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苍歌英雄传 > 第四十八章 虎贲(一)

第四十八章 虎贲(一)

    这一惊让叶无忌再无心奇景,连声呼唤石广芝。可祭天台上只听狂风怒号,他连唤几声并无人答应。风雪太大,似乎连脱口而出的言语都被吹散在这山巅。叶无忌正待提气再唤时,石广芝从一块岩壁后闪身而出,向他招手道:“无忌兄弟,从这边进来。我还道你看到我们从此进洞了。”

    叶无忌方才整颗心都在惦念着魂牵梦萦的小师妹,哪里有半分关注到石广芝二人的行踪。听他这样说脸上一红,好在风雪交加,他整张脸都裹在披风兜帽中,他人自也瞧不见,赶忙快步走向石广芝那方。

    来到石广芝身旁叶无忌才发觉这处岩壁上有个仅容一人穿过的缝隙,他紧随石广芝从这岩缝中钻了进去。进到里面是一条狭长的甬道,周遭全为山岩包裹,两人并肩都稍显局促。叶无忌边走边观察这甬道,发觉四周连带地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岩石,除了璧上的火把半分人为开凿的痕迹都没有,竟似个天然洞窟。洞内并无霜雪,两人脚步难得的轻盈起来。走了半晌,甬道从初时的羊肠小道渐渐变得宽阔起来。又转过了几个弯叶无忌面前陡的豁然开朗,只见身处一个颇大的山洞中。洞中点燃了数个火堆,借着火光叶无忌看到几个营帐有序的安札在内。想是在山中寒风吹的太久,洞中的几个火堆让叶无忌颇有几分暖意。

    “石大哥,一路行来我瞧这岩洞浑然天成,全无人工雕琢之痕。莫非此洞并非人为修筑?”,叶无忌问道。

    石广芝回道:“没错,此处叫做窥天洞府,和洞外的祭天台在民间传说中颇有传奇色彩。”

    “小弟多在渝州,此地有何传说还请石大哥赐教。”

    石广芝带叶无忌边走边说:“笔架山群山连绵峰峦叠嶂,而其中以天仪峰最为灵秀挺拔。自古以来天仪峰便是修真之士隐居修行的胜地,相传多有修真者在天仪峰上白日飞升羽化成仙。但这修仙之说毕竟虚妄,信其者自是深信不疑,可普罗大众多数也仅是将其视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真正让天仪峰名扬天下的乃是发生在秦代宣德年间的一件奇事。”

    叶无忌咋舌道:“那岂不是两千多年前?”

    石广芝点点头:“正是。当时有一位道号长生的道人在天仪峰上修行。这长生道人与其他避世隐修的道家不同,他入世甚深,平日与山下百姓多有交往。传说他精于道法、医术,常为百姓占卜问卦、望诊施药,百姓们念着他的好处都尊称他长生仙人。当时笔架山中蛇患成灾,进山砍柴、采药、狩猎的百姓常有死伤,到后来连山下村中人畜都屡屡受害。百姓传言是蛇妖作怪,无奈之下只得求助长生仙人。仙人久居山中,自然对山中奇灵异兽多少有些了解。他心系百姓生计,以自己修炼近百年之金丹做饵,引蛇妖来他修行之地。经一番死战,长生仙人在一众村民的协助下最终降服了蛇妖,但自己也耗尽真元。就在他油尽灯枯行将辞世之时,在村民众目睽睽之下于洞府外山岩之上羽化飞升。他在附近百姓中本就声望极高,这下更是坐实他仙人之名。他所居住的洞府和飞升的山岩一时成了百姓们的朝拜的圣地。”

    叶无忌听的入神,不禁驻足问道:“我们身处的窥天洞府莫非便是长生仙人修炼之地?”

    石广芝咧嘴一笑:“无忌兄弟果然聪颖,方才你赏雪的祭天台便是他飞升之地。”

    叶无忌有些将信将疑,又问道:“既然石大哥说修仙乃虚妄之说,又如何确信这长生道人之事不是前人杜撰呢?”

