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月球的背后隐藏着文明深处的秘密,那里是人类至今也想探索的地方……

    ——

    经过近两天的时间,我们的飞船抵达了蓝星的附近,为了后期能方便开展调查,“自由号”和“真理号”最终选择降落在围绕蓝星旋转的月球的背面。月球的表面几**滑,飞船降落的时候,巨大的冲击在该星球表面造成了直径达254.2公里的坑洞,最深处可达2700米左右。降落产生的高温改变了其岩层结构,使其组分发生变化进而转化为硬度更高的玄武岩。此外,月球在绕蓝星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为27.32166日,刚好为一个恒星日。当蓝星绕彼岸星公转时,恰恰也导致了月球背面约31%的表面是不能从蓝星观察到的,也就是这31%的背面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隐蔽点……

    对于为什么不直接降落到蓝星,我估计主要考虑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真理号”、“自由号”体积太过庞大贸然降落到蓝星必然会惊扰到蓝星现存的文明;其次降落带来的巨大冲击必然会给蓝星造成大规模的破坏;第三,在不明确蓝星文明程度情况下,我们也不愿贸然去冒这个险。

    在月球表面初步建立起基地后,我们开始将重心转向对整个蓝星文明的调查,与此同时派出了大量的飞行器进入到蓝星进行秘密地采样勘查。最终结果显示,蓝星表面气层主要的组成成份为78%氮气、21%的氧气、0.03%的二氧化碳等,地表结构表层含有大量的C、N、O、SI、AI等低分子物质元素,这些元素对我们而言几乎都是致命的物质,氧气的剧毒性和Fe、AI、Mg等金属元素的低衰减放射都会对我们的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蓝星地表层形成的各种气候包括寒冷或炎热的极端天气条件与其频繁的地质灾害及气候灾害都让我们对这颗蓝色的星球表面能够孕育出生命感到极大的震撼……

    蓝星以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生理结构的方式进化出了能够适应这些极端条件的生命体,这一发现引起了生命学家极大的兴趣。但更吸引我的是此次勘查的结果所向我们展现的蓝星文明发展的程度情况,不过让我失望的是蓝星的文明程度并没有我意料之中的那么高。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蓝星的大部分地区都还处在尚未开化的文明阶段,仅有少部分的地区出现了原始的部落文明。这样的结果对于我们史学家来说无疑非常遗憾的事情。

    在这之后,我们又对蓝星地表进行了多个层次的探查,在确定地表文明不足以威胁到我们之后。我们对蓝星的调查变的更加频繁起来,从一开始的机器采样调查逐渐过渡到下派人员到蓝星表面进行实地考察为主。

    “昆凌,你准备好了嘛?”黎林看着我道,这次是我们史学系下派蓝星的日子,作为史学方面的佼佼者,我有幸列入到了第一批下派蓝星的研究人员名单之中。此刻从她的眼神中,我还是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了她内心的担心。我看着她笑了笑,不紧不慢地穿起隔离服道:“放心吧,黎林,我可是对这次下派研究充满了期待呢!再说了,和我们一起前往的还有黎明系的精英战士们呢,地表文明的程度又不高,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放心吧!”

    说完我也顺势穿好了仿生隔离服,勉强用人类的样子挤出一个笑容来。这隔离服是按地表人类的模样制作的,虽然薄了一些却对蓝星地表各种苛刻气象、环境条件却有极强的适用性。黎林看着我这陌生的人类模样和那别提有多别扭的笑容了,她到是被我逗乐了。待她从笑意中缓过来后,悻悻然地道:“话是这么说,不过你还是要保护好自己啊,多注意安全。毕竟蓝星的环境你也是清楚的,太恶劣了些,稍有不慎对我们来说就是巨大的伤害…”

    “好了好了打住,黎林。我会注意的,第一批过后,舰队很快就会下派第二批的,我在下面等着你…”

    此次下派的飞船共20艘,研究人员共200人,护卫人员及其他人员共400人。分别飞往蓝星上存在部落文明及生物较密集的地区开展勘探与研究。

    在蓝星地表的东方有一片平坦的草地。原本宁静的夜空,随着两道明亮的白光的降临而被打破。引擎的轰鸣声显的格外刺耳,飞船的光热将四周照亮,引得附近的动物疯狂逃窜。待一切平静下来,只见两艘高达35m、底部半径约10m类似三角椎体的飞船就这样悬浮在空中,随后飞船底部的若干个小孔喷出紫色的火焰,两艘飞船开始缓缓的降落到地面上。与此同时,在蓝星的某些角落都发生着类似的事情……

    在一切安顿好后,我们便着手对地表文明开展调查。对于史学家而言,开展调查研究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混入到地表文明的族群中去。在语言翻译器的帮助下,我们迅速掌握了与他们交流的能力。随着我们逐渐深入到他们氏族族群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我们越能发现这些地表文明所蕴涵的智慧潜力是多么的难以想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待他们的大脑开发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也能创造出相当繁华的文明。

    在对人类族群的观察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他们看到我们驾驶飞船或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后,他们从一开始的疑惑、震撼转化为了深深的恐惧与崇敬。而在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甚至开始在岩洞的石壁上用那相当笨拙的手法一点一块的刻画着他们所见过的东西。虽然大部分都刻画的很抽象,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已经开始接纳一些未知的东西了。

    在接下来的考察中,我们下派到蓝星地表的队伍越来越多,很快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就都下派完毕了。而令我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持续时间长、规模大的行为会对日后的人类文明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