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大国崛起:开局造出钢铁侠战甲 > 第四十八章 马斯达访华

第四十八章 马斯达访华

    杜鹃还不敢质疑,邓先发听道给他们这种任务,可是脸色都绿了。

    验算,那是项目组内最底层的工作,很多时候,验算工作甚至是外包进行的。

    一些绝密项目,验算让自己人完成,绝对不是因为信赖自己人的能力,而是因为这样可以保密,不至于情报外泄。

    有没有搞错,自己堂堂一个爱丁堡大学客座教授,只能做区区验算的工作。

    他刚要质疑顾桦的决定,眼角余光,扫到资料上的一个分子式,突然大惊失色。

    这个分子式,描绘的是一种最新型的蛋白酶结构,自己在爱丁堡大学的实验室,也研究过这种结构,结论是不可能实现。

    如今顾桦画的分子式,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似是而非,只是多了两个链状结构。

    难道顾桦已经研究出了这种蛋白质的可行性结构?想到这里,邓先发暂时压抑下心头的疑问,和杜鹃一起去验算。

    验算起来,才开始了几步,邓先发只感觉眼前一黑。

    顾桦给他的分子式格外复杂,每一步,都牵扯到几百上千个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中的分子和原子结构,有的是被证明可合成的,有的却还没被科学证明。

    进一步验证后,这成百上千个化学反应中的每一个,又可以分解成成百上千个小化学反应。

    可以说,验证的过程,简直是无穷无尽。

    邓先发和杜鹃暗自心惊,他们从结果倒推,都碰到这么复杂的过程,顾桦可是从无到有,从一片空白开始研究分子式,这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啊。

    最要命的是,有些过程,顾桦有详细的验证过程,他们还可以按图索骥。

    有些过程,顾桦不知道是偷懒还是怎么着,直接在上面写着“空白篇幅不够,无需证明

    “

    邓先发感觉脑袋都要爆炸了,要知道,这个空白篇幅不够无需证明,那可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著名数学家费马,提出的费马大定理,旁边就写着空白不够无需证明,可能是觉得太简单了。

    结果是费马看起来轻描淡写的这个定理,全世界的数学家用了几百年,只证明了其中的一半,还没证明完成。

    同样的,印度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也很喜欢在某些公式中,写这句话,认为这些都是不需要证明的。

    当时的人堆拉马努金嗤之以鼻,结果后来证明,拉马努金的设想都是对的,只能说天才的思维,和凡人完全是两个世界。

    邓先发和杜鹃怀着绝望的心情,整整折腾了一天,还没把这些分子式完全证明完毕。

    顾桦和邱望月、杜娜娜忙别的实验去了,回来时天都黑了,两人还在证明,连晚饭摆在手边,都来不及吃。

    杜娜娜看了,惊讶地咦了一声。

    “还没证明好吗?”

    “有那么复杂吗,让我来帮忙好了。”

    邱望月这是扶了扶金丝眼镜说。

    “啊呀,不要着急,你们是生手,就算是我,一开始也要验证一时半会的。”

    这一时半会几个字,听得杜鹃和邓先发如遭雷劈。

    顾桦只是在旁边微笑,什么也不说。

    邓先发额头上冷汗滚滚落,连忙道。

    “很快就好了,就差最后几步,很快就好了。”

    杜娜娜想要帮忙,被顾桦制止,微微笑道。

    “他们还需要锻炼一下,我们先做别的实验吧。”

    邓先发此刻,连一点傲气都没有了,才知道自己和图灵奖获得者的差距在那里。

    杜娜娜还能给顾桦的研究提质疑,要知道,质疑可是在几分钟内就要完成的。

    自己连个简单的验算工作都要耗时一天,几分钟恐怕连原理都没听明白,哪里来参加项目研究的勇气。

    突然间,有一名武装人员匆匆跑进来,向顾桦敬礼道。

    “报告桦哥,华夏一号已经运到了。”

    顾桦听到这个好消息,眼神一亮。

    “华夏一号已经运到了吗,太好了,运进来!

