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江湖从蜀山开始 > 第四十四章 一舞剑器动四方

第四十四章 一舞剑器动四方

    剑未出鞘,但剑气锋芒,已然直刺两个剑客的心头。

    “你是谁?”

    “你又是谁?”

    “你不知我是谁?”

    “你不知我是谁?”

    话并未出口,只是那道身影,藏于街边屋檐下的暗影之中,虽然隔着一条街,杨恪看不清她的身形。

    灵觉中,却冥冥的有股感觉,他直视着某处,沉寂无声。

    仿佛是看到了一对眼眸,正在看着他,他在看着她。

    神都的偏僻街道中,仍旧不时有人走动,神都少有宵禁,夜间做活的人,也不少。

    和那人,无声的交流,未曾惊动什么,轩辕剑主在,任何敢在神都,宣泄武力,肆意搏杀的江湖人士,都早已付出了代价。

    来往的行人,都不知此时,两位剑道高手正在神意对决。

    唯一能察觉异常的,也就是城外的武王府邸中的那位轩辕剑主了。

    诸次被惊动,杨拓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品茗,感受着两股都有几分熟悉的剑意,品味着茶,也品味着剑。

    到了他这个境界,单纯苦修,哪怕坐禅参悟十年二十年,也难以得到什么,领悟什么。

    或许是资质所限,或许是天地桎梏。

    可是,就是遍观百家万般剑法,对修为,也不会有多少裨益。

    这些年来,杨拓隐隐感知,轩辕剑,成就了他,也限制了他。

    得了轩辕剑,平生未尝一败,却不如那张老道来得快意,太极,又是什么样的剑呢?

    主线任务:

    大争之世:诸侯夺宗,圣庶夺适;最是无情帝王家。

    奖励:名望+50000,门派威望+500,随机礼包*1。

    大争之世:诸侯夺宗,圣庶夺适;最是无情帝王家。

    奖励:名望+50000,门派威望+500,随机礼包*1。

    竟然是这种任务,对峙许久,杨恪未曾前进一步,那人却暗自退却。

    杨恪未再追击,因为打开任务界面后,见到了那个支线任务,已经悄然完成。

    支线任务:

    序幕:神都六扇门。

    奖励:未知。

    杨恪点开详细,只见到一张图片,画的是一副牌匾【天下第一神捕】。

    六扇门,这下倒是有些意思了。

    据杨恪所知,这神都大隋,并未有六扇门这个衙门。

    如今天下,也就只有宋国、明国有,秦、汉、隋、唐几国,倒是有设立这个衙门的倾向,只是朝野中虽有动静,却一直没有动作。

    倒是晋国,早早就设立了,但是,和未设立之时,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承担长安一地一城的事务,都十分勉强,也未曾招揽到什么好手,在天下各国的武林人士眼中,晋国这六扇门,没啥存在感。

    ……

    “大姐”

    “姐姐”

    公孙兰辗转在神都中,来回不知到了何时,感觉身后,应该再没有人跟踪时,方才回了住处。

    听着几个姐妹的问候,公孙兰却没有往常的笑颜,满面严肃之意。

    “姐姐,怎么了?”

    问话的是一个小姑娘,她不算太美,但一双大眼睛,却显得非常灵活聪敏,此时却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担心意味。

    “我遇到了一个人。”

    公孙兰的话很奇怪,这屋里的女人,却都十分严肃,遇到人不奇怪,这世界,多的是人。

    “一个男人。”

    遇到男人也不会令人惊讶,这是神都,不是璇女派,不是天香谷,不是毁诺城,不是移花宫,不是神水宫,不是灵鹫宫,不是古墓一脉,不是恒山派,不是慈航静斋。

    那些地方,平常所见一个男人,都会令人惊奇,但神都不会,就是神都的中心,皇宫大内,后宫之中,也不乏男人,他们,或许称之为太监,更为合理些。

    “一个很有名的男人。”

    很有名的男人,也不奇怪,这天下,力强者则有名,虽然女人在江湖中,也不少见,但是最强者,大多时候,都是男人。

    就像是那风云谱中的天榜十二人,地榜十八人中,没有一个女人,或许有一个,可能算是,但也就那一个会有异议。

    这天下,随处都是,有名的男人。

    “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

    也不奇怪,武者,自身逐步提升进化,能扬名,自然能力不俗,这天资、才情也定然超出寻常,自然会有一分魅力。

    “一个不知多少妹妹惦记着的男人。”

    “啊!”

