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五十三章 李府尹被群众逼问

第五十三章 李府尹被群众逼问

    二爷今日干了这么痛快的事,回到府里内院就跑起来,大红披风都被风张开老大,这劲头比公子们还显年轻,见到侄女一把抱起来转几圈,然后放下侄女问:“雅俗,二叔厉害不厉害?”雅俗立刻文思泉涌的夸起二叔的厉害,说的滔滔不绝。二爷听完侄女的夸奖,又把一边的女儿也抱起来转几圈,再问女儿爹爹厉不厉害,雅慕因词都被姐姐说了,于是在父亲怀里拉着长长的调子,鼓着纤细的手掌感慨:“我爹爹真是厉害呀!真是太厉害啦!”眼睛里的坚决前所未有,四周仆从也纷纷卖力恭维起老爷来,二老爷听着心里爽极了。

    众人还没夸完呢,贾夫人就出来了,二爷一见到贾夫人就把女儿放下来,一把解开大红披风拿在手里,递给夫人,颇为抑郁的说:“好了婉言,你罚我的事,我都任凭处置了,这下可以了吧。”贾夫人一听就笑了,周围人也跟着夫人后面头笑起来。

    话说贾夫人现在看重夫君养生,不给夫君喝醉,昨日二爷因今天休沐,不用起太早,晚上喝酒又给喝醉了。贾夫人突然不想和以前一样罚相公了,横竖他不怕还故作享受,所以要求二爷今日穿着自己为他新做的大红披风,还让他要出门溜达一圈才行,夫妻俩争论了好久,二爷无奈,只得照办,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贾夫人接过披风就说二爷穿的挺好看的,二爷有点难以置信,毕竟太红了,可众人看着也觉得不错,于是又拼命夸起老爷穿这件披风怎么怎么个英姿飒爽,怎么怎么个年轻二十岁,确实说的也是心里话。二老爷被夸的有点飘飘然,本来还很排斥,听完就有点将信将疑的能接受,就问俩孩子看着怎么样。雅俗和雅慕也连声夸好看,雅慕怕这次词又被姐姐说光了,抢先开口狠夸起父亲的风流倜傥来,二老爷听着心里暖呼呼的。

    浩荡这边押解郭氏回到顺天府大牢,先牢牢地给锁起来,命高手日夜轮流看管,绝不会让再出丝毫差错,横竖郭氏舍不得自杀,这点谁都清楚,那些视别人性命如草芥的狼心狗肺之徒,一旦轮到自己头上,反而惜命怕死的见所未见,郭氏就是这种人。

    浩荡此时觉得事不宜迟,又想起黄侯爷今日的嘴脸,德寿侯府里里外外简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当即命府众差役上大街上张贴告示,把事情彻底抖露清楚,让所有人都知道郭氏入狱,希望能引来那些跟德寿侯府有旧怨的来顺天府喊冤,为自己眼下扣住郭氏,将住黄侯爷提供有力的证据,免得德寿侯府的人再去害人。

    太多人吃过德寿侯府黄大官人和郭氏的亏,主要是小官家和一些被坑惨的商户居多,所以一直敢怒不敢言。不想这次郭氏居然被府尹大人抓获,京畿民众都知府尹大人公正廉明,以前每次抓不到人谁都没办法,那黄侯爷地位又高过府尹大人,但这次能把人抓住,估计不玩虚的了。

    那些吃过德寿侯府亏的,以前虽告不动,但是都把受教训的证据留着在,这下子知道郭氏人就关在牢里,街上斗殴事件居然还闹出人命,可见不会草草揭过。许多背后没倚仗的平民商户,闻讯顿时齐聚顺天府喊冤,就是多少年前那家被迫关门的家具坊的东家,都带着纸张敝旧的画押字据跑来了。一时间府尹大人案头的状纸堆积如山,府尹大人更是接连多少日都在升堂听受害者诉冤,根本没功夫干其它事。

    喊冤的都不嫌事大,哪怕就是索赔不到什么,只求府尹大人把郭氏当众暴打一顿板子,再判个牢狱服刑几年都是好的,所以喊冤的人这次都跟组织好了一般,每日都有一群人轮番去顺天府探问事情进展,人还天天换,但是从不间断,毕竟商人与商人之间,都是有联络的,这也不奇怪,谁叫郭氏之前就喜欢坑害有钱的商人,还大肆挥霍多年,可花的都是别人钱,这下子要债的全来了。

    浩荡得到这些证据正中下怀,索性就慢慢理着,把郭氏扣押在手里死死不放。德寿侯府的人天天过来探问,府尹大人就命人用新案件来堵住侯府人的嘴,每次都换新的。黄侯爷甚至都企图去刑部卖老脸,让刑部把郭氏先提走,然后再想办法。可这些新案子都还没理完,也多是民事案件,单就府尹大人一句话,便可以轻易打发刑部,何况刑部的王尚书极不耻于黄侯爷儿子儿媳的污糟行为,更不愿意理会德寿侯府。

    顺天府被烦的次数一多,把府尹大人给惹毛了,郭氏青菜馒头都没得吃,天天改成吃窝头咸菜了。

    顺天府把案件理着理着,发现这些坑财案件但凡有郭氏的事,必少不了黄大官人这个帮凶,而且签字摁手印的多都是黄大官人。府尹大人觉得自己不能只守不攻,所以又命府中衙役前去德寿侯府天天叫门,让侯府把黄大官人也给交出来,只这回府尹大人自己就不劳动了,反正德寿侯府是不会交人的。

