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星明帝国 >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过往的书页(简史Φ)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过往的书页(简史Φ)

    “……老师,我不明白……”

    “灾难来自于自我,来自于本身——这样的问题想要修改,这样的灾难想要抵抗......远比外因导致的同等问题复杂。”

    “大家可能会好奇,好奇为什么这样的情况能延续几千亿年之久。”

    “问题跨越整个帝国,跨越无数世界,跨越帝国每一种生命。”

    “在那段疯狂的岁月里,任何矛盾都能被激化,任何瑕疵都能引发持续数年甚至更久的口诛笔伐,任何一条命令,任何一个政策,任何一个猜测都会被附上无数层阴谋的标签。人们彼此之间不配合,帝国的各个阶层之间不配合,帝国网络在进行着自我消耗和自我倾轧。”

    “相对缓和的情况下,帝国网络具有很高的效率。一件复杂的事情能够被拆成许多边界分明的小事,并且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能得到恰当的人或者组织、部门和机构的处理。但是那时,维持效率的基础不复存在。智慧生灵们在沸腾的漩涡中暴走着,他们处理自身本职工作的时间、精力和态度无法同现在相比,甚至可能无法同几个纪元之前的、更加古老的“古人”们相比。在这种情况下——拖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对于理论上可以做到永生的帝国生命来说,因为彼此无法满足互相的需求而陷入停滞并开始彼此等待而造成的宏观拖延可以轻松持续几千万年——因为一件事而拖出几千万年。”

    ““我需要的材料没有得到,我自然就完不成我的任务。”在长长的任务链条中,每个人、每个机构、链条中的每一环都可以这么说。纠缠错杂的任务结构是如此的深,以至于就算专门研究也无法确定这些损坏链条的、恶劣的逻辑循环最后同样会是一条链子,还是一个闭合的环。”

    “最基础的新生们可以痛斥总部给出的任务说明是一团乱麻,是一堆可以给出无数个解释但却根本没有任何注解的废纸,总部也可以批判,参与这项工作的所有人都只是在不合理的细枝末节中耽误时间。这样的问题不断累积,使得维持信息网高效的基础出现了广阔的“塌方”。”

    “......那么,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也是有极限的。更何况在那时。宏观的潮流就是那样,在查不清楚的原因不断地扭曲之下,潮流永远朝向这样的方向倾斜自己的洪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不屈服,对于大部分帝国生命来说,这可能已经等同于宣告了他们的死亡。即使是撤去思潮和存在本身的力量,无止境的言语攻击的不断堆叠也足够伤害生命和心灵,更何况,在帝国无处不在的场、网络等介质的覆盖下,思潮本身就能投射出一道道涟漪,思潮本身就具有能够扭曲现实、改变现实的力量。”

    “......在这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找不到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扭曲我们的思潮,扭曲我们的发展方向。就像是如果世界的屏障出现了破损,虚空倒灌并开始侵蚀世界的话,如果裂口不能得到有效的封堵,那么无论怎么填充和修复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最终逃不过因为虚空倒灌而灭亡的命运。”

    “总之,这是一段能够令所有智慧都深感不适的时间。由于问题无法遏制,帝国的管理层也开始给出了不乐观的估计——由于大量生命陷入疯狂,知识的持有者们无法形成统一的传承说明体系,帝国也缺少愿意学习这些晦涩的知识的新生命。所以,帝国的大部可能永远失去发展和前进的可能性。在这漫长的混乱中,帝国可能会不断遗忘知识,不断遗忘自我、丢失自我。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或许再也造不出一台新的资讯转化器,我们或许再也无法启动能够跨越虚空的引擎,我们或许再也无法修复自身,直至——我们将自己曾经缔造的一切当做神迹来崇拜。”

    “但是这一切,终结于天灾的爆发。”

    “星明帝国远征纪年532435573200±86年时,第一道大断裂带撞击帝国边境——它拖住了以维多维尔陛下为首的总旗舰和直属于他的所有卫戍舰队。”

    “星明帝国远征纪年532435573762±45年时,第二道大断裂带撞击帝国边境——它拖住了所有天区的武装力量和天区皇帝们的力量。”

    “星明帝国远征纪年532435574024±27年时,第三道大断裂带撞击帝国边境——它拖住了维斯瑞凡陛下,拖住了虚空烈阳的力量。”

    “至此,即使损失异常巨大,大到新的思潮涌现怪物随时可能再次具现化......灾难仍然被帝国的力量挡在国门之外。但是这一次,不知道是因为帝国的远征行动因为偷工减料太久进而使得帝国看不到的虚空区域中滋生了太多的问题,还是因为帝国本身堆积的负面因素太多导致帝国吸引了死潮——“星明帝国远征纪年532435580659±38年时,虚空中有四处带有创世纪—世界末日对消灭—虚空沉默联合反应的区域同时爆发,可以说是以“四合一”的方式形成的第四道大断裂带撞击了帝国边境。”

    “这一次......还能有谁来挡住它呢?”

