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安塘桥 > 第七十七章《盲阿公算命》

第七十七章《盲阿公算命》

    郑春晓拗不过母亲,车里笑道:“呵呵!您怎么看今晚的事?”

    齐雨凡冷笑道:“怎么看?寒门子弟素质不行呗!”

    “呵!呵呵!”郑春晓道:“是你们这代人都快把我们这些简单纯粹的事给搞复杂了!你看爷爷们,你看年轻人们,都能化干戈为玉帛,唯独您们中间一小波长辈要么炫耀要么自卑,非得高人一等争得自家高明,实则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钱家人是,咱们家也是!要不是老钱和我表姐的婚事,请我我都不来这种场合,没想到钱家到了现在,一批没心没肺的人被市场经济中的糖衣炮弹和庸俗势力冲昏了头脑,更没想到这被别人稍微高压那么一点的长辈稍微忍点都耐不住,全然不顾大人的颜面和家族尊严,有的竟然搬弄是非,鸡婆搞事,真是千百年婚礼到今日,一旦不合,闹出多少笑话来!看看人家钱爷爷大家族风范!看看何爷爷的气场,唉,为了钱,为了名利面子,分分钟就干了起来,丢人现眼呐……”

    那刘亮程和兄弟们午夜吃着烧烤,一群年轻几乎占了整个两百平的烧烤店,一旁大排档的生意今晚也被带起来。

    谈及未来发展,刘亮程就想拉兄弟们入伙,他要给众人股份,要做连锁大品牌,人,才是最关键的一环。他不想仅仅龟缩在余州城的大学城,因为他发现长三角即将迎来食品行业的剧变增量,大学生扩招以他预料的增速在迅猛提高,宁州的大学生已经突破20万,安州的大学城人数也将突破10万大关,于是北上南下,成为接下来三年“味梦千寻”的策略重点,他打算于2005年元旦注册“味梦千寻”商标,产品原料即将成为他扣开零食行业大门的金钥匙。

    夜半,钱预量累得几乎动弹不得,在一阵道歉后,何秋华也跟她道歉,却在气喘吁吁的呼吸中,安眠新婚夜,除了累,没有别的感受。

    一夜辗转反侧,郑春晓电话刘亮程,他关机了,第二天她就重新选择了就业单位,一家余州城的互联网新公司,一片反对声里,母亲问她为什么不跟何秋华一起留在学校,高校留校本来就名额有限机会难得,后门关系都找好了,礼金都送了,郑春晓却说不,气得母亲要打她,伸手却看着女儿抱着两手,平和地盯着自己。

    “切!”郑春晓嗤鼻一句,“我真的怀疑我是不是你生的?从相貌到脾气哪里有你的影子,再见郑太太,还有!”转身郑春晓就交待一句,“别再逼着爸爸按照你的想法经营他的公司了,整天把‘离婚’二字挂嘴边,小心他心哪天硬起来,真的一刀两断!我大了,不用任何人养,当然,我会养你,但不要逼我,我已经26岁了,再把我当小孩,我也累了!”

    离家那一刻,齐雨凡哭得歇斯底里,郑春晓抽噎着,奔去公司。

    今日一大早,电话里听着父亲催婚谩骂,任凭刘亮程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父亲刘延成是无论如何他要取得多大成就都不会满意的,他要儿子的未来只在自己的想象里。

    争吵一顿,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刘亮程走在了安塘桥的弄堂里。

    河岸或二层或三楼,古朴的略显陈旧,远看青瓦白墙,近看墙面活剥,昏暗欠修。门前的电线杆横在斗拱屋脊前,燕子一阵翩飞一阵停歇,百年老民居房顶挂着大红灯笼,三灯串二灯连,灯笼上“古运河”三个字被秋风吹得摇摇晃晃,几个大红“拆”字在对岸的民宅墙上。

    经过大窑路上的三让桥,满眼都是被褥衣单,纷纷覆盖在望柱上,屋前屋后,楼间巷口,挂满了衣服,他也不登桥这就继续前行。

    经过停满自行车的巷子,一阵笑声引得他快步过去,白墙青瓦木柱下,一位老奶奶正给三四岁的孙女编辫子,笑语盈盈,爷爷用瓷勺子给她喂着一碗红豆粥。一旁坐着一戴眼镜穿着蓝布褂的老头正用他的补鞋机专注地修皮鞋,老阿姨盯着斜头夸他技术好。看得刘亮程想起奶奶,多年外省居住的老人家不知现在空闲了还做不做衣服。

    一路三四里长,运河边的各类旧家具摆满了大窑路南北的走道,几位年轻时尚的姑娘,各色发式,短裙高跟鞋看得路边久坐的看报纸的大爷们把眼镜下压,低头瞥了好一会,回头放下竹凳上的两脚,叹几句道:“现在的女人,不得了,倚门弄笑的都算是保守的,哥几个能猜出她们是干什么的不,哈哈哈……”

    几个大竹躺椅被老爷子们压得吱吱响,笑声惊得过去的姑娘回头撇嘴,叽咕几声就扭屁股上了前面的摩托车,呜呜声中,留下后头一会一趟的三轮车,拖着待拆的房租里疲惫的老物件,沿着运河朝北边大桥下运去。

    瞅着墙上一段标语,刘亮程想起了故人。

    标语道:“世界飞速发展,吴侬软语的江南要迎头赶上世界领先水平,就得不断同国际接轨,改革开放的水运江南,唯有学习国外,才能走出开创未来的康庄大道!”

