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五代当枭雄 > 第11章贴身丫鬟

第11章贴身丫鬟

    林仁旋饱含深情的一段话,发人深思。不知不觉之间,黄仁讽已经恸哭,一边哭一边问道:“小兄弟,你说吧,我该怎么做?”

    林仁旋想了想,说道:“一定要稳定南都的军心,像李仁达这样的人,就让他永远待在福清的乡野田间吧。若是敢踏进福州城半步,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正当林仁智和林仁旋兄弟二人从东街口往将军府家中回去的路上,一则关于建州前线战况的消息已经悄然在南都城小范围中传开了。

    兵部派去的探子回来说,建州城外的驻防已经全线崩溃,南唐大军攻城在即。消息很快便从兵部传到整个六部,转而又在城北勋贵阶层当中传开了。

    当兄弟二人回到将军府家中,老太太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林仁旋当即意识到,他的大哥林仁翰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顺利解决了李仁达这个燃眉之急,林仁旋又得以通过黄仁讽,暂时稳定了南都福州的局势。想必眼下,大哥林仁翰也已经率军抵达建州了,恐怕那里的战况很快就会传回。

    对于目前的局势,林仁旋不求保住建州,只愿林仁翰可以活着回来,毕竟,南都已经得以确保不会落入贼人之手。若是林仁翰可以说服王延政尽早放弃建州,从建州撤军回南都,保存实力,那就更好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建州的暂时失去不会影响闽地的全局。有官家亲自坐镇南都福州,肯定会比王继昌可靠一些。

    虽然林仁旋没有见过王延政,但是当初官家派王继昌来福州坐镇,而自己留在建州抵抗南唐,从此可以看出,王延政除了不辨是非,听信小人谗言以外,应该算是一个能获得将士忠心,可以凝聚军心的核心人物。

    鉴于闽太祖王审知在闽地的影响力,林仁旋还是坚持那个谋略,只要南都福州牢牢被拽在王氏皇族的手中,闽地就仍然可以拧成一股绳,哪怕南唐占据了建州,也不见得可以掳获建州百姓的民心。

    这日,林仁旋的伤势痊愈,本以为终于重获自由了,然而,老太太却命丫鬟紧紧贴身跟随着他,这样一来,只是获得了相对的自由。

    “怎么又是你?”林仁旋一眼便认出了这个丫鬟,就是他穿越后第一次醒来见到的那个,声音比较大,脑子比较灵的那个,“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清儿。”

    “清儿?没有姓吗?”

    “我无父无母,哪来的姓?”

    “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父母。”

    “反正我从小在将军府长大,老太太说我没有父母,只给我取名叫清儿,没有给我姓。”清儿说得轻巧,好像在说别人。

    林仁旋见她一直跟着,不禁有点儿厌烦,于是存心想让她难受,说道:“这样,那你肯定也不知道自己家在何处了,你应该是自小就被父母给卖了,真可怜。”

    “才不会呢,将军府就是我的家,老太太对我好着呢!”

    “那你怎么不去陪老太太,跟着我做什么?”

    “老太太叫我陪着你。”

    “老太太是不是还叫监视我,看我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到时候一一向她汇报。”林仁旋虽是随口一说,却也别有心机。

    清儿听了,原本口舌伶俐的她,这会儿却顿了顿,转而笑道:“哪有这回事,公子多心了。”

    林仁旋看得出,这个叫清儿的丫头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问道:“看你年纪也不大,几岁了?”

    “十六了。”

    林仁旋听了,下意识地往清儿的身上打量了一番,确实应该有十六了。

    在丫鬟清儿的陪同下,王政第一次走出了将军府,见识了唐宋之交的福州城。

    福州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之交。当年在楚汉之争中,闽越族首领无诸助汉灭楚,汉高祖刘邦于是封无诸为闽越王。无诸即在冶山建城作为王都,以冶山之名,把这座城池称为“冶城”。

    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三国魏晋,冶城已经发展为晋安郡了。首任晋安郡太守严高在屏山南麓筑了新城,名为“子城”。于是,随着历史继续滚滚向前,冶城逐渐遭到荒废,子城不断得到了修拓。

    到了唐朝末年,朝廷升福建观察使为威武军节度使,当闽太祖王审知还是威武军节度使的时候,就筑了罗城。子城被囊括其中,改建为都督府。

    王审知筑罗城,目的是守地养民。罗城建成后,城里住户大为增加,百姓在规定的地段和形制建筑房屋。主要的民房,安置在大街的左右两旁,且分段围以高墙,称坊、巷。

    罗城的城墙周长三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全部用青砖砌成。城基凿于地下十五尺,填入杵土胎石,高二十尺、厚十七尺,再用一千五百万块的青砖砌筑城墙。城墙的轮廓,凹进凸出,一个凹凸为一间,共有一千八百一十间。

    城墙上盖有敌楼,即用来御敌的城楼。敌楼的棱角上又有六座楼阁,双层,栏杆钩联。城墙上若干步之间设置一个更铺,通过击鼓进行司更。敌楼共有二十三,更铺共有三十六。

    罗城的城门众多,大小不一。大门有八座,分别位于八个方向,大门的左右各有一座亭子引出。便门有九座,因门上有匪楼,所以便门又称暗门。此外,还有水门三座,河堰两条,石桥九座。

    罗城的此等规模,已然使长安城沦为一座土城,更何况夹城的出现。

    到了五代梁开平二年,距离罗城的建筑不过七年,此时的王审知已经加封为闽王。已然是闽都的福州城便显得太小了,王审知决心将罗城的南北端扩大,增筑南夹城和北夹城,把罗城夹在中间,这就是“夹城”。

    夹城建成之后,和罗城连接了起来,并把北面的屏山、南面左端的乌山、南面右端的于山围在了城内,福州城至此有了“三山”的别称。

    新福州城呈现满月形,于是有诗“新城似月圆”,夹城有了南北月城的美称。城墙上的军事设施结构与罗城相类似。

    南月城上的轮廓有一千零三间,敌楼有四十九座。东南方向设有两座大城门,城门上的敌楼均有三层。其他还有暗门八座,水门两座,河堰一条,石桥五座,更铺二十座。

    北月城上的轮廓有六百四十二间,敌楼有二十六座。西北方向设有两座大门,城门上的敌楼均有十层。其他还有暗门四座,水门二座,石桥一座,更铺十四座。

    此时此刻,林仁旋漫步在福州城的一条大街上。这条街位于福州城自北向南的中轴线上,称为南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