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武宋 > 第十七章 神人托梦

第十七章 神人托梦

    两人一路交谈,嬴启得知孟元老今日是上值的,竟然不去而是来自己家听历史故事。

    不由得一阵汗颜,大哥感情你是翘班来的,这都没人管吗,不过再一想嬴启便释然。

    大宋一朝吸取唐朝和五代十国教训,不仅防备武将,对于官员亦是如此,分化事权,一个职位安排好几个人干,更是设置机构层层监督,互相制约防止一家独大,机构臃肿不堪,造成冗官的局面。

    冗兵,冗费亦是如此原因,三冗问题错综复杂,拔出萝卜带出泥,互为影响制衡,最终便形成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并且还在持续恶化下去。

    这个问题大宋王朝的统治阶层皇帝和士大夫自然也注意到,也尝试做出改变。

    仁宗年间的庆历新政,神宗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都是试图要挽回这个王朝的衰颓。

    然变革是在一定程度解决了问题,可也引发更为残酷的党争问题,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变革向来是动很多人的既得利益,牵连甚广一个不小心就死无葬身之地的事情,改革派和守旧派斗争不休,加剧了大宋国力消耗,大大损伤国本。

    宋哲宗时期在高滔滔,司马光主持下的元祐更化,以及哲宗亲政后绍圣绍述,实质上都是党争斗争失败后被清算,根本不是在救治病入膏肓的大宋。

    反而让一些投机派,甚至是心术不正之人登上政治舞台,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冥冥之间自有定数,大宋王朝还是走到了尽头,宋哲宗的早死让不靠谱的宋徽宗赵佶继位。

    这位主儿,其实是个天才,对于玩乐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天赋,不过做什么都能有所成就。

    然就是不适合当皇帝,如果没有出身在赵家皇族,他其实可以跟苏轼一样名垂青史,博得千古美名。

    最终还是因缘际会下登上帝位,也断绝了大宋王朝的生机,成为北宋的掘墓人,还连累了无数人为之陪葬。

    孟元老见嬴启渐渐陷入沉思,眉宇紧皱不知在想些什么,也不出声打扰。

    在他看来这个年龄颇小少年就是个奇人,不可常理度之。

    马车大概行驶盏茶功夫便到达皇城门前,两人分开。

    嬴启被宦官带着走过宣德门,穿过重重殿,台,亭,阁来到大庆殿外候着。

    大庆殿是举行祭祀或者举行大典的地方,同时也是开群臣大朝会的地方。

    这帮大宋群臣竟然在大庆殿宣召自己,是真的给足面子,出去能吹一辈子牛啊,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顺带的。

    “宣太学生嬴启觐见。”

    嬴启学着电视上情节,整理拍拍并不褶皱的衣服,然后缓步跨入大庆殿。

    进去后映入眼帘是一大群高矮胖瘦的官员,初步一看不下于五六十号人,少部分人身穿紫色官服,多数人身穿绯色官服,还有一小撮身穿绿色官服,嬴启有那么瞬间眼花撩乱。

    古代讲究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在服装色彩上体现尤为明显。

    宋承唐制,建国之初沿袭唐朝官服制度。

    《宋史·舆服志》记载:“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

    到了元丰年间,在元丰改制之后,青色官服被摈弃不用,七品包括七品以下的官员,只能身穿绿色官服。

    六品以上的官员,则是身穿绯色官服。

    四品以上的官员,其官服颜色还是紫色。

    《宋史·职官九》:“已上文武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绯,九品已上服绿。”

    所以很多人见到紫色,都会下意识觉得这个颜色很高贵典雅,这是刻在DNA里面勿需感到不解。

    改苟还得苟,嬴启深信人嘛,在不是涉及底线的情况下,要能曲能伸

    这不朝着宋徽宗的方向就是九十度作揖,深深弯下腰大声道,“学生嬴启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正式场合,宋朝也是称呼陛下。

    不少正直大臣都紧皱眉头,心中升起一种怪异感觉,这还是汴京城内享受美名的陈桥嬴郎,怎么看着像个谗臣,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管大臣如何猜想,宋徽宗赵佶被这个马屁拍的很舒服啊,整天被一些臣子看着,管着,监督着,心中早已不爽。

    脸上挂起温和笑容,“起身吧,不用这般高呼万岁。”

    “谢陛下。”嬴启先是再度作揖拜谢,开口道,“要的,官家乃我大宋君主,您万岁我大宋才能长治久安,永享盛世。”说完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让赵佶心里更畅快了,看看这就是模范臣子。

    几道带着些许敌意的目光落在嬴启身上,心中一顿凉意涌上心头,what?什么情况。

    嬴启的吹捧引起同样靠吹捧上位,获得赵佶信任的大臣的危机感。

    “咳咳!”为右光禄大夫,尚书右丞加中书侍郎的吴居厚咳嗽下引起众位同僚注意开口道,“嬴启,今日找你来是为昨晚你在樊楼叙说西方文明发展一事而来。”

    吴居厚不得不率先开口,他实在看不下去嬴启那副奸佞样子,昨晚慷慨激昂,忧心国事有志之士的样子去哪儿了,怎么一晚上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要知道昨晚樊楼发生的事,他是最早几个将之传入官家和诸位同僚耳中的。

    嬴启早料到这幕,并不觉奇怪作揖道,“不知官家和诸位相公想要了解什么。”

    一位紫袍大臣率先发问,“你所说可全部属实?没有半点虚言。”

    “没有,我说的句句属实,最多一些名字,地名称呼古今叫法不同,但都是有史料遗迹可以考证的。”嬴启自信肃穆应道。

    吴居厚等几人悬着的心放下,熟悉样子,铿锵有力的声音,又回来了。

    “那么这些见闻知识,你是从何知晓的,放眼整个大宋都没有人可以如此了解那些西方文明历史。”

    一位着绯色官服的大臣问出了大庆殿内君臣心中的疑惑。

    “神人托梦,我跳水寻死昏厥那段时间,一个自称来自未来一千年后的老爷爷,给我讲起了很多事,学生愚钝对于老爷爷的讲述也只记得七八分。”

    听到嬴启的答案,不少大臣面露沉思,这种事情他们心里是不全信的,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知道很多所谓异象,异人,异事多半是吹嘘的或者有人在装神弄鬼。

    不过有些东西,以他们的学识见闻又解释不了,也弄不懂也只能去选择相信,不管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其他目的。

    不过有些事情心里清楚,却不能说出来。

    眼下这些大臣们就是面临这样的困境,他们不能去质疑嬴启是否真的有神人托梦。

    到底有没有只有嬴启自己知道,梦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旁人是拿不出证据去证明什么的。

    不得不的说嬴启这番说辞算是糊弄住了这帮大宋君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