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执易者 > 第69章 瞠目结舌

第69章 瞠目结舌

    在佳都人民公园的凉亭里。

    庞屏山背着手,站在栏干旁眺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雪松与满坪泛着憔悴焦黄的草坪。

    在石桌旁端坐的阿宽,沉默不语。

    “接你过来的路上,小钱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

    阿宽看了庞屏山一眼,摇了摇头。

    “这小钱,口风还真是紧呀。”庞屏山微微一笑,“该说的和不该说的都一起烂在肚子里。这么多年,我是越来越不懂他啦!”

    “今天,老朱他怎么没过来?”

    “我没有约他。”庞屏山言语很硬实,让阿宽不敢再作过问。

    “您这趟过去,少东家有什么明示?”阿宽知道,平日里,他们都选在锁春园的阁楼内议事,今天庞屏山约他来到这四面通透的开阔场所,一定是有什么不遂心的事。

    “他倒也没说什么。”庞屏山苦笑了一下,“我们都是老人了,责骂我们反而有损他的涵养。所以,宽慰我之余,他越是自艾自怨地大倒苦水,反倒越让人听得心里发酸。”

    “一个能藏富匿身之人,其城府自然不凡。”阿宽笑着与庞屏山一对视,“可笑的是我们,鬓发斑白仍为他所驱使,且还不知道他姓字名谁,高矮胖瘦呢。”

    “你就少在这儿抱怨啦。”庞屏山一脸的肃穆,瞥了一眼远处警戒的钱铭忠,“到今天,少东家才向我透露,这小钱便是他手底的破军。”

    听闻此言,阿宽顿时目瞪口呆。

    “事实上,我对他也是早有察觉,但也仅以为他是少东家的人,未曾想到他就是破军。”庞屏山深吸了一口气,“但凡我们议事,他从不发言表态,就像今天一样,远远地在那儿守望。一个看似没有好奇心的人,才真正藏得住自己的秘密!”

    “这么说,之前的列车命案系他所为……”阿宽稍作思忖后,转又揣测道,“或许,他受命就是在您身边保护您!”

    “保护我?”庞屏山冷冷一笑,“那是因为我们一直义无反顾地驻守在前沿阵地。你可别忘了,陆冠庭是怎么走的!”

    一提到陆冠庭,阿宽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变得缄默不语。

    “相比少东家手底的其他人,我们还算幸运的。至少,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庞屏山可能是为了调和了一下氛围,言语舒缓了下来,“以后,我希望你在小钱的面前说话多留个心眼。还好这么多年下来,小钱跟我们相处还算融洽。”

    “庞会长,您有没有向少东家提到‘老妖’这个人?”阿宽也是突然间想到,便直言以问。

    “我问过了,他让我们不用去理会这个人。”庞屏山转顾身就一石櫈坐下来,“这‘老妖’也是佳都本地人,少东家说他翻不起什么浪来。”

    “是本地哪儿的?”

    “这个,我没有多问,他也没说。”庞屏山现在想想,“少东家肯定是知晓底细,既然知道‘老妖’是本地人,就一定摸清了他的来路。少东家一向谨言慎行。再者,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在那种场合,多说无益。让我倍感诧异的是,我发现在他书房壁龛上的蓝宝石戒指不见啦。”

    “是……蓝宝石?您能确定。”阿宽的短短四个字语中充满了惊愕。

    “肯定是错不了。我为此还多瞄了一眼,估计被少东家所察觉到了。”

    “大家息事宁人这么多年啦。”阿宽晃了一下脑瓜子,“现如今,不知道是哪个人要出局啦?”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庞屏山不无感慨地说道,“我感觉这次传我过去,是在有意向我明示蓝宝石戒指的启动。”

    “与老东家一样,临到交替之际,要做一次大的动作。”阿宽迅速得出结论,“看样子,真如您所推测的那样,他的确是身体欠佳。”

    庞屏山无奈地望着公园外的远际建筑,慨然叹道:“我们都一把老骨头了,只要不牵扯进晚辈,一切听天有命吧!”

    阿宽偷瞄了一眼庞屏山,弱弱地说了一句:“也不知道,老朱最近都忙些什么?”

    “今天的事,你万不可告诉他。”庞屏山看到阿宽一脸懵懂的神情,敷衍了一句,“以后,你自然会明白的!”

    ……

    正光集团的会客厅里,顾景东一脸的犹豫,他不时地瞅了瞅身边坐着的江秉承和颜松博。

    “这一次算是栽了一个大跟头。”顾景东苦笑了一下,“当初,把河嘴路的地块拱手让给了艾耀舟,着实心有不甘。”

    “顾总,堪舆中的气数对所在环境的影响,虽非立竿见影,但也如同中药入肠潜移默化历久弥深。”颜松博喝了一口茶沉稳地放下杯子,“这事,我特意问过师父,他老人家说,那儿的劫数到来不会超过一年。”

    “现在的问题是,不用等到劫数的到来,那儿的环境就有所改观了。”顾景东扼腕长叹,“唉,人算不如天算。我刚刚获悉,市政府正筹划在河嘴路的下游拦河筑坝!”

