以剪除杨应这么一个祸患,顺便留下刘豹这么一个筹码。

    简直是两全其美啊!

    当然,这些都是都是建立在杨应同意当人质的前提下的。

    而怎么让杨应同意却是一个问题。

    不过朱儁并不担心,即便杨应最终拒绝这个条件,对他也没有坏处,反倒能抓住杨应一个把柄罪名。

    可以说匈奴开出的价码,对朱儁一点坏处都没有。

    因此就算明知是计,朱儁也很难拒绝匈奴的条件。

    果不其然。

    下一刻,朱儁就向杨应发难:“黑山校尉以为如何?”

    杨应感受着两人针对自己的灼灼目光,又听见朱儁询问,微微一笑,转头反问朱儁:“大都督是想接受于夫罗的投降?”

    朱儁理所当然地说道:“自然!于夫罗本就是大汉属国臣子,接受投降有何不可?”

    朱儁这句话说话,就突然感觉到一道异样的目光在看自己。

    他转头看去。

    是张燕。

    张燕正满脸怪异地看向自己。

    张燕这表情是什么意思。

    然而张燕却很快收回目光,看向杨应,那眼神似笑非笑,他似乎是在用眼神对杨应说:“没想到朱儁这老头这么轻易就掉你挖的坑里了。”

    杨应则回应给张燕一个略带笑意的眼神。

    刘豹也是半个聪明人,他感受到杨应张燕两个聪明人的目光,突然感觉有些不妙。

    但他还来不及细想,就听见杨应开口:“大汉之土养我,大汉之水育我,今天也是时候到了报国的时候了,大都督,我愿亲自前往匈奴营中,与匈奴交换人质。

    若匈奴反复,我不幸死于匈奴营中,请求大都督以汉旗裹我尸,葬我于邙山。”

    杨应一番慷慨陈词,让朱儁的部将和卫士都震惊了。

    没想到,杨应竟然是这样一个国之忠良,报国而不惜身!

    先帝逼反了这样的忠臣,可见先帝有多无道啊。

    而在杨应的慷慨之下,朱儁竟然显得就像一个小人!

    杨应的慷慨让朱儁坐实了慷他人之慨的恶名。

    一时间,所有人都向杨应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