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洞悉投资之门 > 15、青藤还是泥沼

15、青藤还是泥沼

    研讨会如期举行,崔浩来到研究组后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阵仗。会议全程录像,与会期间所有的对话和提问都有记录。每个人都不经意间变得谨慎起来。书源作为组织者在会议开始期间介绍了到场的专家,并简要介绍了会议主题和微电子行业当前的发展背景。随后每个人轮流分享成果并征询专家意见。

    研究组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提供的分析成果也包含着不同的视角。最出彩的是黄珊珊、丁淑彤和闫文昌,黄珊珊的分析基于财务视角,丁淑彤则是法律视角。闫文昌分析的较为全面,崔浩猜测他可能是集各家之所长。会后,崔浩径直走回办公室写工作日志,只听见闫文昌和黄珊珊聊起了财务估值建模的问题。闫文昌戴着眼镜,一副斯文作派,每次请教问题都彬彬有礼,但在崔浩眼里总觉得他不是很好相处,他的问题常常直击要害,似乎要撕去别人的面纱,彻底窥探能力范围。正在厌烦之际,丁淑彤走过来给每位同事送上一杯咖啡,一袭白衣的丁淑彤戴着两个闪闪发光的耳环,隐藏在长发之下,“辛苦了,崔浩。”崔浩抬眼一看,刚好和丁淑彤的目光对视,这一刹那眼前的人像极了林梦。直到丁淑彤将咖啡摆在桌上,崔浩才回过神来。“谢谢你。”

    丁淑彤莞尔一笑,又走到下一位同事前,“大家辛苦。”在男性居多的研究组有美女送咖啡,无疑是笼络人心的利器。第二天书源向大家传递对研讨会的总结,更是对丁淑彤称赞有加,研究组不乏专业人才,能耐心把话讲清楚又展现出高情商的人自然独树一帜。

    崔浩趁着工作之余再次打开交易所,对于止损位的控制是最难的,这也正是投资的艺术所在。一个暴涨后的币横在了高位,这让崔浩再次产生做空的想法。这次初步建仓的比例小了很多,但为了回本,后续一定要尽量将更多的筹码打进去。在高位的小幅回撤似乎让这一切变得有戏,崔浩紧紧盯着盘面,不敢轻举妄动。忽然,又是一波小幅拉升,涨破了前高。但由于仓位并不重,崔浩没有设止损位,也没有操作。接下来便是寻找新高点平摊成本的操作,崔浩又进了百分之五十的仓位,此刻总仓位的百分之七十五已经放在里面。价格开始有所回落,但并没有破颈线,似乎下跌的动力不是很足,每次都会收针变成下引线,每波回调都有人陆续加仓。按照技术分析,目前的盘面有点像一个向上的三角形,随时可能冲破。但崔浩连续亏损太多次了,这样的亏损似乎很难接受,在纠结的时候,突然开始了下跌,连续两根阴线让市场价格逼近了崔浩的成本线。但成本线平仓相当于亏手续费,崔浩希望能在盈利位置结束,只是小幅平掉了一点点仓位。可庄家哪里会给这样的机会,在这个价格震了二十分钟,重新开始上涨模式。崔浩似乎意识到了即将发生的事,他想把单子平掉全仓做多,可依旧很难下手。以前有过频繁转换多空方向的亏损案例让他难受,所以这次的决定必然伴随着纠结。可市场变化不会等人的反应,数字货币是变化非常快的东西,特别是这种市值十亿美元以下的小项目,拉盘的速度让人惊诧。崔浩被一根巨量上涨的K线打破了情绪平衡,他头脑一热按下了一键平仓。而市场似乎在捉弄他,巨量上涨后的K线突然缩量,失去价格支撑,再次收成一个长长的上引线。崔浩在几乎最高点止损,亏损百分之五十以上。这看起来十分愚蠢的止损操作在不设止损的情况下似乎是必然,而对崔浩而言却无异于当头一棒。近期的连续亏损让他几乎破产,再难以面对自己的内心,他提前十分钟下班,一个人到河边的椅子上休息。整整三十分钟,崔浩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有时候在想,人发呆的时候在想什么。也许在思考工作、家人、爱人,也许是什么都不想。人的幸福感和所熟悉的知识未必成正比,有些人局限于自己的学识和眼界,只能接触到有限的东西,而这样的局限也让他们更容易满足,更沉浸在自己当下的生活。毕竟眼前看到的美好多数都不属于自己,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宁静,需要平稳地感受。

    崔浩忍不住发消息给林梦,想约在一起喝奶茶。等了许久,林梦回复了一句:“不好意思,工作上比较忙。”是啊,她可是林组长,怎么会闲着呢?崔浩似笑非笑地打开交易所,重仓空了进去,打车回家。到家后,崔浩打开手机,自己情绪化的操作居然产生了二十个点的浮盈,崔浩连忙平仓,他已经很久没有在超短线的交易中获取利润了,这时的心态也有所好转,干脆躺在沙发上开了一瓶啤酒。现货杠杆多空比32,这样的比例怎么可能上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