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长夜笛 > 第二十二章 “小天师”

第二十二章 “小天师”

    陈月儿的册封大典是在诞下公主满月后举办的。

    皇帝借口公主尚小,离娘不可过久为由,将宜妃册封大典仪式简化,不过在皇后的坚持下,还是召集三省六卿及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在修葺一新的大兴殿为宜妃册封。

    头戴凤冠,身穿黑色红边翟衣,大红半袖裙襦,披着金线华钗礼衣,绣着彩凤甲衫,金边镶嵌各样宝石、珍珠、玉石的公服,元无极算了一下,这套礼服算下来怕有二十来斤重吧?

    好在皇帝把仪式简化了,赐下金册玉印便叫礼官宣布礼成。

    虽已经十月,天气已经凉爽,可不到两个时辰,细密的汗水就布满满脸兴奋的陈月儿额头。

    看百官离席,崔韶华叫晴竹拿了手帕去给宜妃擦汗。

    陈星儿接过帕子,看了皇后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纠结,被站在玉阶上的元无极捕捉到。

    记得前世手下一个员工为救重病的母亲,出卖公司客户资料,而在还没被人发现的时候,元无极捐助了一万元钱,给钱的时候,那个员工就是这种眼神。

    元无极心头莫名一惊,再回头看时,陈星儿已经搀扶陈月儿离去。

    元韬泓匆匆赶往西苑,是因为张天师回长安,今日要到西苑。

    汉末,群雄逐鹿中原,巴蜀民众苦于疹气,为病疫灾厄所困,张道陵在汉中兴元府创立五斗米教,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证天法”,命其为“天师”,入蜀布化众生。

    之后张道陵游历川蜀、三楚,在饶州龙虎山设立道场,在哪里将“五斗米教”改为道教,张道陵为天师派第一代天师,在道教中被尊为祖天师。天师职位采用世袭嗣教制度,上一代天师化去后,由后辈子孙接任。

    到第四代时,回迁到饶州龙虎山,将龙虎山定为祖庭。

    而“五斗米”兴起之地兴元府,也留了天师一脉传到如今,人称“小天师”,现在是第十六代。

    武朝时期,文皇帝推崇道教,在长安兴建天师府,将第十四代“小天师”张楚钰延请到长安。

    第十六代的“小天师”张德景,号“金阳子”,从小跟随祖父学习道法,十六岁时就游历天下,觐见龙虎山第二十代天师“权真人”张继全,两人相见恨晚,在龙虎山修道三年,张继全将门中咒术、医术及雷雨大法尽传于张德景。

    过施州时在土司寨中传道,遍访神农足迹,将“枣咒之术”修炼的更加精湛,回到长安,治病救人,传道受业,广收门徒。

    西苑大道士邵杰,就是他门下弟子,皇帝元韬泓亦是他的门下居士,

    去年天旱,张德景在白鹿原筑坛求雨,七七四十九天,感动上苍,降下雨露,缓解了关中旱情。

    遭受反噬,在蓝田玉山闭关,方才出关回到长安,昨日元韬泓叫邵杰前去,诚邀天师到宫中为大魏祈福。

    刚到景阳宫,与天师见礼,才问了几句,突听得正阳门钟声响起,几人脸色大变,这是遭遇军情报警,元韬泓急忙给天师赔礼,带着高迁往含元殿赶去。

    刚出西苑,就见一位内侍匆匆跑来,见皇帝出来,忙跪倒,双手将一小片锦帛呈上。

    元韬泓眼皮紧跳,对高迁点了点头,高迁接过锦帛,看了一眼,道:“敦煌的飞鸽传书。”

    敦煌是大魏最西边的一座城池。

    吐蕃和大辽不断侵蚀下,只剩下一条细长的河西走廊维系着敦煌与长安的联系。

    去年大魏与梁国建交,得罪了大辽,大辽虽然不敢侵犯大魏,可原本对敦煌的支援就断绝了。

    雪原上的吐蕃国在赤宁松赞的带领下,打败了苏毗叛乱,向东挤压吐谷浑的地域,两者对河西走廊都垂涎三尺。

    真真的威胁,是新壮大起来的突厥,前年消灭了柔然,对富庶的河西走廊当然认为是口中肉,其能叫他人插手。

    在辽国的默许下,集结兵力,意欲拿下这块肥肉。

    百官尚未走远,听到正阳门钟声,纷纷返回含元殿。

    听到消息,晋王对崔牧云说道:“兵部还是先将敦煌的情况先说一下吧。”

    崔牧云上前施礼,“臣上月已听闻敦煌军情,殿前司副都统颜淳祐自愿前往敦煌探查敌情,臣调兵部司舆主事郭童与其前往敦煌督查,昨日已经回京,现在在兵部公房,还请陛下传旨,叫二人前来。”

    元韬泓点头笑道:“嘉兴伯早有准备,朕心甚慰。”

    不时一位相貌堂堂,高壮威武的武官与一位面白短须,身着蓝袍,手拿笏板的青年官员便在侍者的引领下进入大殿。

    两人行礼站定,崔牧云对武官说道:“颜副统领将敦煌军情给陛下贺众位大臣具体说一下,有什么缺漏,再叫郭主事补充。”

    颜淳祐答应,从怀中取出一个册子,又躬身施礼,道:“敦煌属右屯卫大将军麾下,驻守敦煌的是武勇营,由果毅都尉尉迟揾兴统帅,有骑兵六百,步卒三千。”

    “我们月前听闻突厥和利可汗派遣默拒带领两万胡族兵马,已经攻破高昌国,在伊吾城聚集兵马,准备东进。”

    “我与郭主事刚写了呈敦煌战事奏章,俱是我们此次巡查所闻,请陛下御览。”

    郭童呈上奏章,退下奏道:“如今敦煌处在吐蕃、吐谷浑、突厥狼视之下,粮草供给不易,孤悬西域,但尉迟将军及武勇营将士嘱托我俩带信给陛下。”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方绸布,高迁接过,轻轻打开,竟是一份血书,“丹心不死,以身许国。”

    元韬泓地看着血书,眼中仿佛浮现出千里黄沙中将士征战的身影。

    过了许久,才说道:“西域战事吃紧,大家议一议吧。”

    梁普出列,徐徐说道:“先帝武德十一年,以征战耗费巨大,停止用兵,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户部按先帝旨意,实行量入为出的税赋制度。并建立四仓,以备不时之需。”

    “去年延州战事虽未引发大战,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往返耗费粮草数十万石,尽从广平仓调取。户部共拨银十五万两,粮草陈仓还有存量四十万石,但内帑不足,西域开战,怕是所需钱财不下三十万两,去年关中旱情时,皇上旨意减免受灾府县两年的税赋,如若开战,怕是又要提高各地税赋,才能保证战时供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