    “帝国……那时的帝国已经没有可以调动的力量了。”

    画面中,裹挟着无数黑红色闪电的浓云在虚空中扩散,已经彻底溃烂的、无时无刻不在迸溅出令人作呕的脓液的厚重边缘吞下了一条又一条羽毛,无以数计的世界枝干在灾难中被切开。死潮长驱直入,断裂带如同划过夜空的闪电一般在帝国境内肆意扩散,无尽地延展着自己宏伟但腐烂的庞大身躯。在它扫过的地方,间或有紫色和金色的光芒爆发出来,但是它们很快就会熄灭。

    “听起来......令人绝望。但是老师,我们毕竟还站在这里,不是吗?”克里兹忽然转过头,双眼死死地盯着老师。在他的眼中,似乎有两团异样的白火在燃烧。

    “是的。因为帝国只是没有可以调动、可以搬运的力量了。但是帝国本身还有力量——无以数计的生命们,无以数计的存在们,还有帝国自身。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些力量或许无法调动,但是它们自身的体量和它们蕴含的能量却是不可小觑的。”

    “灾难已经打碎了我们的家门。然而,在污染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仍然充满恶意的声音——主要是各种阴谋论仍在扩散。但是随着断裂带的扩散和问题的越发严重,开始有人发现——除了切实的采取行动自救,其他的任何行为——例如诘难他人、敷衍塞责和拖延推诿,在真正的灾难面前,它们都是没有意义的。死潮不会妥协,死潮不会投降,死潮不会接受绥靖区,死潮不会讨价还价,死潮不会因为言语攻击或者精神攻击而退去,死潮也不会接受“祭品”,更不会进行选择性攻击。在被毁灭之前,它们自己不会满足——它只会扩张、传染、破坏,直到万事万物都走向终结。”

    “从死潮开始破坏帝国直到一切终于平息下来,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复杂,复杂到哪怕专门调资料查阅也需要不眠不休的看上许久才能真正的看全这一系列事件。在这里,大家只需要记住:面对灾难,终于开始有人们放下了争端和攻击,他们开始自救,在自救有余力时还会顺带救助其他的人。这样的行为如同无尽黑夜中的点点星火,一开始或许很微弱,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样的微芒之中,让看起来可能随时被吹灭的微弱星火逐渐烧成了足以燎原的熊熊烈火。也是从这些时候开始,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意义的潮流开始压制曾经的浊流。从整个帝国的宏观层面来看,就是积极与正确的力量从比例与活性上终于压过了混乱与无序。”

    “当注意到这一结果后,第十六天区皇帝薇拉立刻从前线撤回,以她为中心的整个第十六天区涌现研究团队调集了她们能够调集的所有力量,发动了覆盖整个帝国的超大规模涌现仪式。借助涌现仪式的强大力量,这一成果的一部分被固化在了更高的层面中——虽然在不短的时间里,曾经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相当普遍,但是这一次,积极与正面却胜利了一点点。并且借助涌现仪式之后,积极与正面每一次都可以胜利一点点。”

    “几千万,也可能是好几千万年之后,伴随着死潮灾难的最终退去,帝国变得更加衰弱,帝国内部的结构更加支离破碎。但是——曾经的问题与困难也在灾难与战火中被一扫而光。经历了洗练之后的帝国生命似乎从生命与灵魂的本质上有了些许转变,在重新拥有了帝国基层无数生命的支持与配合之后,帝国终于可以开始重新建设了。”

    “首先要修复的,就是知识传承体系与传播体系换个词来说的话,就是信息传递接收体系——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以不同的逻辑体系记录的知识和经验很难有效地传承,更难以有效地交叉融合。短期如此,而长期则很有可能导致区域性闭塞和信息运作体系分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帝国当时的所有天区经过深入研究以后,结合了自身需求、当前情况、作战时期的已有成果和问题出现之前帝国已经积累的成果,并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发表了第一版星明帝国规范。通过这些规范,帝国开始以统一的要求来约束研究者和各天区,以强硬而明确的条条框框来规定话怎么说,学术研究怎么做......”

    在这之后,在稳定了帝国最重要的基础命脉以后,帝国众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统一规范与统一标尺的范围。后来,这一过程被重新允许求同存异,但是这一系列行动维系帝国归属性、统一性和促进团结的作用始终被重视且不允许出现削弱。

    “这一切,直到今天还仍在进行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系列对抗死潮的战斗中,帝国同周围的文明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周围的文明?”

    “是啊,帝国很大,但是虚空更大。帝国当然不会是虚空中唯一的智慧群体。帝国的“周围”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其他文明。其中有很多文明同样可以跨越虚空,可以利用强大的超凡资讯——当然,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同帝国相比的话,它们并不强大,也并不那么引人注意。

    围绕在帝国周围的文明群体里......有一些是自发凝聚形成的。而更多有形的、可以称作“强大”的文明……它们是由帝国“种”出来的,本质上,它们与帝国同源。在某一时刻,帝国的种子们乘坐虚点跳跃船离开帝国本土并深入虚空,就像是种子从母体中飘落,在遥远而陌生的环境中扎根生长。当这些种子逐渐长大以后,这些文明虽然与帝国同源,但是它们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再维持自己与帝国的一致。也就是说,它们可能跟帝国生命留着一样的“血”,但是它们已经不再属于帝国。”

    “在那混沌的五千多亿年里,含有帝国智慧元素的“方面”发动过多次针对这一系列文明的战争,虚空中的“多方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而在后期帝国开始呈现出衰落趋势之后,那些虚空中的其他文明更是开始逆向侵蚀帝国,就像是寄生虫啃噬身躯越发溃烂的巨兽——这样的变化,也随着断裂带灾难被最终遏制而逐渐终止。”

    “面对可怖的灾难,帝国不再主动攻击秩序体。而面对可怖的大断裂带,那些文明或许能够同秩序体周旋,但是它们对付不了那样的大断裂带。以此为契机,双方开始了最初的关系缓和尝试。比如说......双方划定互不侵犯的边界,确定彼此公认的虚空航线,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开始逐渐签订一些试探性质的合作协议或者条约......尽管进展缓慢,但是不得不说,这些措施很有效。”

    “自此,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迈入了现代与当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