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衰仔到顶流 > 第160章 再见韦东

第160章 再见韦东

    康城是云雀国的南端,濒临地中海,因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再加上景色宜人,成为了一处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

    而这座旅游城市,之所以被世界所熟识,便是因为每年一度的电影节。

    每年电影节期间,世界各地的诱人和电影人蜂拥而至,给这个旅游的城市,增添了不少人气。

    可也因为如此,造成了这里的酒店和食物价格居高不下。

    不过这一切对张弛来说并不算什么。他如今已经是身家亿万的阶层了,这点钱花出去一点都没有心疼的感觉。

    电影的拷贝已经由龙影交给主办方,张弛他们不用操心这些流程的事。

    几人一到康城,安排好住宿之后,就受主办方的邀请,参加了电影节的开幕式。

    开幕式一过,几人就踏上了刷片之旅。

    《活着》剧组作为主办方邀请的电影剧组,已经进入了主竞赛单元,剧组成员在这里看片,自然拥有不少特权。

    比如看片的优先权。

    也就是说,他们凭着主办方发的证件,可以不用排队,直接进行观影。

    不像一些优先级比较低的游客,还需要提前排队等候。

    张弛他们刷片的时候,就看到不少人,为了看一部火爆的电影,提前到现场打地铺的场景。

    就在几人穿行于各个放映单元的空挡,忽然在途中听到有人正在以龙国语言交谈。

    “这康城电影节真是热闹。”

    其中一人说道:“全世界最优秀的电影人,全部汇聚于此,此情此景,我们龙国的几个电影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是啊!”

    另一人附和:“这几年国内的电影节办得也是有声有色,可公信力却始终上不来,不要说放眼全世界,就是比周围几个地区都有所不如,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影响力提上来。”

    “没办法,人家有先发优势,影响力自然大。”

    之前那人叹道:“咱们的影响力之所以弱,说到底,还是起步太晚。”

    张弛听到声音有些熟悉,抬头一看,发现果然是熟人,立刻笑着招呼道:“韦导演,咱们又见面了。”

    没错,说话的两人之中,有一人正是去年在毕业晚会上招揽过他的韦东。

    韦东也认出了张弛:“咦!张弛,你也是来参加电影节的?”

    张弛点了点头:“嗯,是龙影帮忙操作的,我们收到了主办方的邀请,应该是进入主单元了。”

    韦东笑道:“那感情好,你们的电影什么时候开始展映,到时间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张弛客气道:“展映的时间就定在后天,您能过来直到,我们自然是荣幸之至。”

    韦东旁边人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位是……”

    “这是张弛导演,您这段时间一直在国外,可能不太认识。”

    韦东这才响起身边的同伴,连忙带着歉意地介绍道:“张弛导演去年拍了两部电影,一部名叫《夜店》,还有一部《疯狂的石头》,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

    “噢!原来你就是《疯狂的石头》的导演!”

    韦东旁边的人立刻露出了惊讶之色:“我这两年在荷里活可没少听人议论《疯狂的石头》,没想到竟然是你的杰作。”

    张弛有些好奇:“怎么,《疯狂的石头》在白头鹰国很火?”

    韦东旁边的人笑道:“火不火我不清楚,不过电影界关注的人不少。”

    张弛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明白了过来。

    电影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每年出产的优质影片就那么多,自己的影片大卖,自然会被圈内的有心人关注。

    以《疯狂的石头》题材的特殊性,被外国人记住,并在龙国人面前提起很正常。

    “这是业内著名的动作指导,陈梁指导。”

    这时韦东也向张弛介绍对方的身份:“陈指导大多数时间都在美国发展,我邀请他参与了电影《豪杰》的拍摄。”

    “哦!是吗?”

    张弛眼前一亮:“不知道能不能和陈指导交换一下联系方式,说不定以后有需要,还要邀请陈指导帮忙指导电影的动作戏呢!”

    韦东立刻笑了起来:“那感情好,倒时两位要是合作,可别忘了我这位介绍人。”

    “哈哈哈哈!”几人纷纷笑了起来。

    张弛和陈梁交换了联系方式之后,对韦东说道:“对了,韦导,你们的电影什么时候开始展映,到时我去瞻仰瞻仰。”

    韦东笑道:“展映时间就定在明天,你若是有兴趣,倒也可以来看看。”

    第二天,张弛等人按照约定去看了韦东的《豪杰》,影片的质量非常不错,一行人看完之后感触颇深。

    不仅是他们,就连周围的老外,看的也是惊叹连连,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部电影里的色彩运用得太好了。”

    摄影师感慨道:“每一种色彩的背后都有特殊的含义,不管是蓝色、红色、白色还是黑色,背后的象征意义都太强烈了。”

    作为一名摄影师,他对影片的色彩构图最为敏感。

    “你觉得我们的《活着》和这部电影比,怎么样?”一旁的吴云问道。

    摄影师说道:“单纯从色彩而言,这部《豪杰》要胜过咱们的《活着》,其他方面不太好比。”

    “《豪杰》的质量是不错,不过咱们也不要过于妄自菲薄了。”

    张弛笑道:“《豪杰》的色彩之所以这么突出,主要还是由于题材,历史+武侠的题材,在色彩方面发挥的空间比较大。”

    “咱们这部年代片不一样,为了贴近于时代,在色彩方面有所收敛也是应该的,不过单以这个题材而言,我们已经将色彩发挥到极限了。”

    其他人听到张弛的话,纷纷点了点头。

    他们都已看过了《活着》的成片,对于里面的色彩,映像也非常深刻。

    相比于《豪杰》的色彩,《活着》的确没有那么绚烂。

    但评价色彩的标准,并非单纯是以浓烈程度来判断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使用得是否合适,能不能对电影的主题起到正向的作用。

    从这方面而言,《活着》一点都不输给《豪杰》。

    散场之后,韦东找到了几人:“几位觉得《豪杰》这部电影怎么样?”

    张弛笑着吹捧道:“色彩构图非常棒,秉持了韦导的一贯风格,故事性也很强,寓意也非常好,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影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