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孤雁入胡天 > 地阔天高06

地阔天高06

    由于天色已晚,四人遂在废弃的寺庙借宿一晚,吴通出去打了个野味,罗本法王采了些野果,李健与葳葳生起火来准备晚餐。

    过了好些时刻,李健与谭葳嚷嚷喊道:可以吃饭了。

    只见沙漠鹘鹰独自一人走来且道:我们自己吃吧!罗本法王虽非和尚也非道士,但却真是求道之士,茹素多年。

    大伙儿饥肠辘辘,不多时也已将野味吃下肚了。餐后,沙漠鹘鹰吴通遂问了李健:不知是否我眼拙,竟看不出少侠师承来历与门派?

    李健忙回道:前辈只管叫我李健,我并未拜师学艺。小时爷爷教我一套家传拳路,后来在官府当差需要又学了五行拳,前些日子又买了两本拳经,螃蟹拳、螳螂拳。

    沙漠鹘鹰吴通听完,了解了这少年底细,当即颔首,接着说:这样好了,反正吃饱也撑着,我们两个比划比划。

    李健一听,也不以为意,反而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一人这就各就各位,只见吴通示意李健尽管动手,李健拱手一揖,旋即道:晚辈武艺低微,请长辈不吝指教!

    吴通此时弓步站稳,已摆好架式,李健随手即使出螃蟹拳攻击,两只大螯先攻下盘。吴通抬腿上下闪去,左右手挡出,并不出击,李健变招亦快,旋即脚踩七星步,手使螳螂拳,一招'铁牛耕地攻出,螳螂拳连环短打,发力着实得当,也就一气呵成,双封手反复交互使用,螳螂拳特色乃在短打巧妙,劲路奇出,变化万端,两臂虚实互易,出手时机恰如其分,此时,两拳变钩手,螳螂有如双刀,挥臂双勾而至。

    吴通依然弓步站桩,沉重如山,分毫不动,左手隔开,右手迅即挥出,李健受惊,挥臂双封,进退得宜,连吴通也暗赞一声好,此时一招螳寻路使出,一个箭步冲前,左右钩手连环而出,吴通弓步稳如泰山,左右掌连环拍出,化解攻势,此时趁势攻了几掌,李健则使出“螳螂探爪”,此招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爪中虚实并用,着重双臂伶俐,攻守有度,虽非名震江湖的拳种,李健使来亦是不俗!

    二人较量,吴通着重防守不主动进攻,但内心暗自诧异李健竟能将寻常拳术使的竟如此了得,临敌变招如此之快,着实令人赞赏,根骨其佳,真是练武奇才,他此时方知李健学的功夫是一般庄稼汉把式,全是些俗技庸招。

    李健此时随意变招,不时五行拳搭配螳螂拳、螃蟹拳,最后方使出家传拳路,一招『动如脱兔”蓦地使出,脚步陡动,身形宛若野兔,配合五行拳之“劈拳,,如同斧头劈下,先是正劈,左劈随之而至,紧接着'钻拳'、'炮拳'、“崩拳'--使出,手法刚柔相济,长短兼施,敏捷有力,只是吴通门户却守得紧密异常,无论如何进攻都无法突破的防卫。

    李健徒呼负负,只得莞尔一笑,拱手一揖,旋即说道:前辈武艺高强,晚辈怕是再练二十年还打不过!

    但见吴通却不见失望之色,自露激赏神色,语气中肯,神色严肃,说道:以官差的角度来说,你的武功算是不错了!但是要在江湖行走还需要深厚的内功。

    接着又说:以你临阵交手的变阵可以与常规高手周旋一时半刻,但最终仍将因内力不足而落败!

    吴通来回踱步,左思右想,道:你内功浅,暂时搁着,但外功不能只靠这些寻常拳路,我看这样吧!我教你一套《北冥掌》,也算答谢你搭救之恩,你得好好学!

    李健闻言不免一愕,真没想到自己日间见了喇嘛逞凶使狠,欺压良善,动了侠义之心,此刻竟然眼前高人要传授自己武艺,心头思潮起伏,茫然失措,难以置信,赶忙说:前辈武艺高强,什么搭救之恩,没有法王之助,我早没命了!

    谭葳知道当时若不是李健在危急之际挺身而出,二人下场难料,道:话虽如此,通叔认为你忠义过人,才肯传授你武功,还不拜谢。

    李健一听,深知良机稍纵即逝,忙拱手说:前辈高人请受晚生一拜,晚辈想要拜师学艺,不知前辈能否收晚辈为徒?

    哪知吴通却道:我今日教你武功是因为你的忠义精神,以你的资质假以时日将来必成大器,你只要将以所学加以潜心研究,成就必在我之上,当今乱世当道,凡忠义之士都该有匡扶社稷的雄心壮志,再来以后跟葳儿叫我通叔就好了!

    李健听完这些话,回想这几年的怀才不遇,落魄江湖,不禁泪潜然落下,今日机缘巧合,有幸逢上了前辈高人。

    当即激动的说:通叔说的是!

    李健初出茅庐,涉世未深,路见不平,仗义行侠,今有奇遇,毕竟此去江湖前途未谱,吉凶如何,尚未可知!

    诗曰:

    江湖行侠义

    岂料是书生

    若问生平事

    天山踏日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