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南长街 >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张宇面对李河这样的倾听者,似乎找到灵海的浮木,他异常兴奋地说:“李河,你想听故事吗?”

    “什么故事?”李河似乎感觉一时还很难从集中营逃走,他只有乖乖的顺从,也许才是结束最好办法。

    “三个阿姨的故事!”张宇有点迫不及待地说:“这个故事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告诉他的;说是编辑看不懂,所以才有机会成为说书人口中的故事……”

    “那好,你说吧!”李河心里想,最好快点结束!

    张宇清理了一下喉咙,开始摆出了一副说书的架势开讲……

    话说……三位阿姨在一个小区门口汇合,然后有说有笑地一路走着;她们的神情似乎是在朝着桃花源的方向行进。

    谢阿姨是一位退休工人,身高1.76米,看起来很有气质。她双手插在口袋里,面带微笑地向前走着,偶尔抬头看看路标,确定方向。她的脚步轻快,却带着坚定的步伐,似乎在告诉世界,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我仍然充满活力。

    王阿姨是一位退休会计,看起来比谢阿姨要矮小一些,但却体型匀称,精神矍铄。她穿着简单大方的衣服,背着一个小包,不断地搜索着周围的环境,仿佛还在工作中一般认真。

    刘阿姨则是一位退休老师,身材圆润,慢慢地跟在前面两位阿姨后面。她的眼神温柔,时不时地向路边的花草看一眼,感受着自然的美好。

    三位阿姨旁边是繁华的商业街,路边立着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闪耀着各种商品的照片。

    人流穿梭在店铺之间,有些年轻人在橱窗前停留,时不时发出“哇”的惊叹声。

    谢阿姨也不自觉地望了望,她笑着说:“这年头,花钱的地方真多啊,看着这些东西就让人心痒痒。”

    王阿姨和刘阿姨也点头赞同。广场中央,他们看到一群人在做晨练。一位老奶奶拿着两个破布袋,在手舞足蹈地跳着舞,旁边的几个大妈则手拿健身球,全神贯注地练习着气功。

    王阿姨笑着说:“这些老年人还真会享受生活啊,每天都来这里锻炼身体。”

    刘阿姨也加入了讨论:“是啊,他们很懂得保护自己,过着健康的生活。”

    一个卖花的小贩。小贩手里拿着几束鲜花,在人群中穿行着,向路过的人推销。

    谢阿姨被一束紫色的月季花所吸引,走上前去询问价格。

    小贩笑眯眯地说:“大妈,这是最新的品种,特别耐放,只要十块钱一支。”

    谢阿姨摇了摇头,说道:“不了,我家旁边花园里也有这种花,不需要买。”

    小贩听了她的话,不乐意地说:“您家旁边的花圃里的只是看起来样子差不多,不可能是一样的!路边花圃里的是野花,我这个是精心培育出来的……”

    谢阿姨脸色微红,抿了抿嘴,转身离开了。

    一会儿,她们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在卖自行车。男孩站在自行车旁边,手里拿着一个纸板牌子,上面写着“二手自行车出售”。

    刘阿姨好奇地问:“小朋友,这些车都是你的吗?”

    男孩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爸爸让我来卖的。”

    谢阿姨则对男孩表示怀疑:“这些车看起来都很陈旧,你确定它们还能使用吗?”

    男孩一脸自信地回答:“当然可以,我都检查过了。”

    听了男孩的话,三位阿姨有些感动,纷纷夸赞他勤劳、可爱。最后,她们鼓励男孩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位阿姨终用自己曾经的职业和经验,去感受这个城市的变化和生命的价值。

    马路上车辆纷繁,人来人往,有些人快步行走,有些人慢慢游荡,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味和嘈杂的声音。

    王阿姨和刘阿姨显得有些不适应,她们的身形像两只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地走着,谢阿姨则牵着她们的手,高高地走在前面。