    衙役们得了这桩美差,还有府尹大人每天额外给每人一个小银锞子喝茶润嗓子的补贴,于是就天天到德寿侯府门前“练嗓子”闹事。七八个人带着枷锁,轮番上前运足气力吆喝叫门,惹得路过的人都在瞧笑话。黄大官人也只能关门躲在家里,但不敢逃跑,就怕像郭氏一样,到时候一出门就被抓了。

    黄侯爷觉得李浩荡欺人太甚,但又不敢轻举妄动,此时事情尚无定论,不好求到御前,皇上的恩典要求也只能求一次,所以必须得到紧要关口处才能使,但如果事情一直这么僵着,家里如今陷入官司,孙子年纪大了,再不说亲可就,黄侯爷一时也是焦头烂额,时常后悔当年依了儿子,迎娶了郭氏这么个贪婪愚蠢的妇人进门,弄得如今家不成家。

    黄大官人听了儿子女儿的话,本还想送点梳洗打扮的用具和吃食给郭氏,哪知如今事情闹大了,出了门,就怕自己会有去无回,所以也不敢去了,只让下人过去。

    顺天府大牢的差役索性就不给德寿侯府的人来探望郭氏,虽然天气慢慢热起来,可管她郭氏多少天不洗脸不洗澡呢,德寿侯府的下人使银子也不管用,这些天事情桩桩件件都传了出来,谁都知道德寿侯府的银子不好拿,拿了,可别把自己差事搭进去,看押的狱卒还对侯府的下人不咸不淡的取笑说:“黄大官人若是亲自来就成,不光能看望,还能住一起呢。”下人回去也不敢说。

    郭氏之前为儿女说亲烦过不少高门显贵人家,最后因为被拒,郭氏就命人出去胡扯瞧不上谁家的谁,闹的人尽皆知,为此得罪的都是“狠人”,这其中有人存心报复,突然就秘密出去拉拢之前喊冤的人,让他们一起再到顺天府鸣冤一通,还让他们记得要搬出府尹大人岳父秦大人的清官威名,问问府尹大人,干事怎么这么磨蹭?现下证据确凿,侯府又不是不知道门在哪,都这么久了,怎么一个黄大官人抓了这么长时间还抓不到?衙役们进不了侯府,府尹大人干嘛不亲自去?是不是怕了?

    李浩荡府尹虽然卖相凶悍,但是人很善良,不但满朝文勋武贵皆与他和睦,老百姓也十分爱戴府尹,府尹大人和他的妻子秦夫人时常穿着平民装束,和寻常百姓家夫妻一样逛街买菜,买首饰衣服,京城很多摊贩也都熟识,顺天府的职责里也有负责教化人民,鼓励农商,所以京畿民众很多人都认得出府尹,除非罪犯,这些喊冤的也不怎么惧怕府尹大人,前脚才被拉拢,后脚就一起又跑去顺天府“鸣冤”了。

    登闻鼓一敲,喊冤告状的因为都不是第一次来了,所以全都熟门熟路的集体涌入顺天府大堂,拦都拦不住,把两边差役挤的都没地方站脚,想打板子也不可能了,磕头也不必了,没地方,前面就是人家屁股,最前面的鸣冤者就跪在府尹大人脚前,连府尹大人穿了几条裤子都看得清,实在挤不进去的,门口还跪了不少。

    府尹大人一来就惊诧莫名,这黄大官人和郭氏怎么就坑了这么多人?之前只是觉得收到的状纸厚厚一堆,最近忙着统计被骗的财产数额,可具体有多少人受害被骗,还真没往这块想过。

    底下人一见府尹大人来就叫屈哭嚎的震天响,个个都在比着谁的嗓门更大,顺天府门口几里路外都听得见,府尹大人听不清说什么,就卖力拍惊堂木,大声吼:“肃静,肃静,肃静……”吼了半天,底下才慢慢停了。

    喊冤的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来说,几个之前被坑骗最多的,纷纷质问府尹大人怎么还没抓到黄大官人,不然怎么个问审法。当年那个被迫关门的家具坊的东家,更是哭的捶胸顿足,不堪的往事回忆的历历在目,连连叫喊自己当年怎么就遇不到秦立时秦大人,秦大人怎么就不在京城主持正义?底下更是一呼百应,不断哭喊秦大人当时人在哪?差点都没把府尹大人逼疯了,自己老丈人身体还硬朗着呢,他们这是在哭什么。

    一通鸣冤加质问,把府尹大人盘问的焦头烂额,众人根本不听大人解释,接连怂恿府尹大人现下就亲自去侯府拿人,大家都在一旁好亲眼见证。

    眼看民怨呈现鼎沸之势,这帮要债的赶也赶不走,案情纠纷都不再仅仅限于是府尹大人公务上的事了,已经事关朝廷脸面,这会儿府尹大人就是想不去侯府都不行。所以府尹大人只得调兵遣将,带上衙役府众,后面跟着一帮讨债的群众,府尹大人骑马在前领路,后面一帮人尾随,又浩浩荡荡的前去德寿侯府,准备缉拿黄大官人。

    未知这一仗又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