    “嗯,现在实验进行到一个新阶段,有巨型计算机帮忙运算,比较给力。”

    “再说以后有其他实验要做呢,华夏一号来省事多了,免得用人工运算。”

    不得不说,华夏科技部,给顾桦的支持还是很大的。

    华夏最先进的国产超级计算机——华夏一号,全华夏只有三台,如今就赞助了一台给顾桦。

    华夏一号,不仅仅有庞大的超运算能力,更在于它使用的运算原理,是最新型的云运算方式。

    它能够和附近的众多电脑一起,形成运算的云网络,这样,能够减轻科研人员的运算负担。

    顾桦拍了拍邓先发的肩膀说。

    “以后,只要给华夏一号输入分子式,它就会执行运算。”

    “你只需要负责调取运算结果就行,可以大大减轻你的工作量。”

    邓先发听到这种消息,可是半点都高兴不起来啊。

    项目他又参与不了,验算的工作,又交给超级计算机完成了,自己岂不是成了项目组养的闲人。

    输入分子式然后调取运算结果这种事,小学生都能做到啊。

    顾桦就是故意打压一下邓先锋的锐气,此刻看到对方脸上的表情,心里差点笑出声来。

    邓先发则是愁眉苦脸,这下真的要成为废人了,差点哭了出来。

    顾桦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叹了口气道。

    “华夏一号重新组装之后,还需要预热和初期运行维护。”

    “起码要两周的时间,才能够正是进入运行,中间的验算工作,还是要交给两位来负责。“

    邓先发和杜鹃听了,简直是两眼发光。

    “是是是,坚决完成任务。”

    “只差一点了,再给我们半小时,就能够完成了。“

    顾桦微微一笑,带着杜娜娜和邱望月,走向实验室,淡淡道。

    “玉不琢不成器,这两个人底子不错。”

    “不过不好好训练一下,还没有能力参与我们的课题研究,好吧,我们继续进行下一项研究。“

    “那就是人造神经的韧性,足以拉长的自身的多少倍。”

    说完,顾桦回头,吩咐邓先发和杜鹃道。

    “你们先把饭吃了,别饿坏了。”

    足足半个月,邓先发和杜鹃,都在负责验算的工作。

    久而久之,他们对顾桦提出的新型分子式构成熟悉多了,某些化学反应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顾桦看到这两个人的傲气已经收敛了,才让他们加入课题的研究。

    开始阶段,两人的反应速度还是不够快,经常是邱望月和杜娜娜,已经和顾桦把论点讨论完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顾桦则在紧张的计算时间,离系统给他的生命最后期限,只剩下一个礼拜了。

    理论上,他可以先完成纳米机器人,把系统任务完成,顺手把奖励给领了。

    但顾桦不打算这样做,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必须将大伯的病,给彻底根除,才算满足心愿。

    再说,万一系统的下一个任务超级复杂,让他没时间治大伯的病可怎么办。

    就这样,项目组没日没夜的工作着,生命之光的股价,也不上不下的波动着。

    直播间里,铁杆粉丝们,也在日夜蹲守,等着顾桦的出现。

    就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超级大事。

    那就是太空巡游公司总裁约翰-马斯达,带领他旗下的智囊团,进行了盛大的访华活动

    马斯达是新晋的世界首富,卫星回收等技术更是名列世界前茅,连国家机构的科研力量,也无法和他相比。

    如此大人物来访,华夏官方也不敢怠慢,以最高规格接待。

    立刻派出国家宇宙航天院院长赵泰斗,以及江浙总督胡家年等等几名有头有脸的人物,接待马斯达一行。

    身为兼科学家与商人为一体的顶流人物,马斯达也不会放过宣传自己的机会,立刻和华夏三大平台合作,将接待会全程,开启了直播。

    网友们对马斯达还是很感兴趣的,如潮水一般涌进了马斯达的直播间,人数很快突破两亿。

    马斯达看到这么多人过来捧自己的场,也是面露霸气,心想自己在华夏的人气还不错

    就在这时,直播间里响起了不和谐的声音。

    “桦哥都很久没有开直播了啊。”

    “是啊,只能退而求其次,来看看马斯达的直播。”

    “据说马斯达的脑机计划,已经进入实验阶段了。”

    “拉倒吧,我看不如桦哥的人造神经计划靠谱,桦哥好歹先造了容器,马斯达那脑机八字还没一撇呢。”

    马斯达听到这些话,眉头一皱,心想我和顾桦比,竟然是鸡肋?