    石广芝一声长笑纵身而起,跃至洞中岩壁上向叶无忌招手道:“无忌兄弟你到此处来看看。”

    叶无忌见状也跳了上去,顺着石广芝手指望去,但见此岩壁上满是道道纵横的裂纹,又有几块极大的凹陷之处,显然并非天然如此。叶无忌飞身贴到近前细看,一看之下不由得惊骇不已。岩壁虽已历经千年之久,但那裂纹仍清晰的现出横平竖直颇为规整之态,细看之下切口外宽内窄又光滑平整,叶无忌是使剑高手,一瞧便知此乃剑痕。但所谓坚如磐石便是指这样极其坚硬的山岩,便是用铁锤钢錾也得花一番功夫才能在其上刻出印记。纤细如长剑又怎能在此留下如此千载不灭的深痕。

    “这……这难道……难道是长生仙人斗蛇妖时留下的剑痕吗?”,叶无忌被眼前这幕惊的难以言语。

    “若非亲眼所见总难相信吧?如不是仙家圣手,又有何人能以剑气在此留痕?”,石广芝眼中现出向往的神色。

    “你是说……剑气!这些剑痕不是长剑斩在岩壁上所生,而纯以剑气破开坚硬如斯的石壁?”,叶无忌听到剑气二字更是惊诧莫名。要知御剑门无论剑法还是内功在武林中已属顶尖范畴,旁人提及御剑门都难免生出高山仰止之感。但即便如此,剑气之说在御剑门内也仅属传说之列。据御剑门宗谱录记载,强如一剑压天下的立钧祖师,也只是在晚年时才靠已入化境的强横内功发出过剑气。而在其后,剑气之名仅在上古典籍中有所提及,并未有人亲见,遑论练成此神技。是以叶无忌此时得知这深入岩壁的道道剑痕竟是剑气所致,心中怎能不骇然万分。

    “是,据传长生仙人能以气御剑,剑气所至开山裂石。而根据此地县志所载,长生仙人羽化飞升后,在此窥天洞府内还曾寻得《长生录》,其上记载了长生仙人修习的种种功法。不过数千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长生仙人之名都少有人知晓,而这本宝典更是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了。”,石广芝说道。

    “只恨未能生于当年,否则能亲眼见到此般神技,该是何等之幸事!”,叶无忌虽不是武痴,但听闻载有此玄妙剑气修习方式的宝典失传也颇感遗憾,眼中痛惜之色流露。

    石广芝笑道:“无忌兄弟也不用如此沮丧,你年纪轻轻便已有此修为,假以时日你的成就必不可限量!”

    叶无忌心知石广芝这只是安慰之辞,即便终己一生也难有如此仙缘,冲他笑笑作罢。随后两人一同来到位于岩洞深处的营帐处,门前两列神情肃穆的神鸟营卫士矗立其外,火光摇曳中更显守备森严。

    进到帐中见襄王等候多时,欧德阳想必早已通报了两人前来。帐后的施兴华立在正宣帝床前,愁眉不展,想来皇帝仍未有起色。而长宁县主和秦星河坐在一处正说着什么。见两人进帐,秦星河跳到师兄身旁,一把抓住他双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师兄!你回来了!”

    叶无忌微微一笑,拍了拍师弟的臂膀,接着和石广芝一道向襄王行礼。襄王仍是满脸和气的说道:“昨日山下喊杀声震天,连这峰上都听到了。幸得石将军领兵有方才能击退反贼。”

    石广芝忙回道:“殿下过奖了,全靠一众儿郎勠力同心才打退来犯之敌。不过我方也折损了千人之多,当下境况并不容乐观。”,石广芝随后将昨日战况和现下情况详细的告知了襄王。

    襄王听罢,不禁也是双眉紧蹙,思索良久后问道:“石将军所遣求援之人无一生还?”

    “除叶少侠奋战脱险返转,其余人等皆为贼兵擒杀。贼军中之斥候兵极为难缠,前后两批刺探、突围的人马除叶少侠,竟无一人生还。”,石广芝说道。

    “这反贼到底是何方神圣?既能将禁军四散的高手一网打尽,又险些击溃我方如此精锐的大军。”,襄王面色狐疑。

    石广芝微一抬头,眼中又流露出上山之际与叶无忌谈及正邪善恶时的那般惆怅,嘴巴张了张但又没发出声音。襄王阅人无数,兼之又为人精细,石广芝这一神态岂能逃出他的眼睛。待石广芝情绪缓了缓后襄王开口问道:“我见将军欲言又止,可是有何难言之隐?此刻大楚社稷尽系于将军之手,帐内也无外人,有何事不妨直言。”

    石广芝顿了顿,面色一沉说道:“此事正是今日上山来拜见殿下的目的。这次的叛乱也许并非太子所为……”,说着他将两手扶在面前案上,似乎若不如此便会栽倒一般。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但见石广芝话未说完,也无人发言相询。石广芝半晌无语,但眉头挤作一团,眼中神色极为痛苦。过了许久,石广芝一字一顿的说道:“此次叛乱幕后之人极有可能是齐王殿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