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江湖从蜀山开始 > 第三十九章 黑玉断续膏

第三十九章 黑玉断续膏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昨夜的缱绻不能细说,第二天,都早早的起来了,先是给弟子们安排了课程,现在的蜀山弟子,一共有三门课。

    一门是武学课,由杨恪和祝无双两人,看时间教授,入门武学教会之后,就是一个习练纯熟的过程,至于高深的武学,得等入了内门或者真传,才会传授。

    法不可轻传。

    另一门课就是道学课,从读书识字开始,到学习玄门诸法,道学一门,博大精深,其中也蕴含着玄门武学的真意。

    蜀山派就有一卷万寿道藏,这是当年黄裳总编,大宋皇室独有的珍藏,据说能从其中,领悟出那号称玄门总纲的《九阴真经》。

    只是多少年来,黄裳之后,再也无人有那般资质。

    若是再有黄裳那般的悟性,从其中领悟的,也绝非是黄裳的《九阴真经》,而是另外一门神功绝学。

    万寿道藏最初只在大宋皇室内部流转,后来,逐渐流落到江湖各大门派,不单单是玄门各派,甚至佛门也有收藏,不过,也非是寻常人家能得,杨恪这还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

    为了给蜀山弟子们,学好道法,杨恪还特意和临山县令周然传书,从文州请来几位颇有学识的,为蜀山弟子解惑。

    只是请来的都是专研儒学的,大宋国儒家一脉独大,学文的都想要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也只能专研儒学。

    这些教书先生,也只能为蜀山弟子启蒙,每次讲课,为了防止他们夹带私货,杨恪还得让无双或者他亲自来监督着。

    在课堂外,和岳不群几人谈笑风生,杨恪毫不避讳的,将那几个教书先生,贬斥的一文不值,他们虽然听见,却丝毫不言不语,非是不要面皮,而是他们做得,杨恪自然说得。

    无双陪着女客们去游山玩水,杨恪只能承担起监督之责,半个时辰的文学课结束,下一门课就是由佟承畴请来的老镖师,来给学生们讲述江湖必修课。

    这些老镖师,龙门镖局可是不少,因为大多镖师,都是不得内家真传的,而年老力衰之后,就是镖局的杂活都不能做的,年轻时攒下钱成了家的,年老还好些,可是镖局行业,很多时候,走一趟镖就得大半年时间,这么长时间,回到家,老婆可能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了。

    这种行业情况,孤身一人终老的不少,这些人,龙门镖局虽然尽力养着,但生活质量自然是很差的。

    如今,这些老镖师到蜀山派发挥余热,却是两全其美之事,岳不群等人,随着杨恪参观着,此时都觉得此策极妙。

    论及地理和江湖常识,谁能及得上这些在江湖行走了半辈子的老镖师?

    一般门派,弟子行走江湖,也就开始的时候,是有长辈带着,积攒一些经验,但是以后,就都是自己摸爬滚打,一步步趟下来的。

    蜀山派这一步,倒是可以学上一学。

    此时,无双正带着女客们,在山顶内院几处楼阁上,正在欣赏美景。

    她们此时所在,名为摘星楼,这处楼阁,是蜀山派最高的建筑,顶上非是其余楼阁的碧瓦朱甍,而是一处平顶,一块犹如一体的平顶石。

    也只有中心处,一个小小的亭子,遮挡着台阶的风雨,亭子的四根柱子上,刻着四句诗。

    “这诗到没听过,初听其平平无奇,但是细思之下,却觉得字字惊人,却是一绝品佳作!无双师妹,这诗是贵派何人所作?”

    听着张宇真的疑问,无双摇了摇头,她是真的不知,以往也不曾去问,也真没觉得这诗有什么了不起的。

    张宇真就是天师教的张师姐,已经和同行几人通了姓名,她是第一次独自行走江湖,加上本性高傲,所以一开始,就没报姓名,只是昨日见蜀山派值得她留住,方才告知了自己何名。

    “这……我也不知,张师姐可以问我师兄。”

    听着无双的回答,张宇真神色复杂的看了她一眼,也不再追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咦,这诗……无双师姐是不是也没听过?”

    在一处瀑布旁边的石壁上,张宇真又从无双那里得来了摇头的回答。

    这不是第二次,之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美景丽水,却掩盖不住张宇真郁闷的心境,不但是她一人,此时同行的几人,都是各大门派的真传,哪个不识字,不读书?

