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各方猜测

    “怎么了,兄长?”

    关羽听见刘备主动询问,心中有一些好奇,正常情况下,刘备是不会主动过问家事的。

    “是想要替银屏许一门亲事吗,我家小女什么都好,就是一身的武艺随了我,想要找到一个可以管得住银屏的丈夫,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啊。”

    提到关银屏,关羽的语气是自豪中带着几分的头疼。

    自豪在于,关银屏将关羽一身的武艺都学到了十之八.九,头疼也在于这十之八.九的武艺。

    导致关银屏对于同龄的男子大多都瞧不上,更是放出话来,想要娶她的人除非能在武艺上超过她。

    这等泼辣的性格,颇符合关羽之意,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嫁不出去,也是让关羽很头疼,东吴孙权曾想让关银屏嫁过去,但却被关羽拒绝了。

    无它,孙权的几个儿子都不是很成器,别说关羽看不上了,就算关羽看上了,关银屏也绝对看不上。

    “是的,凌先生,你觉得怎么样?”

    刘备点了点头,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关羽听见这话,眼前也是一亮,对于凌云的本事,他也是有所目睹。

    单单是那一个五年计划,就很符合关羽的心意。

    并且,一个能够帮助振兴汉室的谋士,同样也符合关羽的想法。

    更别说,凌云还有才华,对于有能力的谋士,他一向都是非常敬重的。

    “我是没什么意见,但具体的事情也得等银屏见过凌先生再说,大哥你也知道,如果银屏不同意,我说再多也没有用。”

    关羽对这一门亲事自然不会反对,武将文官的结合,也算是一种最常见的组合。

    “另外,水军方面的训练如何?”

    将亲事敲定后,刘备询问起关羽军务的事情,两年之内要将益州拿下的话,现在就得开始操办这方面的事情。

    “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中,但如果兄长在两年之内要调动水军协助作战的话,可能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关羽仔细思考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水军的操练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水面和陆地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批训练有素的水军和一批训练有素的陆军所要耗费的时间是不同的。

    “两年之内,最少拨调出一万水军协助战斗,可以做到吗?”

    刘备听见关羽的回复,眉头顿时皱起,如果想要拿下益州,就必须得水陆并进。

    “是,保证完成!”

    面对刘备给出的命令,关羽也不在犹豫,直接是保证了下来。

    “可惜了,元直不在,他昔年曾拜在水镜先生门下学习水战,之前在大哥手下的时候,我也和他沟通过水军操练的事情。”

    关羽接下命令后,又不禁有一些感叹的说道。

    徐庶,这一个被曹操胁迫前往曹营的谋士,同样是一名水战大师,甚至可以说,关羽有一部分的水军操练方法都是当初和徐庶学来的。

    “放心吧,二弟,早晚有一天元直会回来的。”

    徐庶被逼前往曹营,这也算是曹操给刘备带来的耻辱,身为一方诸候连谋士的家属都保护不下来。

    “会有那么一天的,如今有了凌先生的加入,就证明了天命在我们这边!”

    关羽听完刘备的话后,语气中有充满着自信,自从得知了凌云的身份后,关羽对于大汉可以得到复兴是无比的信任。

    连一千多年后的人都加入到他们的集团中,这还不能证明天命在汉吗?

    “嗯,那你就先行退下吧,记得将银屏带往长沙,去和凌先生见一下。”

    刘备点头,随后示意关羽可以退下。

    “子龙,你跟随在我身旁也有一段时间了,有没有想过出去领军作战一段时间?”

    关羽走后,刘备沉思了一会,然后将目光看向了身旁的赵云赵子龙的身上。

    如果要对外进取的情况下,那以刘备这边的武将数量,就必须得将赵云也扔出去。

    如果继续留赵云在身旁当内卫的话,对外能征善战的将领也就会少一个,这不是刘备想看见的。

    赵云听见刘备的话后,眼中也是闪过一抹亮光,身为一个武将谁会拒绝征战沙场的机会呢?

    更别说,赵云的武力在众多武将中,那可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救阿斗,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想过,但主公你的安全是更重要的事情。”

    赵云如实答复着,刘备身旁的安保工作,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更何况,如今推行了三项新的制度,又公开在荆州世家的面前说了两年之内进取益州,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想要对刘备动手。

    “这点不重要,你领一万兵马前往长沙,听从凌先生和孔明先生的调动。”

    刘备摇摇头,表示这方面的事情不重要。

    缺武将,缺文官,这都是刘备现在面临的情况。

    能用的都必须拉到前线去用,同时也要保护好凌云和诸葛亮二人的安全。

    “是,主公。”

    见刘备都直接下命令了,赵云也就没有在推脱这方面的事情。

    整个蜀汉集团都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转动了起来,而这边的变故也很快传到了曹魏和东吴的手中。

    许昌城中。

    曹操坐在位置上,看着手中的诏书和情报,眉头皱在一块。

    “这刘备在搞什么鬼,平白无故任命了一个毛头小子为军师中郎偏将,职级只差诸葛亮一级?”

    曹操对于诸葛亮也有所了解,在赤壁之战中,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外交能力,也就不会有孙刘联盟的出现。

    更别说草船借箭和火攻之事,一切都出自诸葛亮之手,可以说,曹操吃了诸葛亮的苦头。

    所以,曹操对于凌云这一个突然出现的人,并且一出现就被委以重任,同时还有几项新的制度被推行出来。

    “这科举制似乎不错,跟我的求贤令是一样的性质,但剩下的均田和三长……”

    曹操心中权衡着,脑子里宛如一团乱麻一样,最后只能将手中的消息放下,张口道:“让文若过来见我!”

    遇事不决,就问荀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