    走了一段路,刘阿姨开始喘气,王阿姨也觉得有些累了。她们停下来,商量是否要坐公交车。

    刘阿姨说:“我腿脚不灵活,走路太辛苦了,坐车多好啊。”

    王阿姨也支持她的想法,说道:“是啊,这个年纪还是要多保护自己。”

    谢阿姨却不以为然:“就一站路坐什么车,不如继续走吧。走路可以锻炼身体,而且我们现在没什么事情要做,就慢慢走一走,享受这美好的天气吧。”

    她们听了谢阿姨的话,心中有些犹豫。

    王阿姨和刘阿姨还是被谢阿姨说服了,她们放下了做车的念头,继续走着。于是,三位阿姨又开始在马路上缓缓而行,谈笑风生……

    三位阿姨走过街道拐角,来到了一个空地上,眼前出现了一个破旧的修车摊。摊子前面坐着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头儿,他的头发已经全部掉光,只剩下几根细细的白发。他身穿一件旧旧的灰色工作服,手里拿着一个扳手,正在认真地修理着一个破旧的自行车。

    周围的环境也同样破旧不堪,空地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杂物和垃圾,让人感到有些凌乱和脏乱。

    三位阿姨看到这个场景,不由得对老头儿感到无关紧要的同情,觉得他这么辛苦却依然在街头摆摊修车,可能是为了维持生计。它们也觉得周围的环境太过陈旧,需要改善。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同时,她们也积极地思考如何能够帮助周围的人和环境,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此刻,她们看到了这个修车的老板。他正专注地修理一辆破旧的电瓶车,手上沾满了油污。

    忽然,刘阿姨瞥见了一个小孩子,她走过去问:“哎呀,这是你的孙女吗?”

    老板习惯性的笑着,点了点头,“对啊,她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所以没有人看;跟着我来修车摊,我可以看着她,呵呵……”这个话他已经回复得很熟练了,因为路过的人总会提这个问题,他也总是要礼貌性地回答。

    那个小孩儿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手指灵活地滑动着手机屏幕上的游戏,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充满魔法和奇幻的世界。她的外表有些凌乱,衣服上沾满了污迹和油渍,头发也梳理得不太整齐。

    但是,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独特的光芒,似乎拥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才华。

    修车爷爷的孙女,在这个机器和工具充斥的环境中长大,早早地就似乎遗传了要动手能力强的本领。

    爷爷还说道,她的父母因为忙于打工,把她托付给了自己,希望能够让她在这里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怀。

    修车爷爷虽然年过六旬,但仍然精神矍铄,专注于维修工作,时不时地传授一些动手的技巧和知识给孙女。

    三个阿姨此时,被这个小女孩儿玩游戏的场景吸引。她们被那股青春的气息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她们注视着这个女孩儿,沉浸在她精湛的游戏技巧和专注的状态中。尽管她身上沾满了灰尘和污渍,但她的外表并没有掩盖住她聪明、勇敢和坚韧的天赋和品质。

    这个小女孩儿对于三个阿姨来说,仿佛是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她的形象和环境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却又散发出一种不可忽视的魅力和神秘感。

    王阿姨看着她,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慨和敬畏。她们觉得这个女孩儿并不普通,她拥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和能量,似乎可以改变她们认知的这个世界的某些方面。

    谢阿姨感觉,就在这个充满机械和冷漠的环境里,这个女孩儿依然能够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幼小光芒,让人心生怜爱。

    阿姨们注意到了小女孩的可爱,纷纷走上前去。“这个小家伙真聪明啊!”