    这些佳句名诗,既然见得,就想知晓那背后的故事,想知道当时吟诵出此句诗,那心那景的故事。

    这非是文青,而是一种意境上的修行。

    这边杨恪也和岳不群等人的交流,进入了正题,这次拜会,送礼在其次,蜀山派大开山门,来拜访的同道,就是奔着拉交情来的,自然要问清楚,蜀山派,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助的,此时,他们也不需要蜀山派付出什么,这才是同道之义。

    “我的身份,几位师兄,想必也都清楚。”

    此间坐着的,也就华山派岳不群、武当派张松溪、全真教丘处机、上清观石清、青城派余沧海五人了,其余人一大早就都告辞了,也代表着他们和他们背后的门派不想和蜀山派有进一步的交情。

    灭绝师太不知什么缘故,却是没走,但也没来,只让女弟子随着无双等人观看蜀山派的山水,自己留下在院中参禅。

    “杨师弟舍弃王侯之贵,入江湖大争之世,我们也是极为佩服的。”

    余沧海此时满脸艳羡的说着,所说之言也不知是真是假。

    “虽有其名,却未尝其贵,比之那等藩篱,吾更向往江湖形胜。

    几位师兄,蜀山门户初立,如今门中,子弟单薄,虽然上有长辈,却也不管门中繁务,近夕,大概是不会拜访各位同道的。”

    杨恪先点明了,至少最近几年,蜀山派是不会参与多少江湖事务的,余沧海几人闻此,却各有想法。

    “文州之地,如今为两国争锋之处,蜀山派累于此,确实难为!”

    听着杨恪说到了此处,余沧海慌忙开口说道:“西夏国虽然看似力胜,不过只是倚仗江湖宵小,彼辈多是狼心狗肺,不知信义之徒,西夏国虽得其力,恐怕早晚得其反噬。

    再说,还有郭巨侠在坐镇此间,此烦恼,想来师弟也担不到许多。”

    却是明确拒绝了杨恪的请求,不想让青城派参与这等大事之中。

    兵凶战危,就是宗师参与其中,若是不谨慎行事,也有殒身的可能。

    同为宋国的青城派都不愿担此事,那就更不用说晋国的华山派、全真教,汉国的武当派,明国的上清观了。

    不过,出乎杨恪的预料,他正要开口略过这个话题时,岳不群忽然开口说道:“我观蜀地山河壮丽,却是有了几分感悟,想在此多游几日,还望杨师弟多多关照。”

    岳不群却是准备在此多待一些时日,这也不错了,杨恪根本没指望他们答应,毕竟文州,是蜀山派的文州,如今蜀山力薄,他们来此,做客也就罢了,要是真的要和蜀山派抗击西夏,那么在此一直不走,到时这地盘算谁的?

    “岳师兄君子风范,果然人如其名。”

    余沧海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忽然出口刺了一句,岳不群笑嘻嘻的,像是没当一回事。

    其余几人,皆做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可心里,谁又清楚呢?

    “蜀山形胜,我也有心长居于此,只是门中杂务繁重,耽搁不得啊!”

    张松溪此时说了句话,将气氛略微扭转。

    杨恪见此,犹豫了片刻,然后取出一瓷瓶来,说道:

    “张师兄,今日你也看了,我蜀山之况,能否遣一二道学渊博之士,襄助我蜀山道统,我这里有一份黑玉断续膏奉上,想来也能对俞三侠的伤势,有些许缓解。”

    黑玉断续膏?

    听闻此名,在场几人神色皆是一惊,这神药,对于筋骨之伤最为神效,只是许多年,江湖中都不曾听闻其名,想不到蜀山派竟然有一份珍藏。

    张松溪郑重的接过,杨恪既然说这是“黑玉断续膏”,那么这种场合,定然不会有假,他这次出来行走江湖,也有打听此神药的任务在身,这几年武当弟子,行走江湖,都担负此任。

    俞岱岩的伤势拖不了太久了,再拖下去,以后就是得了此神药,也难以挽回了。

    哪怕俞岱岩内修有成,筋骨断了五年,已经到了极限,哪怕有张三丰亲自出手以先天真气温养,也最多再撑上一两年。

    “定不负师弟所托。”

    接过神药,张松溪起身一礼,脸上却是热泪盈眶,稍后,神色一肃,就立刻承诺着。

    他并未坐下,低头像是在思虑些事般,犹豫了片刻,方才抬头说着:“我武当别传,桂华生师叔,生前曾传信我门中,有一女托付门中,如今居住在天湖冰宫,只是此药关紧,三师兄实在耽搁不得,能否请师弟出手,襄助一二!”

    众人闻此语,皆目瞪口呆的望着张松溪,丘处机还摇了摇头。

    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武林中的这般托付,就是让你给找一个夫婿,想着张松溪这次拜访蜀山,还带了两个年轻弟子,皆是一表人才,如今想来就是相亲的意思吧。

    可是如今,竟然将此姻缘,直接介绍给了杨恪,众人不得不在心中骂张松溪为了兄弟,就不顾师侄们了。

    “这……这不太合适吧!”

    “实在是三哥伤势耽误不得,还请师弟亲自出手,助手一二,松溪感激不尽!”

    杨恪能说什么,稍微犹豫一下,只能默默点头了,然后接过张松溪递过来的信物。

    两人的这一番交流,让其余几人看的心头微跳,只是也没有理由阻拦,看着杨恪“平平无奇”的脸,多半是一场空的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