    刘亮程嗤鼻一笑,“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没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传递,光学习又有什么用……毓芝啊,不知道你在M国究竟怎么样了,你我即便不是男女朋友,可还是老乡同学不是吗?为何这就一点消息都没有呢?难道我过去对你做的一点都不好嘛?我刘亮程真的对朋友有点太失败了……”

    想着想着,他就路过一家二楼窗户下。男人们正上下吆喝着搬运一个镶边的老式大木衣柜,四五个人踩着长凳矮椅小心翼翼地移动着,一旁蛇皮口袋、塑料口袋、布包裹、床单等一大包地堆满了门前,满墙的爬山虎翠盈盈地在秋风里摇曳。

    步至运河边的码头台阶,他叹了句,“江南,还是该有江南的独特风格,然而这么清的水,过去可以淘米洗菜,为何几年过去,就被污染成这样了呢,工业化带给我们的就是要付出这个代价嘛……”突然“砰砰砰”,库驰库驰,水面几辆柴油机船载着砖瓦泥沙呼啸而过,后头一车车乡村农药化肥被运走,他忽的明白了一切。

    路过一巷口他又定住了,头顶挂满了各色款式的秋冬衣服,都是用竹竿在二楼撑着,足有十几家连排挂出,下头水池石台依次比临,自行车电动车交错摆放,来往的阿姨拎着桶不知作何。

    看着衣服,他顿时想起在特区时的开店光景,微笑着他叉腰道:“不知那个周竞佳在特区如何了……”

    几声狗咬狗的争斗声,听得刘亮程猛回头,却见着对面巷子口里一大爷猛扇扇子骂人,白烟滚滚直上石榴树梢,引火炉的他被烟呛得叫着扇着,“小赤佬,都跑哪去了,还不回来,再不多住住就被赶走啦,回来……”

    继续朝曾经没去的街巷弄堂迈去,却不知不远处的安定桥上也已经立着一个寂寞人。

    姑娘也朝大窑路走来,回忆着少年时代的居住光景,在一处巷子口看见那口大老井愣住了,三个阿姨和两个老汉在说说笑笑地拎水,想着少年和同辈小孩们在这泼水嬉戏,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阿姨叔叔都半老快退休了,老年人多了起来,回头看那间老太太居住的屋子,她立住抽了几眼。

    但见不到七十来的房间内,稍暗的厅堂正墙挂着一大幅福禄寿大图,图已半黄,财神爷却亮堂精神,左右红纸毛笔对联,工整地写道“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榉木香案上两个铜绿色的烛台分列两旁,中间一个两耳陶香炉旁连着果盘并三盒茶叶罐子和几本旧书。

    墙上两个大镜框两个小镜框,大大小小的照片放满了,彩照黑白照皆是一家人的过去记忆,墙边依次挂满了挂钟、台历、镜子、竹篮子,墙壁挖了一个小厨,一旁铁丝上的毛巾、竹筛、衣服、锄具、罩头在电棒灯的映照下,日常生活气扑面而来。

    台几下两方八仙桌和四五把椅子,五六个饭菜碗碟摆着没有盖上,主人家老两口,回头看着姑娘笑笑,“毛吾待(姑娘),森撒宁啊(找谁啊)?”

    姑娘摇头一笑,踏步就离去了,路过巷子口,一戴着墨镜的算命先生拄着拐杖沿着墙角寻摸过来,“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谋事成而又成败,不如守拙正为高。顺风江上满扬帆,未料江心有石滩。高谓轻舟易行,谁知车折其辐……”

    一口余州话,听得姑娘立住了,看他缓缓而去,一副打扮像极了那复印店里画中的音乐家阿炳。

    盲算又道:“路上行人值隆冬,过河无桥度薄冰,小心谨慎过的去,一步错了落水中。”

    将离四五步,姑娘踮脚,“阿公,你帮我算算可好?多少钱?”

    “姑娘!”老头定住,摸摸眼镜,回个头倚着墙角,耳朵动了几下,极力辨析声音的刚柔气质,右手一掐,判断姑娘所在的方位,似笑非笑着露出豁牙子,结巴道:“姑娘……最近遇到事了?心情低落,可中气又十足,非不得志之人,姑娘脚下有块大石头,对不对?”

    姑娘回头见着一大块方砖,“是的阿公。”

    盲算掐指道:“此乃坤位,不宜设石,巨石拦路有口舌之争,坤者母之位,家中母亲唠叨多了,姑娘可因婚姻之事心烦意乱?哎?姑娘今岁多大……”

    五六分钟关于她和母亲的冤家话,说得姑娘面色忧愁,然而听他再说人事无常,当以平常心对待她才眉开,盲算又开解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姑娘心志高远,天生我材必有用,平时切记注意身体,不要郁结于内,总是好的!《了凡四训》有言‘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为义理再生之身’,常日间,姑娘多读读《了凡四训》便是好的!还好你我是在巷子相遇,南北皆可走……”

    谢过阿公朝他兜里塞了五十元,姑娘就大步离去,甩着两手,一双高帮皮鞋踏得运河沿街飒飒生风,“是啊!人事无常!何必心怀不快,这样抑郁自己,郑春晓,你可不是这种人,赶快好起来!《了凡四训》,什么书?”

    说着这就奔去一旁的书店,问老板有没有《了凡四训》,店员说没有,可里头一位客人却回了句,“牌坊那边的书店里有。”

    听声好熟,姑娘却没在意,这就围着书店翻了翻,一步一步向左边的哲学文学类的书籍移动,默念着书面的名字,一本一本翻了翻,朝左上方一瞥,“新版本的《红楼梦》亮亮堂堂地看得她伸手要拿。”

    耳边一声阻止,“别翻了,这版本没什么改动,就是重印而已。”

    “切!看到我多久了?”姑娘笑得回瞥他,刘亮程缓步走过来,“发信息说你今天外头开会,原来是跑这里来开书会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