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未来社区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科学

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科学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句话,庞文龙从来没有如这一次理解的这么深刻。

    他也从来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从小学到大的话,竟然可以推导出如此多的东西出来。

    他毕竟两世为人,毕竟早算不得没出过校园的学生。

    人心是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的,不是不变的,这他是理解非常深刻的。

    所以他常对自己说,不是自己能经受得住诱惑,而是自己能在诱惑还没到来前,提前躲闪过去诱惑。

    同样,当原始年代,大家朝不保夕,大家都必须抱团才能生存,必须每个人都出力想办法才能更好地延续群体的生存,甚至都不敢奢望自身血脉的延续,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说不定下一刻一个致命的伤害,或是伤风感冒就送了命。

    客观条件下,必须选贤任能,必须所有人力都得利用起来,哪怕是缺胳膊短腿的,哪怕走不了路的,用不了手那就用嘴,否则就是死。必须尽最大可能保存每一个活的生命,哪怕是别人的血脉。

    可当大家有了衣服穿可以有效防寒以及有效防止被割伤刮伤,大家有了谷物,可以储存,可以在打不到猎物的时候充饥,有了药物可以救治病员伤员,有了武器可以更好地猎杀动物,人口数量极速增长,整体的血脉延续已经不再是问题了,那么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当自然界不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那人类自己就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

    资源总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人的需求却是无限的。

    当整体血脉得到保障,当部落首领的血脉延续得到保障,首领们自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血脉传承,其次才是部落其他人的血脉传承。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无论是谁,无论多么怀念大同社会那种生产关系,可在客观的生产力面前,客观的人类社会现实面前,任何空想都是那般的无力和幼稚。

    终究要从大同社会进入到小康社会。

    沈世伦说的没错,孔子的重点真的在第二段,在小康社会那一段,甚至要抽离出这两段,只为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

    孔子真的不是在怀念大同社会。

    就和沈世伦一样,虽然孔子和沈世伦都没有经历过传说中的尧舜时代,都没有经历过传说中的三代之治,他们也不考古,也不会看什么专家学者的著作,他们只要用他们的高度深加思考,就会得出一样的答案,就会知道所谓的三代之治是什么样子。

    无论你叫它炎黄也好,叫它尧舜也罢,无论夏朝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罢。

    他们的视角不在这个上面。

    他们的视角在人类整体的运行上面,人类整体的发展轨迹上面,人类整体运行的规律上面。

    他们最终是要总结出那种客观规律。

    譬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总结出来之后,这就是理论。然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来告诉大家该怎么适应新的社会实际,该怎么制定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礼法。

    需要考古吗?

    或许需要吧。但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就如康德所言,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先定论,然后再验证,而不是先实践再定论。

    是理论要走在实践前面,这才叫真正的科学。

    理论走在实践后面,这叫摸着石头过河,很容易把自己陷进去的。

    所以,康德骨子里面是鄙视这些先实践后定论的,认为那些都是伪科学家伪哲学家,脑门上是刻着大大的一个“伪”字。

    大禹之后,大禹的儿子夏启接手了他的位置,成了家天下。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途径。

    这是生产力决定下生产关系的必然变化。

    不是夏启,也会出现其他什么启的。

    这种事情总归是要发生的,无论是从谁的身上开始,那真的不重要。

    人口一多,部落和部落之间就会发生为了资源而战争的事情,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了战争,就有了阴谋诡计,就要城郭沟池以为固,就要货力为己,这就是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

    庞文龙发现自己从小从书中学到的小康社会这个词语和本意是完全不同的,他从小竟然学了个寂寞,老师们也教了个寂寞。

    新时代,新的社会现实下,社会关系该如何重新定义?

    生产力仅仅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必然变化,至于怎么变化,这是由人,严格来说是由圣贤来定的。

    圣贤们就是敏锐地观察到以前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新时代需要新的生产关系,而不是因循守旧。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六位就是孔子眼中可以达到这种高度的伟大先贤。

    他们依据时代的发展,重新定义了新的生产关系,社会架构,礼义刑罚。

    人民从中获益,人民怀念他们,人民纪念他们。

    华夏在这种新的架构下继续迅猛发展,直到后来这种架构已经不适合新的生产力水平了。

    可问题是,也没了先贤,没了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种先贤了。

    或者说,人民不需要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种先贤了。

    人民不需要发展了,人民都开始主动无限作死了,都已经躺平了,都相互割韭菜,都已经相互杀疯了杀麻了。

    “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离婚率这么高?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愿意结婚?为什么恐婚的越来越多?新时代,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男女关系!”庞文龙记得清清楚楚,最后沈世伦斩钉截铁地说道,“而《未来社区》就是要重新定义新的社会关系。”

    “文龙,你明白了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