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妖纪实录 > 第十三章 不慕名利

第十三章 不慕名利

    司徒英几个闪身就来到正厅,对着柳三问喊道:“小子,啊不,少侠?诗名报一下。”

    “诗名《江雪》,先祖柳宗元所作?”柳三问站起身,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怪不得啊,并非孩童自己所作。”

    “这样才合理,一个孩童为何做出这等惊世之作。”正厅中诸位又小声议论起来。

    “哦?先祖所作,既是少侠先祖所作,为何今日才得现人间。”燕公楠最先表示疑惑,笑呵呵地发问起来。

    “回禀大人,先祖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诗也仅是闲暇之余的乐事,只是传下一些文章,小生正好诵背过罢了。”

    “原来如此,那柳先祖可留有孤本。”

    “不曾留有孤本,小生也只记得只言片语。”柳三问脸不红心不跳的地应付着燕公楠的发问。

    “如此,甚是遗憾呐。”燕公楠替在场各位问出了疑惑。

    其实,哪里来的柳家先祖,不过是柳三问编纂出来的。一个孩童能写出这样的绝句,也确实有些不合常理。只要托词说是先祖曾经所作,也无从考证。

    “虽说今日的《江雪》是柳少侠先祖所作,但有此等气魄的前辈,想必后辈也将名震大陆。本小姐做主,本次诗会为最佳,拜柳三问为凌天城客卿长老。”这时,司徒英也开口道。

    虽然说客卿长老只是个挂牌,相当于文学顾问,一个象征意义上的招财猫。但一个七岁的长老,在外人看来,也算是有些荒唐了。

    燕公楠也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同意。在他看来,诗作不是柳三问的没有关系。给他一个客卿长老,把他和凌天城绑上一道关系。日后柳三问再想起什么先祖名作,提起来也是凌天城的客卿长老所作。对凌天城的名誉有着积极影响,算是一种无心插柳的心思吧。

    只见柳三问缓缓站了起来,对着正厅各位鞠了一躬,又对着燕公楠鞠了一躬,开口道:“小子谢过小郡主和城主大人的美意,只是诗作乃先祖遗留,凭此作拜长老,实在有愧。愧对先祖之名,愧对天下文人啊。”那义正言辞的模样让在场各位都微微动容,不愧自己先祖的气魄。在场各位大多在官场沉浮半生,哪能不沾点是是非非。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孩童的口中,倒是没人会怀疑他的本心。

    “小小年纪便如此谦逊,一身正气。也罢,既然柳小兄弟不愿,那也不强求。”燕公楠抚了抚胡须讲道。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强求倒显得他凌天城小气度。

    诸如名气这玩意,不是柳三问现在需要的。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当下还很弱小,是需要韬光养晦的阶段。

    只是那司徒英皱了皱眉头,又回到了屏风后……

    “照你说的了,只是那小子不领情诶。要我说也是,诗作又不是他的。”司徒英对着蒙面女孩漫不经心地讲道。

    蒙面女孩摇了摇头,道:“阿英有所不知,前些时日我在古谱中看到。名作诞生伴随天地异象,倘若真是他先祖所作,为何今日才有异象?”

    “或许这异象本就与那诗作无关呢?要不然小小年纪会拒绝这等名誉?”司徒英赶紧回答道。

    “也许吧,把这个给他,就说是你赏赐的。”蒙面女孩随手丢了一个盒子给司徒英,手中还拿着毛笔书写了《江雪》。“独钓寒江雪”的“雪”字最后一笔落下,蒙面女孩起身舒了一口气。孤独感,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席卷而来。这是她对这首诗最强烈的感受。

    城主府正厅……

    司徒英缓步来到柳三问面前,将盒子递给了他。开口道:“喏,传颂诗篇有功,有赏。”一张小脸神色带着一丝无奈,眼神里又带着一丝好奇。

    然后又转头看向乔广一,低声道:“乔家人?还听说要和可儿退婚?哼,不管是谁,敢欺负可儿,本郡主要他好看。”说罢,还做出威胁的表情。

    只是再配上那稚嫩的脸庞,落在柳三问眼里倒显得有些虚张声势了。不过还是小孩子心态,总算是遇到一个正常的孩童了。说的好听,叫心思单纯。不过以她的身份,想来也没人敢加以利用。

    这才对嘛,小爷我在乎什么名誉长老吗?像小郡主这样的,来点实际的好吗。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但肯定价值不菲,那可是堂堂小郡主赏赐的东西。实在用不上还可以换取修炼资源,这才是他柳三问想要的,在异世界赖以生存的资源!如果拿诗就能骗修炼资源,何乐而不为呢?

    不对,读书人的事那能叫偷,能叫骗吗?叫借鉴他人作品,以正当方式谋取利益。同时又是传诵诗篇,供天下人品鉴,是多赢的策略。所以,柳三问现在内心并没有丝毫的羞愧,只觉得自己地球派来的天使。

    不多时,《江雪》便传遍整个城主府。来自五湖四海的文人骚客都震惊不已,看着眼前的雪景,才更能体会到诗句的魅力。惊叹诗人的境界之高,格局之大。

    很快,诗句便传到了凌天城的各个茶馆之中,众人议论纷纷……

    “听说这诗是个约莫七岁的孩童所作,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位仁兄,非也,这诗是那孩童的先祖留下的。而这凌天城的深秋飞雪,也与那诗句有关!”一个书生模样的客官插入了他人的对话,故意卖起了关子。

    “哦?你很了解那日的情形?”

    “那是当然,当日我在那城主府正厅的门外,亲眼见证了事情的始末。”

    “快说快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话说那日啊,那叫柳三问的小兄弟当众吟诵《江雪》,姿态不卑不亢……”

    “挑重点啊!挑重点啊!”

    “是啊,别整说书先生那一套听结果啊。”随着围上的人越来越多,众人闹腾着要书生挑重点说。

    那书生摇头晃脑道:“简而言之啊,那柳小兄弟当真不慕名利啊!吾辈读书人的楷模啊!”说着说着,又激动的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拿起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