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千星魔尊 > 第二十章 燕来

第二十章 燕来

    沈小义想到一件事,问道:“杏儿,家中可有笔墨?劳烦多取些过来。”

    杏儿从内屋中拿来厚厚一摞宣纸和毛笔、墨锭,沈小义接过后转身出门,口中道:“我还需再去处理了一件事,马上就回来。”

    杏儿倚着门,微微点头:“小义哥,快些回来……”

    沈小义趁着夜色一路返回桉树林,钻入石窟之中。

    借着依稀的月色,他看到洞口处,汤有德所在泥地上绘制的地图依旧还在。

    虽然他已将此图牢记于心,但为确保无虞,他还是细细临摹,依样描绘了下来。

    地图绘制完毕后,他又将汤有德散落在地的土石金包好系在腰间,此物去燕来镇时当能派上用场。

    沈小义折向石窟深处石壁处。

    他惊奇的发现六只蜡烛已被点燃,而他明明记得离开时已将蜡烛熄灭。

    “有人在否?”沈小义大声问道,石窟之内除了悠悠的回音,再无半点声响。

    沈小义无暇多想,他将六个石洞的蜡烛放在地面上,自己则攀爬站立在石洞之上,双臂举起的高度正好可以触及石壁上凡人掌下篇图形。

    他先用残留在石洞的酒将宣纸浸湿,一一覆盖在石壁图形上,手掌轻轻按压,将宣纸嵌入图案之中,再一一取下。

    一炷香之后,宣纸晾干,他又小心翼翼的将淡墨涂于宣纸之上,石壁上图形终于被全部拓印下来。

    沈小义长出一口气,完成之后已是满头大汗。

    虽然工具粗糙、手段简陋,拓印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基本的招式动作已得到了清晰的描绘。

    他将卷好的宣纸纳入怀中,抬头看了看石壁上的字,双漆跪地,俯首叩头,说道:

    “晚辈沈小义,感谢老前辈赐教,无以为报,惟愿日后有缘得见,小义再行拜师之礼。”

    回到刘翠岚住处时,已是深夜。

    老妇眼见得他半夜回来,也不多问,只是叹了口气,柔声道:

    “浑小子,我也不再问你出去所为何事了,你们这些男人,天生都是闲不住的命……包裹给你准备好了,早些歇息,明日好有力气赶路。”

    沈小义展开包裹,发现内里有十锭银子,三个药瓶,还有厚厚一摞干粮,包裹一旁还放着一把剑。

    他心下感动,正要开口,却被刘翠岚抢道:

    “这把剑是我家老头子的贴身之物,也是张暮维大哥亲手打造赠与我的,搁在这一时也没什么用,你拿去防身吧。”

    “刘姨,这么多银子,我说什么也不能要,你和杏儿日后……”

    “大老爷们不要太多废话!本宫有的是银子,让你拿去就拿去!”

    刘翠岚说罢转身离去。沈小义心知她脾气,只好不再言语。

    此时杏儿正好走进屋内,怀中抱着一个乌黑的狭长盒子,沈小义认得这是张暮维用来放置陨金残片的黑铁剑匣。

    “小义哥,爷爷一再嘱我将此物转交给你,你一并带上吧。”

    沈小义点头,这陨金来历不明,又极度危险,留在她们身边必有后患。

    他也正想借着去燕来镇的机会,查明这陨金残片的来历。

    “刘姨的相公,你可知去了哪里?”沈小义问道。

    杏儿摇了摇头:“我只知刘姨的相公姓齐,是燕来镇府衙的一名老捕快,刘姨舍不得离开这伏牛村的小医馆,因此并未搬去燕来镇。”

    “齐叔每隔一个月都会回来探望刘姨,但最近半年多似乎没有回来过,只是书信往来而已,并托付府衙的驿使,每月都给刘姨带来盈余的薪俸。”

    沈小义点点头:“我这次去燕来镇,如能见到齐大叔,定会代刘姨问候他。你也早些歇息吧。”

    杏儿离去后,沈小义躺倒在床上,这才感到浑身疲惫不已。

    他回想着几日来经历的种种险境,脑海中又浮现出桉林石窟,石壁上那些小人儿不住的跳动,

    他感到眼皮越来越沉重,不久便沉沉睡去……

    沈小义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独自一人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蓝天碧草景色宜人。

    远处,一座巨大的楼宇高耸入云,隐隐发出金色的光芒。

    他被深深吸引住了,不由自主的向它奔行而去。

    他越跑越快,竟不知不觉间双脚脱离地面升向了天空,身体变得像羽毛一般轻盈,渐渐与天空中的云海融为一体……

    他徜徉其中,感到无比的舒适惬意。

    但无论怎么飞翔,那金色的楼宇却仍在远方,始终不能接近。

    他渐渐感到烦躁,焦虑之中浑身变得燥热无比。

    体内忽然燃起一团烈焰在周身游走,将他四肢百骸悉数点燃,奇怪的是他并不感觉疼痛。唯独左手臂感觉异常灼热……

    沈小义惊醒过来,发现早已是日上三竿,火辣辣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将他的左臂晒得火热。

    他一骨碌爬起来伸了个懒腰,感觉神清气爽,身上的伤口几乎已经痊愈,感受不到任何的疼痛。

    屋内空无一人,桌上早已摆好了饭菜。

    沈小义匆匆洗漱完毕,向嘴里胡乱塞了几大口烙饼,抬头发现窗外屋檐下的木格上,那只蓝色的燕子又在好奇的打量着自己。

    沈小义微微笑道:“燕兄,你好好保重,我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咱们改日再相见。”

    他从刘翠岚包裹中拿出五锭银子,用布包好,一扬手甩在燕子窝旁的木格上。

    小燕子一惊,扑棱棱飞走了。

    走出屋外,刘姨和杏儿正在庭院中晾晒药材,一匹枣红色的瘦马正在庭院外不耐烦的来回走动。

    “浑小子,你可别嫌这马瘦,脚力可好得很!废话不要多说了,我们还要干活,你自求多福吧!”

