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江湖从蜀山开始 > 第二十二章 山门

第二十二章 山门

    “门中长辈多在江湖游历,如今派中无人照应;无双,佟师弟,我们先安排人在下院住下,稍后众童子还有佟师弟,随我登山。”

    这两日的行路过程中,顺便也培养了那些孩子一些规矩,自然也做了考察。

    大都很听话,不守规矩的,这一次也不会列入拜入山门的名单中,只会和那些卖身的仆役一样,往后的时间中,可能会有机会,再被允许拜入山门。

    当然,那几个孩子,可能还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过了山门,一个小广场,广场左右两边,则是蜀山派的下院所在,几处院落,随着地势分开,随意一个院中盖好的屋舍,就足以容纳百多号人居住了。

    分入两院,院中有院,可以分男女居于不同的小院,安排管事的,交待之后,再回到了小广场。

    随后带着这次拜入门中的孩子们,还有佟承畴,直行,进入一处大院子,然后再直行,上了几级台阶之后,就是二道门厅。

    这道门厅就不如山门那般壮观了,不过也和临山镇的城门差不多一样大小,对于杨恪身后的一行人来说,也还是相当震撼。

    二道门之后,就是一处两三百亩大小的广场,全是石板铺成的广场,虽然简单,但是这么大的面积,也着实令人惊叹了!

    越过广场,然后的婉转的石阶。

    再向上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一座“城池”出现在众人眼前。

    依山而建的城池,气派更是超过临山县,就是和文州城相比,也不逊色半分。

    更不用说这和天然之色,融汇为一体的设计了。

    走过石桥,随着杨恪进入城中,雕栏玉砌、美轮美奂,虽然没有皇宫王府那般的富丽堂皇,却有着融天地于一城的气派,如同仙家洞府一般。

    更不用说建筑上的雕梁画栋,充满古色古香的意味,只看此,就知此地此城,传承久远。

    孩子大多没什么见识,不识其中的韵味,不知这般气派的门派,意味着什么,甚至若是无双在此都不大明白,倒是佟承畴还算清楚。

    别看他才二十出头,可是行走江湖已经足有七八年了,年少时就跟着镖队走镖了,去过的地方也不算少,可是细想,拜过的那些山头中,没有一个比得上如今的蜀山派。

    甚至其中,不乏一些知名门派、武林世家。

    进入三清殿,杨恪唱喏,众人皆拜;从佟承畴始,一一点名,杨恪亲自书写入宗谱。

    也只有佟承畴一人是入了内门真传,其余人等都是列入外门。

    宗谱上,如今真传之上,也就一些杨恪杜撰的人名了,毕竟宗谱放在三清殿中,在蜀山派人丁兴旺之前,免不了有人窥视,杨恪几乎是任何一点细节都考虑到了。

    外门弟子,自然居于山下,仪式之后,就带着众人下了山。

    一路上行走着,看着被蜀山派圈下来的辽阔地域,杨恪只叹人丁稀少。

    “佟师弟,我蜀山派既然大开山门,以后你行走江湖,若是遇上可造之才,尽可收入门中,稍后我会传众童子入门功法“一气功”和“五行拳”,师弟学得后,也可传之于外。”

    有了蜀山派这个平台,杨恪感觉比着以前的游戏生涯,实在方便了太多。

    只是如今,蜀山派还是犹如小儿闹市持金,要不然杨恪也不会直接收佟承畴入真传了。

    “师兄,不知我镖局的镖师,可否入得外门?”

    下山途中,佟承畴想着杨恪刚才所言,他悟性倒是不错,明白了杨恪的意思,也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若是没有别门传承,又是为人忠直,身份倒也不重要,师弟自可决之!”

    ……

    山下的一处侧院中,此时一众仆役、婢女,已经分别入住,上山之前,杨恪先安排了他们,这些人中,基本都是杨恪直接买断了身契的,其中有一些是临山县中各家半卖半赠的。

    有一些签了短约的,则是杨恪请来的一些手艺匠人,比如木匠、花匠、厨子等等,甚至有种地的好手。

    黄巾力士在山门外不远处,平出了一块近万亩的良田,还有几处稍微小些,也各有千亩以上,虽然粮食不见得要自给自足,但是蔬菜之类的,可指望不上百里外的临山县。

    有些就得自己种了,再说杨恪礼包中可抽到不少种子和农具,不用岂不是浪费。

    一辆辆大车上的物资被卸下,这些车,大部分还得空车回去,只有三分之一是杨恪买下的,还因为这些车,签了一些车夫的短约。

    一些在行路时就表现不错的,已经脱颖而出,被任命为管事的,此时正各自带着人,做着打扫房间、物资入仓的事。

    杨恪等人到的时候,看到的正是他们忙碌的模样,叫过了几位管事,让他们安排这些孩子们分别住下,另外也让他们都干点活。

    虽然不至于做些装卸货物之类的工作,但是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自己铺床叠被之类的,却是应该做的。