    江秉承听了很吃惊,立马问道:“什么时候动工?”

    “听说,等过了年就开始招投。预计在阳历的四月份左右动工。”顾景东满脸的愁苦,“这些年来,眼看金拓集团气数已去,不曾想,让他们借此时机来了一个咸鱼翻身。”

    “这个月底,恩师要来佳都,届时我再问个清楚。”

    “你还是别去问。”江秉承拿起桌上的公道杯分别给顾总和颜松博的茶杯倒上茶汤,“这又不算他看走了眼。谁能料到政府会从中出手。想想,也合是人家气数未尽。你我在这儿怨天尤人,更是徒劳无益。”

    “小江说的是,”顾景东听江秉承这么一说,瞬间醒悟过来,连忙对颜松博说道:“一切还得从长计议。如果单就这件事追问不放,一则会惹到他老人家不高兴;二则好像我们是在摆局算计人家,落个心术不正。”

    “嗯,顾总言之在理。”颜松博一脸羞涩地回道,“我只怪自己才疏学浅,不能为顾总排忧解难。但恩师断卦一向挺准,他既然说了不会超过一年,肯定是从中窥察出什么机理。我借故打探一下其中的究竟,也不算冒犯。我随他老人家多年,他的脾性我知道。就这事,您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

    “行。这事你看着办吧。”顾景东抬腕看了一下表,起身道,“哟,到饭点了,我们去吃饭吧!”

    ……

    这一天,沈国轩在自己的家里款待了一名贵宾,他就是冠以台湾易学大师之称的邹志弘。

    沈国轩的书房为一室两套间,中间隔有一面红木圆洞落地罩。内间为写字读书用的,正中间横放一张书案,两边摆有壁柜,在背墙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横幅,题名“素心斋”。外室是一间会客厅,整间地面铺着蓝花地毯,红木沙发和茶几一应俱全。

    此时,在书房的外间坐着四名男子,分别为沈国轩、邹志弘、顾景东和颜松博。

    他们频频敬茶,相互侃侃而谈。

    一名佣人模样的妇人进来,正想过去给他们续茶水,沈国轩见了立马叫住她:“吴婶,你去厨房忙吧,这边有我和景东照应着。一会儿客人到齐就开饭。……去吧。”

    顾景东一听老丈人点到自己,便起身要去拿茶壶。这时,颜松博眼明手快,当仁不让,他一把将顾景东拦住道:“顾总,您坐。这沏茶倒水的事还是让我来吧。”

    “这哪行?今天你颜经理到这儿算是客人。我得尽地主之宜,哪能劳烦你来动手!”

    “平日里,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算哪门子的客人!我可不见外的。”颜松博说完一把抢过茶壶给大伙续起茶来。

    旁边的沈国轩和邹志弘见了,相视一笑。

    这时,江秉承从外面推门进来,朗声喊道:“让大家久等了,我把客人接来啦!”

    大家一起站了起来。

    随江秉承进来的这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魏有源。

    魏有源进到书房一看,里面的这几个人都认识。稍有些眼生的,是邹志弘,但魏有源一眼就认出了他,因为自己曾在老家清源观时与邹志弘有过一次照面。

    邹志弘毕竟是走江湖的,他也一眼就认出了魏有源,快步迎了过去,一把拉住魏有源的手:“原来是你呀。你就是魏有源?你可认得我?”

    “我认得您。您是邹大师。”

    “唉。什么大师不大师的。那都是一些撑场面用的,今天这儿可不兴这个称呼!以后,你就跟他们一样,叫我邹先生就行。比你徒增些年齿,管我叫声先生,互不亏欠的。”

    说完,邹志弘爽朗一笑。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顾景东抢在沈国轩的前面提出了问题。

    “说起来有好些年头了,那时,我上清源观归还宣德炉时,在观中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邹志弘面色由轻转重,“记得当时,我正要迈过一处门槛,一腿没提起,多亏魏兄弟及时上前扶了一把,才得以避过一劫。”

    “这等小事,邹先生还能记着,令我有些汗颜。”

    “时间倘早,可能饭还没好。”沈国轩让顾景东给魏有源泡茶,“大家再坐等一会。”