    “是啊,我都没玩过这么厉害的游戏。”

    “看来我们这一代真的要被新一代甩开了呢。”三个阿姨交谈着,不禁流露出一丝感慨,仿佛看到了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的无奈。

    听到有人表扬自己,这个小女孩兴致勃勃地在表演她的舞蹈和技巧。小女孩的眼睛闪烁着幸福和骄傲的光芒,因为她知道自己正在表现得非常好。她的手指还不时,迅速地滑动着屏幕,呈现着技巧,而她的脚步则在地上跳跃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

    “哇哦,你真是太棒了!”一位阿姨发出了赞叹声。“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年纪的孩子玩得这么好。”

    “是啊,她真的很有天赋。”另一位阿姨也附和道。

    “你真是个小天才!”第三位阿姨甚至走近了小女孩,这样言语就仿佛给了小女孩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亲吻。

    小女孩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她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打动了这三个陌生人的心,并获得了他们的口头鼓励和称赞。于是,在感激之余,她开始更加热情地表演,她的舞蹈和技巧变得更加华丽和出色。

    三个阿姨也在一旁拍手喝彩,他们似乎被这个小女孩的天赋和才华所折服,并感到自己也得到了一份属于她的幸福和满足……

    小女孩一手举着手机,一手举着自己的表演;她模仿着此时视频里的大人说:“我以前是省台主持人,离开了熙熙攘攘的城市,来到了一个清幽的山林中,开始了长达六年的修行之旅。在那里,我学习了很多东西,做了许多事情。我学会了静坐冥想,感悟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我练习了瑜伽和太极拳,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最后,我终于修得一个高境界,那就是一个’磨’字!”小女孩突然狡黠一笑,然后问:“什么是磨啊?”

    三个阿姨被问得一脸茫然,但作为大人是不能随随便便说自己不懂的,所以她们便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看法。

    “磨?那不就是把东西弄碎吗?”“对啊!就是用石头或者机器把黄豆磨成黄豆粉。”

    “没错,我家农村还用手摇磨呢!”三个阿姨的口风各异,但都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意思。

    小女孩听了之后,笑着唱了起来:“磨……磨……磨……磨出啥?磨得大地开了花;磨得鸟儿叫喳喳!”小女孩觉得这些阿姨们真好玩……

    小女孩似乎意犹未尽;她学着手机的视频继续开始表演;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玻璃球,然后装模作样的说:“我是大师!你们看啊!”

    三个阿姨此时变成了小女孩指挥的玩偶,她们随着小女孩的所指的方向看去,眼睛盯着那个玻璃球,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呀?你还真是古灵精怪啊!”说话的语气上还是保留着大人的模样。

    “看!这是一个蛋!”小女孩仿佛是一个领袖一样,即使面对着居高临下的眼光,她依然坚定地说:“这是一个正在被孵化的蛋!你们可以从外面看到吗?此时里面的小鸡已经长出了自己的头,还有小翅膀……羽毛都已经长出来了!”

    “小可爱,这不是玻璃球吗?”谢阿姨说:“哪里有什么鸡蛋啊?”

    “是啊!哪里有什么鸡蛋啊?”王阿姨也附和着……

    “呵呵,你们不懂!没文化了吧!”以前是老师的刘阿姨,笑声里明显流露出一种优越感;她清了一下嗓子,然后说:“小女孩可以的,她这是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来作比喻啊……”

    小女孩并没有受到三个阿姨的影响,她继续说:“你们看不到吧!我就知道你们看不到!在这个蛋的外面怎么会看到里面的变化呢?哈哈哈……这就是空!这是本自具足……”

    小女孩突然用一种嘲笑的语气,话锋一转,无奈的自言自语到:“既然都空了!都已经本自具足了……那为什么小鸡还要破壳而出呢?”

    小女孩并不知道自己在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她只是装着大人的样子模仿而已!不过这样的模仿倒让三个身为大人的阿姨,感觉到了无比的快乐;于是,三个阿姨纷纷拿出手机来,对着小女孩一阵拍照;小女孩也配合着,摆出很多姿势……

    这样的场景,吸引了一些路人也加入了进来;他们都拿出自己的手机,你拍着我,我拍着你……此时,在围观的世界里,看热闹的,都成为了热闹,而真正的围观者已经不知去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