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帝王 > 第0026章 朝堂纷争

第0026章 朝堂纷争

    刘羡为大将军、司隶校尉、东海王,入朝辅佐天子,掌管天下所有兵马,位在三公之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新太祖王莽为光禄勋,九卿之一,掌管宫中一切事务,是各大中郎将的顶头上司。

    秦武王嬴荡为虎贲中郎将、下邳相。

    吴王夫差为城门校尉、江夏太守。

    明熹宗朱由校为将作大匠,主管皇宫等建造的事务,还十分得到刘羡的重用,专门给他调拨人手,研究秘密武器。

    赵武灵王赵雍为羽林中郎将、陈相。

    张辽为北中郎将、北地太守。

    远在鲁国的纣王帝辛也没有忘记,正式任命为鲁国相、鲁国都尉。

    刘羡开府建牙,以大将军、东海王名义,重新组建军队,明确指挥者,增强战斗力。

    以原来何进部两万兵马组成飞狼军,由北中郎将张辽统领,驻守在雒阳北城门外,组成第一道防线。

    原何进部下剩下两万人编成玄武军,由城门校尉夫差统领,镇守雒阳各个城门,组成第二道防线。

    赵雍统率原来西园八校尉部两万人马,组建羽林军,镇守雒阳城内,组成第三道防线。

    西园八校尉部五千兵马组建禁军,王莽统领,保卫宫城,组成第四道防线。

    以原来麾下西园八校之一的左校尉部为嫡系,组建五千虎贲军,由虎贲中郎将嬴荡统领,镇守皇宫,是刘羡亲信卫队,组成最后防线。

    现在诸位召唤来的帝王都是效忠刘羡,可以放心任用,唯独对于张辽,其余诸将有疑虑。

    因为张辽是并州人,原本是丁原麾下从事,如今丁原正率领五万大军,屯驻在雒阳城门外内,让两个人直接面对面。

    要是张辽直接率领全部人马投降丁原,那可怎么办?

    “主公,末将还是避嫌为宜,不宜担任北中郎将之职,就在主公账下担任一名马弓手即可。”张辽见同僚担忧,干脆自己找刘羡辞官。

    刘羡沉默了一下,张辽跟吕布、丁原共事多年,可比自己认识的时间长。

    当然自己是真心对待张辽,十分欣赏张辽的本事,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何况,将张辽安排在城外,万一真有个反复,顶多是损失第一道防线而已,不至于让整个雒阳陷落,还在可控范围呢。

    “文远,你我虽认识时间不长,但是一见如故。本王是十分欣赏你的才能和为人,我现在问你,你是谁麾下部将?”刘羡挺直了身子,威严的看着张辽的眼睛,十分严肃道。

    “主公,末将张辽是东海王刘羡部将!”

    张辽犹豫了一下,眼神随后变得十分坚定,声音虽不大,但中气十足。

    “好,张文远,我就信你这句话。两万飞狼军交给你了,我刘姓江山有赖文远这样的忠贞之士护卫,大汉定能重新走向兴盛。”

    刘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拍了拍张辽的肩膀。

    “张辽愧对主公信任,先前丁建阳早有准备,没有和主公明言,以至于丁刺史兵围雒阳城。”张辽将脸侧过一边,有些羞愧道。

    “无妨,无妨,文远先前毕竟是并州官吏,可以原谅。只是今后,就是本王麾下亲信心腹了,不可在有隐瞒。”

    事情已经发生,追究也没用,也怪不到张辽。

    “多谢主公信任,辽去了。”

    张辽也是年轻人,得到刘羡的信任,非常激动,大踏步去军营布置了。

    也得益于汉室宗亲的身份,相比较而言,比丁原这个刺史好用多了。

    雒阳的防务基本搞定了,现在就看这些帝王们的本事了。

    但是朝中的纷争可就没有那么好解决了。

    这一些中郎将,统兵的官职,朝中大臣可以不计较,任由刘羡安排,但很多事情这帮老家伙可是寸步不让。

    刘羡的麻烦事情可不少。

    城外有董卓、丁原的人马,城内袁绍等人还掌握着近万大军。

    之前西园八校尉中,袁绍、曹操、淳于琼本部人马,加上车骑将军董承麾下兵马也有不少人。

    刘羡在强势争夺,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多多少少加起来也掌握着一万人马。

    如此一来,对于刘羡来说,可谓是内忧外患。

    朝廷在一片血雨腥风之后,暂时安定了下来,但是宛如坐在地雷上,一不小心就会爆炸。

    董卓丁原多次上书朝廷,要个说法,朝臣们也在鼓噪,只好大朝会召开,刘羡身穿铠甲,佩剑上殿,身后随身跟着嬴荡。

    年幼的天子刘辩战战兢兢的在龙椅上坐了下来,疑虑的看了一眼刘羡,身后母亲何后扶了他一把,方才坐定。

    诸位大臣参拜天子之后,开始议事。

    “圣旨下,东海王刘羡救驾有功,仿萧相国例,特许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长相俊美阴柔的刘欣暂代宦官的位置,宣读圣旨。

    先前袁绍、袁术、曹操诛杀宦官,杀得太过头了。连一些不长胡须都青年男子都杀掉了,干脆刘羡让麾下汉哀帝刘欣暂时在宫中担任常侍之职。

    就是断袖之癖那位刘欣。

    “多谢陛下!”刘羡拱拱手,谢恩道。

    “朕年幼,太后何氏临朝听政。以徐州为东海王封地,请东海王即刻返回封地就国。”

    刘欣惊讶的读着圣旨,这是临上朝的时候,太后何氏交给他的,还没来得及看过呢。

    刘羡眉头一皱,外面丁原董卓大军还在,这何太后竟然敢直接卸磨杀驴,还敢跟他叫板。

    谁给她吃了熊心豹子胆?

    刘羡有些诧异,对王莽使了个眼色。

    “臣反对。东海王力挽狂澜,拯救大汉于危难中,文武双全,乃是汉室千年难遇的大才。如今天下纷乱,地方有叛贼,城外有董卓丁原等虎狼之辈,岂能让东海王殿下返回封国?大大的不妥,还请陛下三思。”

    王莽明白,身为九卿之一的他,立马出来反驳。

    太傅袁隗冷着脸看了一眼王莽,站了出来,对天子道:“太后乃是天子生母,如今天子年幼,自当临朝听政。至于董卓丁原乃是前来护驾的有功之臣,并非叛军,只需将三公之位授予二人,让二人入朝即可。在派人担任并州刺史和凉州刺史,让其统兵回边地对付叛军。再让朝中名将统兵讨伐叛贼,则天下可安。”

    “不可,不可,董卓丁原虎狼之辈,若是入朝,则汉室危矣。加封董卓丁原爵位,封赏其军马,在以朝廷大义,令大军解散返回家乡。”

    典军校尉曹操皱着眉头,厉声反驳,极力阻止董卓丁原入朝。

    “此言差矣,董公和丁公都是天下雄才,手握重兵,不可令他们二人寒心,当加官进爵以结其心。臣袁绍举荐董仲颖为车骑将军、丁建阳为执金吾,令二人麾下军马为朝廷禁军,护卫雒阳,则汉室无忧矣。”

    中军校尉袁绍极力举荐董卓和丁原。

    虽然董卓平时名声不是特别好,但也还没有特别坏,因此朝中大臣并没有把董卓当成奸臣。

    不过一些明眼人看得出来董卓的野心,但是出于利益,未必就会阻止,甚至有人想用董卓丁原来制衡刘羡。

    毕竟现在刘羡掌权速度太快了,一下超越了他们的心中底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