    刘翠岚一如既往的洒脱干练。

    沈小义将包裹紧紧系在身上,又将长剑负在身后,拍了拍腰间的匕首,双手抱拳,灿然一笑:

    “二位女侠请多保重,屋檐下的燕子窝还劳烦二位照顾,浑小子就此告辞!”

    ……

    燕来镇坐落于伏牛村的东北方向,距离伏牛村约一百余里。

    从伏牛村至燕来镇有官道相连,大路通畅笔直,途中还设有一所驿站。

    沈小义自幼便喜欢骑着父亲那匹“火云”在奉河边的土路上驰骋,故而马术极为熟练。

    枣红瘦马也不负众望,一路狂奔绝尘而去,除了在驿站饮水喂马稍作歇息,路途之中几乎未做停留。

    不到两个时辰,沈小义已到达燕来镇。

    燕来镇地处连云洲西南部,而连云洲又位于崇唐国西部边陲。由于连云洲地广人稀,整个州内也仅有七八座城池。

    燕来镇所在位置极为特殊,北通朔州军事重地,南连楚宁国龙溪山北麓,向西通向西部异域外邦之族,向东则有官道直达雍州。

    由于燕来镇四方通达,故而各方百姓汇聚,人口颇为众多,镇内八街九陌,市井繁华。

    燕来镇名字虽然称为“镇”,但实际上是一座小城池,朝廷派驻官吏,破例依照州府直辖编制,任命知县坐守,从六品官员。

    沈小义自幼在奉河村长大,连伏牛村都很少去过,父亲在他年幼时曾带他来过几趟燕来镇,也均是做些采购之事,从未久留。

    他行至镇中,但见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行人络绎不绝,叫卖声不绝于耳,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内心顿觉新鲜无比,忍不住暗自赞叹。

    他行至一处,看见街道一侧坐落着一片宽阔的庭院,庭院牌匾上书“明镜高悬”。

    庭院大门右侧,摆放着一面大鼓,两个雄壮威武的衙役守在一旁。心知此处应当是衙门所在地了。

    沈小义正想仔细瞧个新鲜,却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躁动声。

    循声望去,在衙府庭院外一角,一群人熙熙攘攘,正围着告示栏交头接耳。

    他凑上前去,发现张贴的是悬赏通缉,只见“缉拿令”三个大字旁边,描绘着一张触目惊心的面孔。

    画中人目光呆滞,脸上横七竖八刻满伤疤,犯人的嘴角极为夸张的咧开,直至脸颊两侧,整个面孔像是以嘴为界,裂开成上下两部分。

    尤其是那似笑非笑的神态,显得极为诡异可怖。

    沈小义循着缉拿令向下看去:“案犯刘二,杀人越货,盗取官银,赏银五百两,全城通缉……”

    还没及细看,一只大手从沈小义耳边掠过,榜文唰的一声被撕去。

    围观百姓哗然,纷纷迅速让开一条道路,唯独沈小义来不及反应,站立不动。

    沈小义转头望向揭榜之人,发现此人也正凝视着自己。

    揭榜之人比沈小义高出一头,面容黝黑,身形瘦削但极为精壮,一身青灰色短打劲装,右手按住腰背后悬挂的五尺长刀,浑身透着剽悍凌厉之气。

    黑脸汉子凝视着沈小义,锐利的目光中射出挑衅和戒备之意。

    沈小义这才意识到,对方定然是对自己的淡定不动有所误会,误以为自己也是抢榜之人……

    他赶紧一个后撤步挤到旁边的人群中,脸上不住的讪笑。

    黑脸汉子乜斜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沈小义目送着黑脸汉子迅疾离去的身影,长出一口气,不由暗自好笑:刚来报个到,就险些糊里糊涂的结了个梁子,江湖险恶可真不是句玩笑话。

    他牵着瘦红马在四处转悠一圈,原本计划要先寻到陈绥安住处,尽快打探黑井信息,但抬头看到天色已微微擦黑。

    于是转念,还是先找间客栈休整一番,正好也可借机在客栈打探一番玄霜派的踪迹。

    经过几番问询,沈小义寻至一家客栈门前,抬头仰望,客栈门匾上书:“飞燕将军客栈”。

    他不由心头一动:飞燕将军不是那位救命恩人赵六郎吗?此客栈又与他有何联系?

    低头思虑之间,他抬脚迈进客栈大门,不承想庭院之中冷不丁冲出一个人,速度飞快。两人正好撞了一个满怀。

    沈小义猝不及防,身体被撞后下意识发力保护,竟将撞他的人反弹,那人原路飞了回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