    这时,屋中女子中一人忽然惊呼出声,她本在角落中,文文静静,秀秀气气,看似一个柔弱的美人。

    “妹妹,你知道是谁了?”

    公孙兰看了过去,问道。

    这个妹妹,本来就极其聪慧,可能也是姐妹中,最聪慧的人儿。

    ……

    “殿下,襄王来访。”

    杨广本要睡了,每日朝政繁多,他也曾静修武道,体悟颇多,如今诸事缠身,许久都未曾静坐参悟了。

    更别说,舞刀弄剑,修炼招式了。

    这体型,自然也就有些肥胖了,这可不是修炼什么魔功导致的,是诸事沉郁,也是没有时间,将每日吃下的饭食,消耗炼化。

    一日一日的堆积,导致身体就这么没了往日的那般身姿。

    他以往,也是这神都中,有名的潇洒公子,也曾令无数女儿倾慕。

    想着杨恪,就想到了自己的过往,若是不争那皇位,沉修武道,他今日,在这神都中,恐怕会比这侄儿,更令人喜欢吧?

    正想着,就听到内侍来传信。

    杨恪的独自一人来的,遵从礼数,敲了门,直入大堂中,此时正在观赏着墙上的壁画。

    不知是何大家所画,一个剑意灵动的女子,正在舞剑的身影,看不清面目,也无人会注意其面目,只会看到那一柄剑。

    剑意勃发,满庭之客,无不震惊,在这画中,被显露的淋漓尽致。

    只这一式,就是一绝妙的剑招,这画家,必然也是一剑道宗师。

    “恪儿观这画,可是欢喜,不若我将其送往你府中。”

    杨恪听到背后人的脚步声,好几人匆匆而来,为首在前的是杨广。

    他等了可不少时间,此时隐隐觉得,这壁画中,恐怕藏着一门剑术,绝学级的剑术,只是,一直领悟不得,听到杨广来了,也放弃了领悟。

    仿佛看见了他挥手,阻止宾客们的发声。

    杨恪摇了摇头,拒绝了杨广的心意,这幅壁画,也就是在这厅堂中,才有其相。

    若是迁移,恐怕就会失却些味道,杨恪不怀疑杨广能将其无损迁移,只是,他并不需要。

    “不知这是谁所画的?”

    杨广摇了摇头,指了他身边一人,说着:“虞卿博闻强记,可曾知晓?”

    杨广指着的那人,长得倒是斯文俊秀,年在三十岁左右吧。

    “启禀殿下,这画许有千多年了,应是一位姓李的剑客所画,臣曾观古书有云,有一剑客,擅书画,只是甚少铭记,不过,他所画中,女子衣衫,多有青莲点饰,时人称之为青莲居士。”

    听其介绍,杨恪倒是微微一叹,世人竟将其忘了。

    看着壁画上,一大片的空白之处,杨恪忽然说道:“拿笔来。”

    杨广微微一笑,也说道:“快,快去拿笔来,磨墨,孤亲自来磨墨。”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太白传芬芳。

    梦会美人与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余闻剑客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千年时间似反掌,风尘倾动帝王室。

    天地零散人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

    在座的这些人或许对那青莲居士李太白不大知晓,对武道人物不太明白。

    但都非是拙目之人,都是饱学之士,对于诗词,那绝对是识货的。

    看着杨恪在白壁上所书,书法不算很好,略有几分匠气,都还满不在乎,心中自有评价。

    觉得他这是在玷污瑰宝,只是看其所书,先是默然片刻,而后俱都轰然叫好。

    虞世基大声称赞道:“好画,好诗,好一句“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此句一出,诸诗无味啊。

    殿下,恕我直言,您那一首《春江花月夜》虽然已经是惊才绝艳,可余今日方知人外有人。

    诸君,千古之后当有后人因此诗而记得今日,记得你我。

    余死而无憾啊!”

