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收的尸体不对劲 > 第九十三章 望仙楼

第九十三章 望仙楼

    只有床边的梳妆台上,放着一方手帕。

    上面是阿青的字迹。

    正是昨夜陆生念的那两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陆大哥,珍重。”

    “敖青顿首。”

    陆生喃喃念道。

    “敖青,原来阿青姑娘姓敖?”

    “走了也好,”陆生轻叹一声,“走了也好,她兴许回夕云国了。”

    将这一方手帕收好,却见下面压着一沓银票。

    拿起来一点,竟有三万六千两。

    “阿青姑娘,有心了啊……”

    陆生摇摇头,将银子和手帕收了,将房门关好。

    出了小院,回身忘了一眼,朝着北方而去。

    ……

    今儿大年初一,玉京城还有个大事。

    楚皇帝心心念念的望仙楼,在十日前落成了,

    原定于正月十五那天,在望仙楼宴请百官,却临时提前到了今天。

    收到了圣旨的文武官员,早早沐浴焚香,换上了崭新的华服,在家里候着。有的甚至都不敢喝一口水,生怕出恭不便,将衣服弄出个褶皱,怠慢了皇恩。

    而没收到圣旨的官员们,一整天都惴惴不安,把从踏入官场那天开始,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想了个遍,琢磨着到底是哪里惹了皇上不开心。

    这其中,就有首辅何春芳。

    他自问兢兢业业十几年,为了大越国的江山社稷,为了老赵家的基业,不敢说勤力恭素,应当也有些苦劳的。

    可今日为何皇上却不让自己去望仙楼?

    就因为,以前上表奏折劝陛下莫要沉迷修仙?

    何春芳踱着步子,叹息一声。

    应当就是这样了,否则为何镇国公徐应玄去了,甚至那广平侯陈定山都去了,自己这堂堂一国首辅却没资格去?

    ……

    同样在懊恼的,还有刚刚入主东宫的燕王赵浩。

    几位年长的皇子都去了,却唯独漏了他,他可是当朝太子啊。

    父皇难道是想冷落一下我,给我个教训?

    赵浩左思右想,实在是不知道最近做了什么过分的事。

    等了两个时辰,下面的人打听消息回来了。

    “殿下,今日望仙楼的宴请,首辅何春芳,还有刚入阁的袁弘都没接到圣旨。”

    随后,手下又说了一连串的名字。

    赵浩一琢磨,好像明白了什么,除了自己的人,还有那些平素中立的骑墙派,也没接到圣旨。

    六部尚书只去了两位,御史台的人去了三位,大理寺和刑部的人略多些,兵部的人也不少。

    去的这些人,好像屁股底下都不太干净?

    赵浩想了想,父皇这是想释放什么信号?

    他转头吩咐道:“你速去将老师请过来。”

    “是。”

    他说的老师,自然是国子监祭酒张昭然。

    ……

    另一头,绣衣衙门的人接到了通知。

    今日望仙楼内部防卫,都由他们来做,外围则有禁军羽林卫。

    陆生也被点了卯,然而却没见人。

    百户派了宋河来找。

    宋河骑着马,心道陆老弟现在还不见人,不会是昨夜酒喝大了吧。

    可到了小院门外一看,一行崭新的脚印,好似刚离开不久。

    “陆老弟,陆老弟?”

    宋河站在门口喊了两嗓子,没人应答。

    他走了进去,敲响了东厢房,陆生那一间卧室。

    依旧无人应答。

    顿时,他便有些急了,门没上锁,他轻轻一推,吱呀一声开了。

    里面摆放的行李桌椅,都是整整齐齐。

    哪还有陆生的影子。

    过了半晌,寻不到人,宋河只得先回去复命了。

    ……

    黄昏十分。

    望仙楼。

    这望仙楼坐落在城北,一座小土坡上。

    一共七层,高十几丈,算是玉京城最高的建筑了。

    飞檐亭台,玉栓斗拱,形似一座七层的琉璃宝塔,十分气派。

    接了圣旨的大臣们,个个穿戴华丽,喜气洋洋的打着招呼。

    得到陛下赐宴,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事,绝不能马虎。

    还没到时辰,就已经全都落座。

    按照官职大小排序,最高层是国公,皇子,阁老等一二品大员。

    就算是最底层的,也没有低于四品的官。

    宋河在望仙楼外百丈的地方当值,同僚们都在讨论着今夜望仙楼会发生何事,他却没这个心思。

    他在想着,陆生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

    ……

    绣衣王陈布衣凌风站立在望仙楼对面的山坡上,他心里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身为三品指挥使,今日他也没有接到圣旨。

    要知道,他可跟旁人不同,除了黄刘两位公公,平日就是他与楚皇帝接触的时间最长。

    一旁的副指挥使韩图问道,“头,今天这事可感觉不对劲啊。”

    陈布衣点了点头,“是的,万事当心。”

    韩图又道:“往日那些陛下的座上宾,雁北孤,法空大和尚之流可一个都没来。”

    他又补充道:“十三太保全都去了皇陵。”

    “皇陵?”

    “是的,还有禁军金牛卫,五千人。”

    “怎么不早说?”

    “方才才收到的消息。”

    “头,你准备怎么办?”

    “无论发生什么,我们绣衣使的职责都是保护皇上,其余人等无需关心。”

    “皇陵那边盯梢的弟兄再派些增援。”

    “是。”

    ……

    戌时三刻。

    全场跪倒。

    楚皇帝驾到。

    两位太监护送着,上了楼。

    他今日没穿黄袍,而是着一身黑色道袍,头发也是随意散开披着,毫无龙威可言。

    大小官员见之,心中惊恐,却无人敢问。

    到了顶层,楚皇帝一言不发,盘坐在地,抬头看着天边,打起了坐。

    蛤?

    所有人都懵了。

    大家伙饿了一整天,好不容易熬到了入夜。

    不说大鱼大肉吧,这望仙楼连一口茶都没给上。

    现在皇帝来了,竟也是一样,今晚不会就在这看陛下打坐吧?

    当即,底层的那些人便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陪坐顶层的镇国公徐应玄也是一脑袋包,这陛下今天搞得哪一出啊。

    他有心向一旁的两位公公请教一二,可一看,竟都是生面孔。

    而且,这两位太监像是入了定一般,眼都不眨的看着望仙楼外。

    黄、刘两位公公都没来。

    徐应玄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直接笼罩全身。

    他看向一旁的刑部尚书周相安,对方也是一脸茫然。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