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家父永乐大帝 > 038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

038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

    居庸关内。

    经过几天燕军的加急布防,朱高煦对于居庸关的防务很是满意。

    从居庸外线的岔道城、八达岭开始,到上关城、中关城,最后是南口,燕军足足布下了五道防线。

    南边的瓮城是一座马蹄形的堡垒,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楼一座,弧形瓮城城台上设有炮台,外墙有垛口,内侧墙低矮无垛口。

    此处的用意,就是在作战时将敌人诱入瓮城。

    主城关闭阻其入城,再放瓮城闸门,敌人就被困在瓮城里,只能束手就擒。

    所谓瓮中捉鳖,于是便叫做瓮城。

    “这个宋忠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却是为何?”

    宋忠带着两三万大军,在居庸关北面已经驻扎了两三天了。

    在探知到居庸关已经被燕军占领后,宋忠只是安营扎寨,并没有组织过一次,哪怕是试探性的进攻。

    面对这种情况,一向急性子的丘福很不理解。

    “想来这宋忠,是打算知难而退了!”

    朱高煦是以常理推断。

    燕军之前能够拿下居庸关,无外乎三个原因。

    居庸关残破,守军只有数百人之多,朱高煦又提前派人混进居庸关做了内应。

    而宋忠面对的居庸关,早就今非昔比了。

    经过燕军两三天的加急抢修,居庸关虽然尚未彻底修复,可大部分工事也已经修筑了起来。

    燕军北伐可是一万精兵,虽然在抢关夺城中折损一些,可是在俘虏原守军士兵后,基本上也做到了收支平衡。

    再加上居庸关距离北平不远,粮草辎重上面也可以得到补给。

    朱高煦在拿下居庸关后,第一时间就派原燕王府文书长史文书的金忠,让他回北平押送粮草前来。

    正是基于这些分析,朱高煦才会认为宋忠会知难而退,而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进攻居庸关天险。

    “那我军怎么办?”

    丘福求战心切。

    在丘福的眼中,宋忠两三万的人马,要是能够被燕军所得,那么靖难事业将会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宋忠麾下一半的人马,都是原来隶属于燕王府的燕山三卫。

    对于燕山三卫的战斗力,丘福是十分清楚的。

    作为野战部队,又前后有过多次北伐蒙古,燕山三卫的战斗力,比之蒙古人都不遑多让,更别说大明南方那群软脚虾了。

    “等!”

    “宋忠犹豫,只会让其麾下将士军心动摇。”

    “这些开平南下的士兵,先是长途跋涉而来,后又不能战。”

    “军中将士只会胡思乱想,进而对宋忠多有诋毁,说他畏战怯懦。”

    “如此军心不稳,则在宋忠退兵之时,他们必然旌旗混乱无序。”

    “到时候我军起兵追击,定能收获不错的战果!”

    宋忠在等其麾下大军休息,朱高煦也抱着同样的心思。

    说起来,燕军其实比敌人更加疲劳。

    从北平出兵后,燕军先是急行军到居庸关下,然后又马不停蹄的抢关夺城,接着又立马投入到关城修复中。

    “殿下,还请慎重!”

    “宋忠兵多、以逸待劳,我军将少又长途奔袭,如果贸然进攻,很可能反被其击败。”

    丘福明显不认可朱高煦打算的出动出击。

    “丘福,你这就是在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了!”

    朱高煦摇了摇头。

    “之前我军进攻居庸关之战,已然充分证明了朝廷大军怯战之心。”

    “如果单论兵力,我军人数只有一万,而宋忠麾下则是两到三倍于我,我军确实不足以和宋忠部抗衡。”

    “但是宋忠他们是刚刚集结在一起,军兴浮动、各怀鬼胎。而宋忠此人,又是轻躁寡谋之辈。”

    “若是我军趁他们立足未稳之时,肯定可以一战成功!”

    朱高煦很自信。

    “他们不来攻打居庸关,难不成我军出关作战?”

    “殿下,别忘了当年哥舒翰出潼关,被安禄山大败之事!”

    丘福还是觉得,待在居庸关里面最安全。

    而且朱高煦他们这一次北伐,就是为了拿下居庸关,然后把朝廷官军给堵在关外。

    丘福自认为已经达到了战略任务,就没有必要再冒险了。

    “宋忠不除,则北平日夜难安!”

    “如此畏敌,谈何起兵靖难!”

    朱高煦有些恼怒了。

    “打就打,殿下怎么说,咱就怎么做!”

    丘福“嘿嘿”干笑了两声,他可不想惹朱高煦生气。

    而且朱高煦为夺取北平,拿下居庸关的战斗中,都已经显示了突出的军事才能。

    丘福就算有意见,也只是提供给朱高煦参考。

    “怀来!”

    朱高煦白了一眼丘福,然后在摊开地图后,他重重的把拳头给砸在了地图上面。

    “殿下,你的意思是说,宋忠会带着人马退守怀来城?”

    丘福试探性的问道。

    “如果换做你是宋忠,你会怎么办?”

    朱高煦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起了一旁的丘福。

    “进攻,肯定是不会进攻的。”

    “居庸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军有一万精兵,宋忠两三万是万万不可能破关的。”

    “宋忠远来,粮草必然携带不多,所以他也不可能在居庸关前久驻。”

    “所以宋忠只能舍弃居庸关,寻找一处有粮草囤积,又有城池可以作为屏障的地方。”

    “朝廷让宋忠南下,无非是让他在北面牵制我军。”

    “如果有机会,我相信宋忠也不会介意,破了居庸关后,同其他各路朝廷人马合围我北平城。”

    “所以,宋忠不可能离着居庸关太远。”

    丘福这个时候也明白了过来。

    丘福这个人,有谋略,只是他的性格冲动一面大过稳重一面。

    “所以呢,你觉得哪里是宋忠最好的退处?”

    正是因为丘福太过于冲动,所以朱高煦才一直在引导他,让他不至于有勇无谋。

    “诚如殿下所言,怀来城就是宋忠最好的去处!”

    “怀来城是重镇宣府外围的第一据点,其中无论是城防还是粮草,都足以支撑宋忠大军。”

    “而且怀来是距离居庸关最近的城池,一旦北平有变,那么宋忠就能在最短时间经居庸关南下!”

    朱高煦都这么详细的引导了,丘福就算再怎么缺谋少断,他也能说得出个一二来。

    “孺子可教也!”

    朱高煦也是托大,谁让丘福现在是朱高煦的部下呢。

    “禀告殿下,宋忠拔营退兵了!”

    就在这个时候,作为朱高煦麾下斥候统领的杨旭,心急火燎的前来禀报。

    “殿下,果然神机妙算!”

    丘福大嘴一裂,他对于朱高煦的佩服,走增添了几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