    “刚才,他们还在向我介绍魏有源,真没有想到,就是你呀。”邹志弘打量一会魏有源后,将他拉坐在自己身边,“沈老对我说,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易学人才!可当沈老说你是清源镇人,我心里还在猜想,是不是当初在清源观见到过的那个人,眉目清秀,体格健硕。没曾想,还真的就是你。真应了那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

    “邹先生,您过奖啦。”

    “你可能有所不知。”邹志弘摇了摇头,“你师父林永和真人是个大好人呐,我一直把他视为兄长。当年,他得知我要想外出打工,又苦于囊中羞涩,便私底下暗示我,道观后院有一只宣德炉可够我外出的盘缠费用。可世事自有因果报应,不曾想因我之故,致使家叔亡命后院。现在,只要一想到这事,我就抱愧难当。”说罢,邹志弘的眼里闪现一丝晶莹的光芒。

    “今天,既然是有缘人相逢,我们就说点高兴的事。”沈国轩起身招呼大家,“我们去吃饭。大家边吃边谈。”

    饭桌上,独魏有源一人喝老酒,其余人的杯子都倒上白酒。

    “在座的各位都是与易理有缘之人。”沈国轩举杯喝过一巡后,借着酒香畅所欲言,“昨天,小江打电话告诉我,说邹先生已到佳都。我得知后就让景东放下公务安排了这个饭局,家常便饭而已。借此机会,大家聚一聚。顺便结识一下新人,也就是我们的源源。”

    魏有源听了,起身向大家点头示敬。

    沈国轩抬手示意魏有源坐下,又继续说道:“大家平日都很忙,我们就边吃边聊。如何?”

    说完,沈国轩看了一眼邹志弘。

    “今天,在座的都不是外人,那我就先说说。昨天,我刚到佳都,便有一故友登门拜访。”邹志弘接过话茬,侃侃而说道,“他给了我一个八字,一定要我帮他看看。我自己对八字命理不算在行,早年间虽是学过一些,但也只算略懂皮毛而已,更何况荒废多年不曾染指。近些年,我又辗转各地凭着帮别人择期相宅混日子。所以,对于我这位朋友,我是好说歹说想推脱掉,可最终还是架不住他的百般央求。现在趁着酒兴,我就把他的八字报出来给大家聊作谈资:此人是68年,也就是戊申年生人,丁巳月、辛丑日、已丑时。对此八字,大家不妨各抒己见。”

    “大家一顺来。”沈国轩用手一比划。因为入桌前,沈国轩将魏有源拉入身旁就坐,他的另一边是邹志弘,所以,他这么一比划,魏有源成了最后一位对此八字发表观点的人。魏有源知道,这肯定是沈国轩有意的安排。

    这么一来,第一个发言的成了顾景东。他对八字的知识还不入格,因此,他举手放弃,并宁愿自罚一杯酒,洗耳恭听别人的高见。

    第二个轮到的人是江秉承,他听说要各自发表看法,便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拿出笔和纸,把八字记下来,反复察看和推算。待他抓耳挠腮好一阵后,他开口了。

    “这个人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太好……”他边说边用眼睛察看邹志弘的神色。

    “你自管说。”邹志弘会意,微笑着安慰他道,“要是觉得看完了,就说看完了就行。”

    “……看完了。”江秉承把头一摆,苦笑了一下。

    “命局官印相生,也叫官气通身,所以,此人应该有公职。”颜松博接过话语权,“按乾造阳年顺排,他的第一个运是戊午运,走枭运为忌,年支申金易损,申主肺,所以,幼年在呼吸道方面会生有一场病。月令透出丁火七杀,说明他的心性是求名胜于求财。命主辛金太弱,而湿土枭印又过重,有土重埋金之象,因此青年时期,非常自卑压抑,且不合群。直到走第三步庚申运,正值壮年,他的家庭与事业才慢慢地称心如意起来。……嗯,我也看完啦。”

    待颜松博说完,大家一致把目光投向了魏有源。在场除邹志弘外,其余四人都曾领略过这名怪才般精准的决断力。

    魏有源知道,在这种被精心策划的场合里,不容他作丝毫回绝的余地。应邀赴宴之时,他就有过充分的心理准备。早先,魏有源第一次与沈国轩在酒楼会晤时,沈国轩就曾流露过,要让颜松博的师父(也就是眼前的邹志弘先生)与他相互结识一下。今天,邹志弘开门见山地拿出一个八字来,无非也是想从中印证一下自己在八字命理方面的造诣。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家能对一个八字分析得这么透彻,实属不易!所以留给我来补充的,也非常有限。”魏有源环顾了一下大家期望的表情,冁然而笑,“我呢,综合了一下大家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八字的主人应该是一名小学校长。”

    邹志弘一听到“小学校长”四个字,顿时瞠目结舌。

    而餐桌上,其余人等都不约而同地从邹志弘震惊的神情中找到了答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