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晚明疑案 > 第5章 “臣一眼便知是假,乃犁丘之鬼。”

第5章 “臣一眼便知是假,乃犁丘之鬼。”

    1645年,三月初三日,南京武英殿。

    弘光坐在龙椅上,等待前去检视太子真假的诸大臣回报。

    他从来没有见过太子这个侄儿,当时他在洛阳。

    李自成曾两次打进洛阳。

    第一次,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打进洛阳之后,把自己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杀死,还把尸体与鹿肉混在一起让士兵吃掉。

    自己与嫡母则侥幸逃出。

    李自成兵撤后,朱由崧回到洛阳,袭封福王。

    当李自成第二次打进洛阳后,如惊弓之鸟般的福王一路南逃,直至淮安。

    一路南逃到淮安的还有周王朱恭枵、潞王朱常芳等。

    崇祯驾崩消息传来之后,众人拥立自己成了新皇上。

    但他知道,太子的下落不明,他曾派人四处打探,但一无所获。

    倒是太子及二王已亡的消息不时传来,但都拿不出切实的证据,都是口口相传。

    但大臣们以这口传消息,纷纷建议赶紧定太子谥号。

    太子是死是活仍然扑朔迷离。

    这像一个巨大的石块压在福王心头,每一想到,就会心跳加速,焦躁不安。

    毕竟,太子才是继任大统者,而自己则看起来名不正言不顺。

    而就是在迎立自己当皇帝的诸大臣,也多有非议。

    有的倾向立潞王朱常芳,特别是那些东林党人,包括兵部尚书史可法。

    事后,福王听报,当初大臣们议迎立自己登极时,史可法还说,太子存亡未卜,如果从北方回到南方,就不好办了。

    这不是要空出皇位来,以待太子吗?

    还好,诸大臣商议之后,最终还是迎立自己登极。

    但太子毕竟就像心头的噩梦,挥之不去。

    而今,凭空冒出个太子来,自己更是寝食难安。

    他要给诸大臣们,给天下一个交待。

    要让天下人知道,太子已死,并已封谥号。

    眼前的这个太子是假冒的。

    太子若是真,群臣以后将如何待朕?

    他把这个疑虑私下里曾对刘正宗等讲,并反反复复告诫太子的这些旧讲官,让他们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弄清那人到底是不是太子。

    刘正宗回答倒是让自己心中稍安。

    他说:“恐怕太子不能来此,臣当以事穷之,使无遁词。”

    然而,如果才能让天下人相信这太子就是假冒的呢?

    他派去迎太子来南京的,还有太子第一天来南京前去验视的太监都被处死了。

    原因很简单,太子身份真假未卜,他们就以为是真了。

    昨天,他再派卢九德前去验视。

    卢九德回来说是假冒,才让他稍稍心安。毕竟,卢九德在洛阳时就开始服侍自己。

    “皇上。”

    “皇上。”

    耳边有人在轻声呼唤自己,弘光睁开眼,才发现自己竟趴在龙案上睡着了,下面站满了大臣。

    “众爱卿回来了?”

    “回来了。”

    “验视的如何?这太子是不不是真的?”弘光有些急不可待了。

    “皇上,这太子是假冒乃千真万确。”王铎回道。

    “哦。”弘光听此,来了精神,刚才的睡意全无,刚才的紧张也消散了,脸上本来僵硬的渐渐的松弛下来,“快快讲来。”

    “臣一眼便知是假,乃犁丘之鬼。”

    “细细讲来。”

    “一是我曾教授太子三年,我问他,认得我否,他竟然说不认得。”

    “不会是忘记了吧?”福王又问。

    “我又问他,讲书在哪殿?他说是文华殿,其实是在端敬殿。我又问桌案上放什么东西?他同样也回答不出来。一问三不知,可知其诈。”

    “那方爱卿如何判断?”

    “臣同样认定其假。”

    “哦,快快讲来。”

    “那人见到臣,倒是知道臣的名字。”

    “他认识你?”

    “也可能是蒙的吧。臣像王铎那样,也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同样也没有回答上来。”

    “问了哪些问题?”

    “臣同样问他讲课场所,他答在文华殿,而其实是端敬殿;又问仿书习何字,答诗句,而是《孝经》;臣又问他,写几行,他说是全写。其实是描写十个大字及另写小字,并非全写。问他讲章是否还记得?回答说,不记;问讲案有何物?答曰,不知。如此,假冒太子坐实无疑。”

    “其他爱卿验视如何?”

    “臣启奏。”

    弘光看时,是兵科给事中戴英。

    “奏来。”

    “臣追问太子,先帝十六年御中左门亲审吴昌时,太子在旁,能忆起否?太子竟然答不上来。又问嘉定伯何姓何名?他也回答不上来。

    “自己的姥爷,他都不知道吗?”

    “这也是令臣倍感困惑的地方。连自己的姥爷都不知道,贵为太子,实在不应该啊。”

    “马爱卿,你看如何?”

    “臣认为太子为假冒无疑。”

    “请奏来。”

    “自从传出太子以来,臣便有三点疑问。”

    “哪三点?”

    “可疑一:太子脱离虎口应当直奔南京,为何前往杭州、绍兴?”

    “是啊,为什么他不直奔京城而来,难道他不知道南京是京城吗?”

    “可疑二:听说太子睿智凝重,不轻言语,而此人善于机辩。”

    “大概是南来路上学会的吧?哈哈哈……”

    “可疑三:日前左懋第有密信,说BJ也有一个假太子(单章另述),辨析甚详。即使太子不死于闯贼之手,也得死于清。西宫袁妃及宫女都说太子‘有虎牙,足有痣’。然而,验之此人,都无法应合。”

    “是啊,一个人岂能假冒的了的。有一个太监向报告:太子的小腿骨‘易于常形’,与平常人不同,很难假冒。”

    “皇上,其人其事皆假,太子乃假冒,其诈无疑。”

    “其诈无疑。”

    众臣齐声奏道。

    “朱爱卿、赵爱卿,你们不是说见过太子吗?你们如何看?”

    弘光仍不放心,想起朱国弼、赵之龙曾说过见过太子的话。

    “启奏皇上,微臣也觉得其假。”

    “启奏皇上,臣也认为太子为假。”

    弘光长长地舒了口气。

    “太子真假立辨,了却朕一大心事。从验视假太子一事可见,便能看到众位爱卿所具有的忠诚大节,令朕感动。”

    “谢皇上。”

    “皇上,既是假冒,是否将其立即处死?”王铎问。

    “不可。”马士英奏道,“应将假太子及随行二人高梦箕、高虎交法司审问,有了结果之后,再作定夺。”

    “是啊。臣也以为,胆敢假冒太子,绝不是一个小小稚童可独自做到,其背后必有人支持。这背后之人才是最可恨的,需重重判处。”王铎接着马士英的话道。

    “大人所言极是。”

    “那就传旨,先将假太子交锦衣卫押入中城兵马司监狱,令左都李沾严加讯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