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三国:我真的不想造反啊 > 第三十八章——月旦评前

第三十八章——月旦评前

    “太学院”位于帝都西城,划地千亩,金雕玉琢为帝都四大奇景之一,养天下大儒为师,每届学子不过三百人,为儒家圣地之一,虽与传承千古的“稷下学院”并称九州两大学院,却是帝庭指认的最高学府。

    与“稷下学宫”百家流派轮替接任院长不同,“太学院”自建立之初每任三位院长便定了下来。

    分别是,在任帝师、至圣孔家当代家主以及当朝至尊。

    三者,一代表百官文武,一代表天下儒教,最后一个则是掌天下权柄的至尊。

    这也就导致了“太学院”的学子但凡学有所成,只要出师起步,就是任职六百旦县令,过上十年,只要顺利,大都能任职两千旦郡守;历代三公大都是“太学院”学子。

    因此,“太学院”每届学子都是帝都高官后嗣,至于寒门学子?帝都城外,往右行十余里,群山之间荒僻之所“稷下学宫”在那,寒门入稷下,王侯入太学,这是帝都民间的戏称,却也是残忍的现实。

    至于贫民,贫民无所学,只要能混一口吃的,就已经满足,当然也会几个别出身贫贱却有志气的儒生文人,对于这种人。

    要么跟寒门一样去“稷下学宫”,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到自己的伯乐;

    要么就是时常的参与帝都内王孙贵族所举办的各类文道盛事。

    不过,那等博名之术却是落了下乘,真正能博得声望的还要数,下月中旬天下名士许劭举办的“月旦评”

    “月旦评”评定天下英雄。

    两月之前,随着许劭入帝都,他的“月旦评”计划随之曝光于世,当时无数王公贵族便被许劭给逗笑了,他许劭是天下名士这不假。

    可名士不是大儒,就算是大儒,这天下哪位大儒能够评定天下英雄?

    为此,两月之前,帝都内的王公贵族还特意举办了几场文会来特意贬低许劭,某位响当当的大公子,甚至亲自作诗一首,嘲笑许攸与他那月旦评。

    可谁能想到,许劭之后两个斧头,却是砍懵了这些嘲笑他的人。

    其先是声明,为了能得到世人认可,“月旦评”评定人数总计只有五十人,最终登榜者六人。

    这五十个人,“太学院”、“稷下学宫”各分十个,其次大汉十三州,各州刺史也有一名额,总计十三个名额。

    至于剩下的十七个,则是由帝都百姓去评,为此他还散尽千金,在帝都内建了一个英雄台,顾名思义,凡自认英雄了得者皆可登台,让千万帝都千万百姓来评。

    这还没完,为了“月旦评”权威,许劭又邀请了两位天地大儒一起点评。

    这两位大儒,一位是年少时平蛮定北,近几十年坐镇帝庭,出身寒门,却是于三公之位上上下下数次。

    独立于袁杨一派与十常侍之外,被百官誉为大汉中流砥柱的桥玄,桥公祖。

    另一位则是师从大儒马融,与郑玄、管宁、华歆等大儒为师兄弟。

    其人博古通今,精通兵儒,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这位性格太过刚强,早些年数次顶撞先帝,以至于被贬为庶民,先帝下令困养其于帝都之内。

    对此,这位却是丝毫不放在心上,困养于帝都,那他就讲课授学,这一讲,却是教出如今威震幽北白马将

    只是随着近些年南蛮祸事不断,帝都需要大才,这才将之又度官复原职,前往镇压。

    大儒——卢植,公孙白马、汉昭烈帝之师,又称大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随着这两斧头落地,许劭与他的“月旦评”便随即成了帝都焦点

    起初还有人言,他许劭只是一介名士怎么可能请得动桥玄、卢植这两位大儒,更别说“太学院”和“稷下学宫”了。

    这些顶级势力,凭什么要给你许劭这个面子?

    只是现实往往极度打脸,当日傍晚,“太学院”和“稷下学宫”便应了下来,随后桥玄、卢植两位大儒也是应允,而这还没完呢。

    此事甚至引得了至尊的留意。

    “那大汉十三州刺史,各选一位英雄入帝都”这是至尊金口玉令。

    自此,这“月旦评”的威望飞涨,天下英雄因此牵动,不知有多少自认了得者赶赴了帝都。

    只是直到如今已有两个月了,人气最为火爆的几位登榜人选却是无一例外皆为帝都英豪,可偏偏大汉十三州英豪却无可奈何。

    因为这帝都英雄却是跟他们有着巨大差距。

    比如洛阳令周异幼子——周瑜,传闻那周瑜生来便有百凤来贺,其子更是聪慧无比,今才六岁,已经精通兵儒两家,年前时分,周郎一曲动京城,更是引来天地异象。

    以及绕不开的四世三公——袁家,袁家新一代两位扛鼎人物,天下楷模袁本初、侠义无双袁公路(水中饿鬼袁公路),只这名头便要让天下无数英雄折腰。

    再或是那,两年前亲自谋划“反宦之举”,年少时五色棒杀宦官血亲从而名动天下的官宦后裔曹阿瞒。

    至于剩下两位,一位许是要由“稷下学宫”新收的那位“鬼才”夺取,一位则是要留给南宋属国,做以宽慰...

    “月旦评”未评已定,起初看上去是响彻天地,如今再度一看,却是让无数英雄只觉得心底发寒,所谓英雄,却是由世家、权势把控。

    可你要说,这样做不对?

    敢问一声,英雄者,掌天下权,这不对?

    无权、无势,空有抱负、理想,即使武力超凡,智力近妖,真能入这天下棋局?

    对于这些,帝都百姓反倒没那么关心,与其关心这些,他们更关心的还得是,袁术那家伙到底能不能登榜?

    水中饿鬼袁公路,帝都百姓,人人皆知那袁术德行,偏偏近些日子那些王孙贵族举办的文道盛事却是隐隐有为袁家两位作势的趋向。

    毕竟不是人人都敢以侠义无双,天下楷模称,袁家四世三公威望摆在这里,当今九州,刘杨两家不出,这次“月旦评”,注定要有袁家一席之地。

    只是袁术真的能评吗?

    吃瓜的永远不嫌事大,帝都百姓乐得吃瓜,而聚集帝都的天下英豪们却是心里憋着口气,发不出来。

    说到底,还是袁家权势真的太大了,压得他们发不出话。

    只是谁能想到,今日清晨,随着一封来自北疆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送入帝都之后,这看似未评已定的“月旦评”却是再度掀起了风波。

    七日之前,北疆扶苏那位少年将军,亲自领军东征高句丽,连战连捷。

    不止于此,其更是屠了高句丽一座二十万人口的城镇,更为离谱的是,也不知这位是如何做到的,竟然将高句丽祖陵给烧了,这还没完。

    如今盛怒之下,高句丽举全国之力南下强攻代方、乐浪两郡,誓要报仇;

    这加急信件送入帝都前,那位已经领军东出,同时于北地广发英雄帖,诚邀北地英雄好汉前往边疆助阵。

    “月旦评”评英雄,帝都有英雄?

    大汉十三州亦有英雄!

    敢问一声,那北疆护国而战的那位将军可算英雄?

    清晨鸡鸣,帝都震荡,一道声如洪钟却又极具老态的声音随之从帝庭内响起。

    “此战若胜,此子成就举世以待,“月旦评”且为我北疆少年郎留一席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