    他立刻不悦地道。

    “各位,我这次前来,就是要和华夏最高指挥部合作,推广新型脑机计划的。”

    “众所周知,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是高精密化的产物,不但脆弱,而且复杂。”

    “就算有了纳米机器人,也很难修复人类的身体组织,唯有脑机计划,以机械硬件代替人体作为贮存,才是人类智慧延续的长远方向。“

    “我特地请来三名生物学家尼古拉斯-拉尔金,阿伦-布伦森和哈里-里弗斯,这三位,

    都是有资格列会索尔维会议的超级科学家,让他们向大家讲解一下人体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网友们听了,议论纷纷起来,索尔维会议,是国家科学的最高级别会议。

    能名列索尔维会议的人,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三个科学家,都是白发苍苍的生物学界名宿,是马斯达专门请来站台的。

    看到马斯达这么说了,他们也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诋毁顾桦。

    “呵呵,听说你们的华夏顾桦,在研究什么纳米机器人计划。”

    “纳米机器人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组成结构,非常脆弱,一旦碰到血管内的杂质就会被杀死的。“

    “想要短时间内制造出纳米机器人,等于是痴人说梦。”

    “据说,他还在研究什么人造神经和人造血管,这就更荒谬了。“

    “如果这样,岂不是连克隆人都能造出来。”

    “脑机计划,是以模拟脑电波运算的方式,将人类的脑神经化学反应,移植到机械电路上进行,只有强度高的机械体,才能够代替脆弱不堪的人体,变相延长人类寿命.....“

    这番话在直播间内掀起滔天巨浪,有人立刻出言驳斥,也有人将信将疑。

    “这些洋鬼子,一过来就诋毁我桦哥。”

    “人家说的也有些道理啊,桦哥的研究,可能遇到瓶颈了吧,好久都没出来了。”

    “我相信桦哥,洋鬼子滚出华夏。”

    “人家是科学家,我们应该相信科学,恶语相向有什么用。”

    华夏网友自动分为拥护和非议的两派,随着争论升级,直播间的播放人数,很快就达到了两千万,三大平台连忙加设服务器。

    马斯达看到这幕场景志得意满,问斗音的运营人。

    “你们斗音平台最高纪录的播放量是多少。”

    很快,马斯达就得到了回应。

    “是桦哥的一亿两干万!”

    马斯达眉头一皱,他还以为自己很火了,结果观看竟然不到顾桦的六分之一,不行,还得加把火。

    他呵呵一笑道。

    “其实生命科学计划,不过是我科学研究的旁支。”

    “我们目前主打的,是太空移民计划,已经推出了六百万美金的月球游业务,将来还会推出一千两百万的火星游业务。”

    “除此之外,我们自主经营的空间站也要上线了,到时只要一百万,就可以到空间站肆意遨游...…“

    这个马斯达,不愧是吸血虫,他觉得华夏人傻钱多,开始大肆吹嘘起自己的业务来。

    吹嘘还真的有些效果,马斯达的直播间,观看人数嗖嗖的上升,马上就要到达三千万。

    马斯达志得意满,呵呵地道。

    “各位华夏粉丝,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看看能不能打破顾桦直播间的观看人数纪录。”

    “对了,我还带来一千台任天堂最新款的SWITCH,送给直播间的幸运观众。“

    突然间,有人大喊一声。

    “不得了了!桦哥开播啦!”

    就这一句话,马斯达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上升势头,戛然而止,观看人数瞬间少了两百多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