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北山游击队 > 第三十一章 开辟交通线

第三十一章 开辟交通线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游击队指挥部外就传来了马蹄声,原来是襄西地委通信员送信来了,通信班长小张安排地委通信员进屋坐下,递上一碗热茶。然后把信递给了刚洗漱完毕的政委柳青,见政委收到信,地委通信员要趁早赶回去复命。

    柳青起身相送,并叫小张拿来昨天刚缴获的一部电台带回去给地委军分区使用。

    送走地委通信员,柳青叫小张请队长越祥来指挥部议事。

    越祥刚座下,柳青就递上地委的信道:“你看看,地委要求我们尽快打通北山至地委至襄东的交通线,发展地下党员,确保交通线畅通,为大部队南下做准备。”

    “这个任务很艰巨呀!”越祥看完信,略有沉思地对柳青说:“你有什么具体方案没有?”

    “我看这样......”柳青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次越祥没有和政委争抢任务,并且完全同意了政委的意见。因为他知道,发动群众、建立地下组织、开辟交通线是政委的强项。

    由北山去襄东,中间隔着一条荆钟公路、一道襄河,襄河被日军控制;船只全被日军所掌握,白天只有几处是日军指定的渡口,检查甚严,稍有嫌疑,就被杀头。

    按照事先规划好的地下交通线路:北山至牌楼岗、石牌、唐港、过襄河到襄东根据地。

    这天,柳青化装成卖山货的老板,2名侦察员化装成伙计,一个肩背着搭裢袋,一个挑着萝筐,跟在老板的后面屁颠屁颠的;另外2名侦察员穿着便衣和政委保持一定距离,在视线内保护政委安全。

    中午时分,柳青一行5人来到牌楼岗,今天是热集,小镇上赶集的人群熙熙攘攘,提蓝小卖的村民都很紧张,不时观察着四周。柳青一行刚走到街中心,就来了一队扬武扬威的日本鬼子巡逻兵,卖菜的村民纷纷拖蓝子让路,街上的行人也东藏西躲。而蛮横无理的巡逻兵一路用脚踢菜蓝子,用刺刀剔东瓜、戳鸡蛋,以此取乐。柳青身边的侦察员看在眼里,拳头捏的格格响,很想上前揍日本鬼子几拳,柳青示意他们不要冲动,主要任务是与地下组织起得联系。

    避开鬼子的巡逻队,柳青带领队员拐进了一个小巷子,在一家米行店停下来,2名队员很快散开,2个伙计跟着老板进了店。

    “各位客官,需要点什么?”店小二忙上前迎客道。

    “嗯,随便看看。”柳青上前答道,又用手抓了一把大米问道;“这大米多少钱一斤?”

    店小二愣了一下,又上下打量了一下柳青道:“五个铜板一斤。”“是不是本地品种?”柳青又问道。

    “是的。”店小二回答道:“这米比较糙,做饭没有出息。”

    “对,我就要买这种米。”柳青见对上暗号,忙上前握着对方的

    手说:“同志,辛苦你们了。”

    “首长好!我们早就盼望你们过来了。”店小二说着便向屋内喊道:“老板,来客人了。”

    这时,只见屋里走出来一位中年男子,穿着长布衫子,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像一代儒商。他老远就看见了柳青,伸出双手道:“政委好!”“老冯好!”柳青忙迎上前去,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二人来到内屋,各自坐下,另外一个伙计给二人各沏了一杯茶,退下去准备中饭了。

    柳青首先介绍了全国反日寇的斗争形势和当前地下工作主要任务。他要求道:“要多发展地下党员,确保交通线路畅通,有很多武器和干部要通过地下交通线运送到襄东去。”

    告别了粮行老板,柳青一行几人趁早离开了牌楼岗,直接向石牌奔去。一路上还算顺利,刚到石牌街上,突然有一架黑呼呼的日寇飞机,在街道上方低空盘旋,飞机的轰鸣声震得人心惶惶,柳青和4个队员夹杂在人群中像溃堤的洪水,不顾命的向街外飞奔。柳青扯着嗓子喊:“大家不要惊慌、不要乱跑,就地卧倒。”喊破了嗓子也没有人听。忽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把人群炸乱了,柳青和大家都被横七竖八的掀倒在土城边。接着附近又传来数声巨响,日机又投了几枚炸弹,就飞回老巢去了。柳青和侦察员躺在泥土中,发现面前出现一个大坑,房屋炸的面貌全非,到处散落的是破砖烂瓦,不远处躺着几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多险啊,浑身冒出了冷汗!

