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区域试点制度

    从这一点上,也就表明了,刘备和孙权之间并不是真正的结盟。

    凌云和诸葛亮二人走到一处大殿中,此时的大殿中,已经有不少文臣和武将在此。

    “诸葛军师!”

    “诸葛军师!”

    “……”

    不少人都向诸葛亮打着招呼,同时也有不少的目光扫过凌云,估计以为凌云是诸葛亮的什么同乡或者是亲戚。

    凌云也在四下打量着大殿中的人群,一眼就看见了张飞和关羽二人,因为他们的座位距离刘备的最近。

    此时,张飞正抱着酒和关羽喝着,看样子赤壁之战的取胜,令他感到非常的开心。

    毕竟,长坂坡上,张飞凭借一己之力呵退曹操追兵,这个事情也传播天下。

    “诸葛军师!这位兄弟是?”

    大大咧咧的张飞抱着酒走上前来,目光盯着凌云询问着。

    眉目中有几分看轻的意味,毕竟凌云是肉身穿越,皮肤相较于古代人肯定是要清秀不少,而且细皮嫩肉的样子,看上去也不是什么久经沙场之徒。

    对于张飞的轻视,凌云到也不意外。

    这货当初可是连诸葛亮的草庐都想点的存在,看轻自己不也是正常的事情吗。

    只要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张飞和关羽二人自然是会尊重自己的。

    “这位是凌云先生,字伯德,他的才华不在我之下。”

    诸葛亮向张飞,关羽介绍着凌云,言语间也充满着夸赞。

    关羽,张飞二人听见诸葛亮这话,眼前也顿时一亮。

    自古文人相轻,特别是有才华的文人,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认可,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东吴也就只有一个周瑜有这个资格。

    “那某得和凌先生喝两杯!”

    张飞端着酒坛,大咧咧的走来。

    “翼德,凌先生还有事情要和我谈,喝酒的事情晚点再说。”

    看着张飞这个样子,诸葛亮有些担心凌云应付不来,便是将张飞挡走。

    二人这才入席,位置是距离主位最近的。

    不免让众人感到有些意外,古时最重礼节,这次的宴会又是庆功宴,又不似平常。

    凭什么一个从来没见过面的人,能够排在他们这些功臣的头上?

    凌云要不是诸葛亮带来的,只怕现在就有人不满意的站出来了。

    下方,无数人在窃窃私语,聊的话题也集中在了凌云的身上。

    诸葛亮和凌云二人却没有在意这个事情,而是自顾自的吃起来。

    吃了一会后,诸葛亮再度向凌云发问:“还请小先生一解困惑。”

    怎么推行科举制,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将科举制度在某一些特定的地方推行是最好的,任何人如果想要参加科举,就得先去到特定的地方去进行报名,然后参加,可以将地点设在成都!”

    凌云所想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区域试点制。

    其实也就等同于是进京赶考,也等于是缩减了一些科举制的流程。

    原先的科举制是应用在大一统王朝上的,所需要的环节自然众多,而如今刘备阵营暂时没有那么多的人选可以进行选拔,不如就直接一点。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世家大族的反扑,二来只要科举的次数多了,阵营中寒门子弟的数量多了,后续想要大范围的推广,自然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确实!先生大才!”

    诸葛亮仔细周思一番,眼前也是一亮,感到很是激动的样子说道。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削弱察举制的权利,但又不直接替代察举制,等于是慢刀子炖肉,二只要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的官员到一定的数量,也就给了我们削弱世家的机会。”

    凌云继续讲解说道,诸葛亮则是听得连连点头,看得旁边的人也是震惊无比。

    他们可从来都没有看过,那个人能够在诸葛亮的面前滔滔不绝的谈论,而诸葛亮却如同一个学生一样,只能听,而不能反驳。

    “另外,目前的知识传播,还是通过竹简来的吧?”

    凌云想起造纸和印刷还没在三国时期出现,眼下的知识都是铭刻在竹简上,这对于人才的选拔也会形成阻碍。

    寒门之所以是寒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去购买知识。

    知识的昂贵性,才会铸造这些世家豪门的出现。

    如果真的想要从根本上打击这些世家豪门的话,那就必须得降低知识的获取难度。

    “不用竹简还能用什么呢?”

    诸葛亮听见凌云的话,脸上再度出现疑惑的神色,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到是有人改进过造纸术,但是所造出来的纸张不易书写,也不如竹简一样容易保存,所以现在主流的还是竹简。”

    诸葛亮随身携带着竹简,直接拿了出来,平铺在桌子上。

    竹简上所能够记载的文字数量有限,即使是一件小事,如果想要用竹简说明的话,都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在这个时候是真的五架马车。

    所拉的正是竹简,当初诸葛亮出山的时候,随车而来的有八成都是竹简。

    “真正铸造这些世家豪门,就是这些世家豪门的手中掌握着知识,所以必须得弄出一种易于记载,容易书写的纸张出来,同时还要将文字拓印在上面。”

    凌云一边吃着,一边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诸葛亮也明白这一点,脸上的神色浮现出了几分的无奈。

    “我也明白这一点,但想要发明出这种纸张,似乎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诸葛亮也明白,世家豪门能够达成垄断性的因素,其实就是因为知识的不易传播。

    就连诸葛亮自己也是出生于世家,才能够得到学习知识的机会。

    “别忘了,我来自未来,不管是新型纸张还是拓印技术,这些我都会!”

    面对诸葛亮的无奈,凌云却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别忘了,他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同时对历史的研究,也导致凌云对于那些划时代的技术有着极深的印象。

    造纸术和印刷术,不管是放在何种时候,都是一种划时代的技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