    回想着当年大学军训时的一些记忆,杨恪觉得这是一个管理的好办法。

    只是,蜀山派如今的人丁,恐怕他得亲自来做这个教官了。

    没想到,仗剑江湖的梦还没开始,得先要带孩子。

    天近黄昏,佟承畴暂时也不会走了,宁可镖局歇业十天半月,也得先把门派中事办好了。

    学了武功,这传道之恩,他可不会忘却的。

    安排了几位镖师和那些要回去的车夫们,一起结队先回去了,只留下了两位镖师和他在此等候。

    这两位就是佟承畴认为人品不错,可以收入蜀山外门的。

    ……

    文州城外,等了许久的慕容复,此时终于等不下去了,深夜,他进了城,仗着自己的轻功高明,四处探听讯息。

    转悠了一圈,又换了一副装扮,用他本来的面貌,去了城中的怡红楼,叫了姑娘,不经意的探听了一些城内的讯息。

    现在姑娘们传的最多的,当然还是不久前的擂台比武之事,当然还有连带着对西夏人的嘲讽,这是看慕容复的样貌、打扮、谈吐都是国人,方才如此。

    在姑苏住了几百年,慕容家早已经没了鲜卑人的相貌,甚至习俗都已经忘却的差不多了。

    那些姑娘的嘲讽,慕容复听着也不着恼,他又不是真的西夏国人,怎么会在乎西夏国的荣辱,将话题向这方面延伸,没过多久,他就得到了想要的讯息。

    “当日就走了?”

    “是呀,好些姑娘们听说那是一位貌比潘安的,没能见到,都还挺失望的;不过我看,公子也不比他差呢!”

    那女子说着说着,就朝着慕容复缠上来,露出雪白的……,而这时,慕容复却是立刻起身,那女子还没近身,就被他的护身真气给震开。

    此时慕容复心中不想骂人,他想要杀人;白白浪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在树上挂着的滋味,可不是很好。

    幸亏此时他还有些顾虑,没在城中做些什么,那姑娘才逃得一命,慕容复直接纵身跃出了这房间,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他进城倒也没惊动什么人,只是这出城之时,脾气稍微忍耐不住,倒是让一些人瞧见了,因为他用的是本来的面貌,不多时,就被人猜到了身份。

    “东慕容?他来这里作甚?”

    城内的郭巨侠,收到这消息之后,很是诧异,西乔峰、东慕容,都是如今江湖风头最劲的年轻高手。

    一位是宋国丐帮现任帮主,一位是四大世家之一的姑苏慕容世家少主。

    行走江湖都没多长时间,就直接晋升至六扇门风云谱所列的地榜十八人中,以往多在中原游历,什么时候到了宋国?

    这让郭巨侠很是疑惑,这文州地界,以往数十年都没有过什么事,多数江湖人根本听都没听过这个偏远小城。

    也就是宋国连战皆败,这里成了和西夏国交锋的前线,这才牵动了一些人,可那也是本地的武林人士和西夏国网罗的武士之间的争斗。

    可现在,久未出世的隐藏门派“蜀山派”忽然大开山门,据说还是玄门正宗,而那蜀山派掌门,年纪轻轻,武艺却也深不可测,身份来历也让郭巨侠很是惊讶。

    这般人物,因为蜀山派位于此地,只能在此,倒也能说得过去;可是这慕容复跑来这里干嘛?

    他们慕容氏,和玄门,和蜀山派可扯不上什么关系?

    想不透其中的深意,又听说慕容复直接出城去了,郭巨侠也不深究了。

    却说慕容复出城之后,一顿发泄,树木不知被他用掌力劈倒了多少,一些撞到他手里的小动物也失去了生命。

    望着西边,慕容复犹豫了半响,他有心想往那蜀山派一探,可是不知蜀山派的底细,生怕陷入其中。

    那蜀山派掌门人杨恪,慕容复已经确定了他的身份根底,而隋国监国太子杨广和权臣杨素掀起的江湖风浪,慕容复自然也知。

    蜀山派既然敢架这道梁子,想来应该是有些底气的;血衣楼的追杀,就是慕容复,也要顾及几分,杨恪却不在乎,要知道血衣楼的追杀令只需要躲上一年就可以避过了。

    而如今杨恪既然露面,血衣楼自然不会不顾,这可是不死不休的杀手组织,杨恪凭什么不在乎的?

    考虑良久,慕容复转了方向,朝着西南方向奔去,这是去西夏国的路,他准备看看再说,等血衣楼的后续动作,那么大概就能猜出杨恪背后,还有多少实力了。

    那时,他对自己的复国大业,有没有多少帮助,就很清楚了,到时再去结交或者算计,也不算晚。

    为了大业,他等得起。

    ……

    深夜,杨恪和无双也居于下院的一处小院中,毕竟蜀山派的未来,如今也都在这下院之中。

    躺在一张软床上,无双只觉得这房间,这一切简直不像是真的,像是在做梦一般。

    当初只是以为交到了一个做王爷的朋友,随后经历的一些事,又以为自己可能会成为王爷的妾室,如今却是做了一位掌门夫人。

    好像还是第一等的江湖大派,她并没有想到,蜀山派如今的处境,杨恪也一直自己担着,从未透漏出半点口风。

    无双的江湖阅历还是太浅,此时怔怔的听着杨恪正在交待着什么,她眼神迷离,胡乱的答应着,也不知自己都答应了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