    侦察员把柳青从泥土中拉了起来,他抖抖身上的土,快步向联络点赶去。他们三人来到一家杂货铺门前停下。柳青抬头定眼一看,不错,是“荆南杂货铺”,因为刚才敌机来轰炸过,家家店铺关了门。一个伙计上前敲门。敲了好一会,门才出现了一条小缝,一个店小二在里面问道:“今天憩业了,你们明天再来吧。”

    “我想买一口锅”柳青上前说道。

    “买锅?”店小二愣了一下,又把门开大了一点问道:“买锅?买多大的锅?”

    “买一口2尺大小的锅。”柳青果断地回答。

    “各位里面请。”店小二见对上了暗号忙把客人让进屋,又关上大门,然后向屋里喊道:“老板,来客人了。”

    只见一位60岁左右的老者从里屋走了出来,精神抖擞,目光炯炯,一见柳青就上前拥抱起来“你小子,让我想死你了。”

    “大叔,我也想您老呀,没想到在这里见面了。”柳青回答道。原来,这位大叔是政委柳青的老乡,他们是叔侄关系,柳叔是早期的地下党员。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柳青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且是经过柳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来随部队参军当上了指挥员,而柳叔也因地下工作的需要,被调到荆南重地石牌小镇开展地下工作,在街上开了一家杂货铺作掩护,由于日本鬼子的多次扫荡,石牌地下组织破坏严重,柳叔和他的同事们基本属于蜇伏阶段。现在柳青的到来,就标志着有新的任务。

    叔侄二人一阵寒暄之后,柳青传达了襄西地委的指示精神,并且说明了这次来石牌的主要任务。

    说话间,不知不觉又到了傍晚,柳叔一再留柳青一行吃了晚饭再走,而柳青却挽言谢绝了,要趁夜色赶往襄西地委汇报工作。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送我走夜路。柳青和队员沿着乡村小路,连走带跑,终于在9点钟赶到了襄西地委驻地。地高官办公室里,灯光明亮,地高官汪佐才、军分区司令员侯治军正在等候北山游击队政委柳青。

    “报告!”柳青一进门,就见二位首长正在等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首长好,让二位久等了。”

    “哈哈,好你个柳青,你还蛮准时的嘛。”书记汪佐才起身相迎道:“快,请坐请坐。”

    “还没有吃饭吧?”司令员关心地问。

    “报告首长,没有吃饭。”又起身说:“不饿,还是先汇报工作吧。”

    “先坐下、坐下。这样吧,我叫厨房去准备,我们先谈工作,然后再吃饭”司令员侯治军说着便叫警卫员去告诉厨房准备去了。

    “好吧,我先汇报工作。”柳青把回到游击队后的工作做了详细汇报,重点讲述了这次开辟地下交通线的情况和舒家坡的战况,表示了对副大队长陈为兴的怀念。最后要求军分区给游击队调配或就地提拔一名副大队长和有作战经验的参谋。”

    听完柳青的汇报,二位首长分别对游击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当前的对敌斗争形势作了具体分析,就游击队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书记汪佐才说:“你们提出的干部配备要求,我和司令员会研究决定的,是派人还是就地提拔?会尽快通知你们。”

    “哦,对了,感谢你们送来的电台,这在我们司令部派上了大用场。”司令员侯治军笑着说道:“下次再缴获了电台,你们留着自己用,我给你们调配发报员。”

    “好,谢谢首长。”柳青要起身告辞。

    “叫警卫员带你们去吃饭。”书记和司令员起身相送。

    柳青和队员吃罢晚饭,就在军分区招待所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柳青和他的战友就出发了。他们一行5人沿着乡间小路绕道从石牌向襄河岸边的塘港走去,这也是打通襄西地下交通要道的最后一站。不巧的是,他们经过石牌走出2公里多路,就碰上一队伪军。柳青示意大家沉着冷静,不要急于出手。他观察着迎面而来的这伙涣散的兵,大概有一个班的伪军,其中还有2个鬼子,看来这一大早是执行什么任务后回据点的。

