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博弈 4

    方栓的真实身份,是第2131届人性补全委员会的会长。

    此前发生的一切都是梦境,外界的真实时间早已来到82世纪。比梦境中,整整晚了六千年。

    从第17届委员会开始,那一届的会长正好是班森。

    委员会历届会长均为人类最高智慧集大成者。

    前人已经将能够研究的领域研究了遍,到了班森医生这一届,只好挑选前人剩下的边角料,只研究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避免“神经突触失连”的现象发生。

    班森医生通过研究发现,这一现象的发生并非是偶然,而是基于某个底层逻辑的必然。这个逻辑被拆分为零碎的上十万亿个碎片,分布在整个委员会计划的各处。

    想要避免,无法可能。

    于是,班森医生一生得出的结果,是追本溯源,得到了“神经突触失连”的发生原因。

    在得知实际上是人性之争以后,班森医生认为只要冷冻者在陷入冷冻状态以前,就已经抛弃人性,那么似乎整个底层逻辑就会不攻自破。

    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生而为人,如何放弃为人?

    班森医生在经历多次实验失败以后,在生命的暮年决定自己亲自试上一试,和梦境中的林正清交手。而结果,是南阳孤儿院后山的坟坡,多了一只孤冢。

    从此以后,委员会历任会长都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研究如何抛弃人性,如何从梦境中醒来。

    一届一届又一届,无一例外,历届会长都失败了。

    直到…

    8139年,第2131届委员会的接力棒交到方栓手上,一个伟大的天才横空出世,方栓提出《达尔文计划》,进行灵魂切割,实现抛弃人性的目的。

    “我们生来是人,拥有理性、感性、责任、信仰、善良。如果,我们可以将灵魂根据这些属性进行细分,得到对应的五个人格,之后让人格们相互厮杀,将善良的人格杀死,不就可以醒过来了吗?”

    这也就是侦探、作家、教师、神父、原画师,诞生的由来。

    被称为“原画师”的人格,喜欢收纳美好的事物,拥有对大自然最纯粹的爱意,是方栓进入梦境中的必杀之人。

    这,才是方栓的最终目的…也许是吧?

    ※※※※

    “…”

    黑暗中什么都无法看见,可古石义仍然感觉到,有一双眼眸在死死咬着自己,后背颤栗。

    这并不是害怕,这是生物的本能,兔子遇见毒蛇的本能。

    “说吧…”

    那个男人说:

    “你想要怎么死?”

    世界一下子就变化了。

    灰褐色的浓烟从视野边缘出现,往聚焦中心处汇聚。

    很快,叶片、神树、王椅、黑暗,全部消失不见。

    “哗啦啦…”

    耳朵中传来水声。

    古石义晃过神才发现,自己身处在一片颜色深邃,呈现咖啡色果冻状的湖泊中。脚踩在湖面上,底下荡漾出波纹,视野周围则是灰褐色的水雾。

    因为已经摊牌,所以再进行一系列的伪装毫无意义。倒不如直来直往,省时省力。所以,方栓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唤出,进行最后的决战。

    古石义站在湖泊南面,方栓站在湖泊北面。

    在湖泊的西面,则放置着三只十字架,其上用银色锁链捆绑着年龄状态并不相同,方栓的其他人格。

    年龄在四十岁上下,身穿朴素格子衬衫的作家;

    年龄在三十岁上下,面容古板,身穿黑色袍子的神父;

    年龄在五十岁上下,身影邋遢,眉毛胡子搅合在一起,完全不修边幅的教师。

    这三个人格先后在斗争中失败,因此没有资格站在湖泊中央。他们只是旁观者,见证古石义和方栓的决斗,由谁成为主人格的决斗。

    而在湖泊的东面,步眠眉头紧蹙,担忧看着老师的身影;

    月眠毫不在意两个男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用淡银色的指甲油,动作轻微的装饰自己;

    顾越则打了个哈欠,对月眠问道:

    “你没有自己的指甲油吗?为什么非要借我的?”

    月眠淡淡回应:

    “因为你会给我,所以我用你的。”

    ——这几人,便是方栓内心世界的全部。

    方栓的眸光淡淡,从古石义身上挪开,与步眠对视一眼,而后又回到古石义身上,道:

    “…宋云江给我布了一个局,要我与你决裂。想要用人性的黑暗将我击溃,以此失去复苏的机会。可是,我就是黑暗,我会用黑暗将人性吞噬,我并不害怕与你决裂,你懂吗?”

    “如果真的不害怕,怎么还会说这么多?阿栓,你并不是磨叽的男人,你会说这么多是因为…”

    古石义的眸光逐渐坚定,直视那不可名状的深渊: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的弱点和我一样,是对果儿的爱。有爱,就有感情;有感情,就有人性;有人性,就会复苏失败。

    阿栓,承认吧。你在我的记忆当中,已经看见了失败!”

    “…”

    方栓起先是缄默,而后是淡然:

    “你的记忆?你就是我?天真。在你的记忆里面,我亲手杀死甜果,何来爱意一说?”

    ※※※※

    这是发生在现实世界的博弈。

    公元8139年,《达尔文计划》实施。

    该计划一共有六个目的,培养神的奴仆、实现委员会的承诺、研发亚当肋骨、分裂人格、破解春潮陷阱,以及…创造出人工智能天九数。

    8139年,9月29日,秋分。

    一起绑架案发生,为了营救人质,金沙港海港警局的警员古石义与甜果负伤,需要送往首都,在首都医院神经科,接受神经治疗。

    神经治疗?

    这成为了最合适的实验品。

    方栓通过观察古石义的大脑叠层,将其人生经历和行为习惯进行数据化,变成数字,逐渐沉迷在这些美丽的黑白方块中。

    逐渐逐渐,方栓陷入到对科学的喜爱中。

    他在无限循环的数字阵列中,从开始到现在,体验了古石义的前半生,感同身受。

    在科学领域,这叫做精神污染。

    方栓看见了古石义的人生;

    方栓融入到古石义的人生;

    方栓接受了古石义的人生;

    方栓拥有了古石义的人生。

    到后来——

    古石义成为了方栓的善良,他是方栓的原画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