    虞世基一个劲的称赞着,说着这诗多么好,就连杨广的脸黑都忽略了。

    若是其他也就罢了,偏偏这诗这画这人,必然要流传千古。

    “这般佳句,恐怕天下读书人,以后必要默而背之,传而诵之,天地可损,此诗此句不灭。”

    杨广此时也不得不笑叹着:“恪儿之才,吾早已知之,这诗的精妙之处,何止尔等,连孤都忍不住默而背之,传而诵之了。”

    心中如何想的,却是谁也不知。

    众人一番吹捧,一番品味,有人望着那诗那画,黯然落泪,有人欢欣。

    得自壁画中的启悟杨恪也是心念一动,想起了那首诗,这才挥手写出。

    夹杂着自己的领悟,若是剑道资质聪颖,定然能从其中悟出一道绝世剑法来。

    惊鸿剑法:源自上古巫女一脉的古传剑法,女子修行,多有裨益,男子修行,恐有不妥。

    却是一门女子专修的剑术,杨恪略有领悟,就放弃了,并在技能中删除。

    实在是这门剑法,对于身姿上的锻炼,对男人来说,多有不妥,哪怕是绝学剑法,杨恪也自然放弃。

    “侄儿深夜来我这府上,想必是有什么事,尽可说来。”

    分宾主落座,杨广就将话题,转向到了杨恪,这深夜来,必然不是来做诗的,他觉得这个侄儿不可能会这么无聊。

    “确实有一事相询。”

    暗暗的给几个幕僚,使了眼色,若是太难的事,有损名声的事,杨广固然不会拒绝,但他这幕僚们,就可以出言扰乱了。

    这也是他,紧急呼唤这几人前来的原因,也是他晾了杨恪那么长时间的原因。

    “如今天下,武者日益繁多,虽有门派在各处维护秩序,不过门派所行,名不正言不顺,恐有失误,或许酿下大祸,也未可知。”

    听着杨恪的说辞,杨广倒是频频点头,他觉得杨恪说的很好,这些门派,肆意妄为太久了。

    要是一个没有,就太好了,只是,自己这个侄儿,恐怕不是来说这的吧,除非他疯了,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继续听着杨恪所言。

    “大隋之政,也当随世事变易,叔叔何不学那宋明两国,也立下六扇门,大隋自有忠义之士,自可除得邪魔。”

    杨恪说完,喝着茶,看着杨广的反应。

    杨广此时,微微觉得诧异,他不知杨恪怎么想的,这么一来,岂不是给自己增加权力?

    “六扇门,好倒是好,可这能折服天下群英的人物,恐怕也没有多少吧!”

    杨广犹豫片刻,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什么监国太子,手上握着的力量越多,等多到无可取代,那皇帝的位置,也就是他的了。

    只是,杨恪莫非不回那蜀山派了,要做一做这六扇门的总管不成?

    也或许是,他有自己的人选,替他执掌这衙门。

    “大隋自有忠义之士,吾久离神都,此事只是感念一提,此时如何,还是叔叔去做,吾却不大懂。”

    杨广点了点头,表示应承,就说着:“吾明日朝议,就和诸臣言说此事,想来问题不大,只是执掌这衙门,恪儿可有人选?”

    “吾不知,叔叔自决即可,吾就告辞了。”

    说完,杨恪就起身,眨眼间,就消失不见。

    良久,杨广才叹气说着:“吾这侄儿,可是真性情!”

    然后问着虞世基道:“那江天雄不是号称河洛大侠,想必也愿意为孤分忧,为天下大义,就让他做一做神捕,至于总捕之位,传杨素,吾问一问他。”

    心中热切,杨广也不想睡了,就大半夜的,派人去召来杨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