    乡间的路比较窄,眼看柳青一行要和伪军鬼子擦肩而过了,这个伪军班长突然回头看了看柳青,然后大声喊道:“嗯,唉。你们是干什么的?”听到喊声,众伪军马上反应过来,举枪对准柳青几个人。

    柳青不慌不忙停住了脚步。伙计小张上前说道:“长官好,太君好,我们3人是做皮货生意的,这不,刚从石牌街上过来。”

    “你们两个的什么的干活?”一个鬼子上前用刺刀挑开竹篓上的盖布问道。

    “太君,我们俩人是石牌街上做豆腐的。这一早就下乡卖豆腐来了,我们是在半路上碰到他们的。要不你先偿偿鲜?”一个队员上前指着篓里的豆腐对鬼子说道。

    这时,几个伪军冲上来翻看柳青一行人带的皮货和豆腐。另一个鬼子说:“什么的不要,他们是土八路的干活,统统带走。”

    柳青不觉一惊,顿时镇定下来,一边上前和鬼子周旋,一边伸出二指暗示其他队员散开,先干掉2个鬼子。

    “太君,我们是大大的良民。”柳青说着便向鬼子靠拢,说是迟那是快。柳青一手挟住鬼子的脖子一扭,只听“格”的一声脆响,鬼子乌呼了。

    “砰”一声枪响,另一只手夺过鬼子的枪顺便打倒一个伪军,大声喝道:“都不许动!我们是北山游击队!谁动打死谁。”

    这时,侦察班长沈小虎放倒了另一个鬼子;其他3名队员也各干掉了一个伪军。其他伪军吓的尿裤子,便乖乖地跪下投降了。

    从俘虏伪军中得知,他们这一队鬼子伪军是昨天晚上奉令到塘港执行特殊任务后,今早回石牌据点的。至于执行什么任务,他们都不完全清楚,只有一个伪军支支吾吾地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特殊任务,只是听班长说,是、是什么河东有一个八路军的大官要从襄河过来塘港。我们是奉令来拦截的。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守了一夜不见人过河。”

    当从俘虏伪军那里知道这些情况后,柳青心里想:昨天晚上,我们的地下工作者又为什么没有过河呢?是不是我们内部出现了奸细?柳青百思不得其解,只有见到襄东的领导后方能解开心中的迷团。

    眼看时间不等人,柳青对俘虏进行了一番抗战形势和政策教育后,放他们回据点了。他们一行5人找到当地老百姓买了两担柴,装成买柴的伙计,从另外一条小路直奔塘港而去。

    塘港街上,尽管今天是冷集,但是还有不少人上街,来来往往的人群,非常热闹。柳青一行避过几道关卡,顺利的来到塘港地下党员王道顺的家里,二位队员在外放哨,另外二位队员在在大门口站岗。柳青在屋内组织5个老党员开会,分析了当前的抗日形势,安排了当前地下工作任务,重点是打通襄西至襄东的交通要道,让我们的地下工作者和革命干部畅通无阻过襄河。

    当天深夜,柳青和队员们在交通站地下工作者的护送下乘小船顺利渡过了襄河。

    在襄东根据地,柳青向部队首长汇报了开辟地下交通线的情况,并了解到,昨晚是有一位重要首长准备渡河从唐巷过境到当阳去的,当得知有叛徒告秘后,改变了过河地点,唐巷的鬼子和伪军才扑了一个空。当得知这些情报后,柳青又把在来唐巷的路上遇到鬼子的情况,向首长进行了汇报,双方又交换了对敌斗争的意见后,越祥离开了襄东根据地。

    从此以后,这条地下交通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了襄西至襄东抗日战线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游击队长越祥多次带领手枪队,护送干部和武器弹药过襄河到襄东根据地。一次襄南地高官张执一和司令员吴林换通知越祥去汇报工作,越祥挑了一副竹筐,化装成商贩,到襄南去贩鱼,由交通员张驼子在前面引路,穿过了荆钟、荆沙和汉宜公路,沿途经过不少敌人据点。可喜的是张驼子很老练、沉着,通过地下交通线把越祥安全地送到襄南司令部,见到张政委、吴司令员,汇报了情况,党委决定派两个团配合北山游击队,打击顽匪,在荆南柴家集西段家店,打垮了姚金陵匪部,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4挺、步枪数百支、弹药不计其数。

    从而把荆钟、北山、荆南路、东西路和当阳抗日根据地联成了一片,恢复了襄西政权及民兵等群众组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