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山中晨雾 > 第十一 出行

第十一 出行

    农历8月的建康城还是热的出奇,已经立秋但是还没过中秋,却比7月更是炎热。赵榕感觉自己动一动就会出一身的汗。学习的时候也要坐在冰盆旁边。也不知这样的炎热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赵榕发现,这个时代竟然不过中秋节,大家好像都不知道中秋节,既如此赵榕也就算了,反正她也不会做月饼,也不爱吃。

    赵榕为了避开太阳硬生生起的更早了。一大早到了母亲房中,母亲身边的秦麽麽就来回话说“姑娘的奶娘前头差人带话来,说家里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身体不好,前些日子也跟着去了。需要留在家里照顾家小,不能再上来伺候小姐呢。

    本来该给夫人小姐磕个头才是对得起夫人小姐这些年的照顾,但是前些日子大暴雨,她男人的腿受伤了,最近卧病在床。实在抽不开身来了,就只能差人带个话来。”赵榕喝着水,看到母亲听到秦麽麽回了之后,先放下茶盏,然后略加思索后对着秦麽麽说:“去取二十两银子差人给她送过去,也算是全了这几年的主仆情分。让她好好照顾家里,不用担心这边,榕儿已经长大了。”

    赵榕从醒过来就没见过这个奶娘,长啥样多完全不知道。后来还是喜枝说她是在永明六年生人,也就是说现在大概二十二三岁。等母亲说完后,赵榕问到:“那娘亲,我需要给奶娘也备点东西么?”秦麽麽笑着回答说:“姑娘念着她的好呢呢,意思意思也未尝不可。”赵榕就看到母亲点点头后唤来了大丫鬟小翠,问到“小翠姐姐,我的小私库里头有十两银子么?”小翠笑着答道“哎哟我的小姐啊,您怕是我们这屋子里面小私库最富有的了,哪里能没有十两银子呢。”赵榕来到这里之后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上次出门还是母亲塞的银两,她对银子的重量真的没有概念啊。赵榕内心是,回头我要盘点一下自己的库房,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富有。

    “那行,你拿十两银子,然后我记得奶娘有个女儿只比我大一点点。你找一些我不穿的没那么鲜亮的衣服也打包了,到时候一起送过去。”吩咐完,小翠答应了一声退下去准备去了。说完这些,二人就起身往祖母那边去。

    到了祖母园子外头,赵榕就看到沈麽麽和大丫鬟安儿扶着祖母在廊下散步,边走边聊着什么,赵榕干脆飞奔前去到祖母身边,就听见母亲在后面喊“慢点!”

    “祖母早呀。”赵榕飞奔过去的时候就见到祖母抬起头,待看清是赵榕后脸上的笑容慢慢绽开。赵榕曾经见过这样的笑容,就是自己的外婆。“你当心台阶,当心台阶!”祖母笑的时候还不忘提醒赵榕注意脚下。赵榕三步做两步跨过台阶来到祖母身边,安儿移开去了后面,赵榕就顺势抱起了祖母的右手臂,抬起头看着祖母笑的也是一脸“谄媚”样子。“祖母在聊什么呀?”“祖母是觉得这天气太热了,想着要不要去京郊的园子里避避暑。”赵榕听到后,甩开祖母的手臂,一蹦三尺高额问道:“真的吗?”刚好母亲在后面走了过来看到赵榕如此行为也皱了一下眉头,但是看到婆母没有任何反应还很是高兴也就没说什么。

    “京郊的园子原式前人留下的,被我们老太爷看中了。老太爷时常请人修善,现在整个园子大概有五亩之大。在江曲起楼,后有竹林,很是凉爽。刚才和沈麽麽说起那边,虽然就在近郊也已经很多年没去了。今年这么热,就想着商量一下。”祖母笑着说道。祖母口中的老太爷应该是赵开山赵开复两兄弟了吧。“母亲要商量什么呢?”祖母话没说完,大伯母带着大嫂过来了。一行人就朝祖母房中走去,虽然是早上,但是盛夏还是很热,掀帘子进去一股凉丝丝的风随之而来,特别舒爽。古代房子的建筑也是很神奇,不知道怎么建的就是能够冬暖夏凉。

    边走的时候大伯母边说:“这些天越来越热了,京郊那个园子确实舒服,马车慢行差不多也就五六个时辰。就是老爷们要上朝,来取快马加鞭也要四五个时长呢。”

    大伯母这么一说,祖母越发有了兴头去庄子上了。待大哥哥带着其他哥哥们进来的时候,又一起加入聊天,小哥最是热闹。进入房中直接免了各位的请安,就聊起了怎么安排去庄子上,什么时候去,家里留不留人。这边热火朝天的聊,沈麽麽在那边带着人摆饭安箸,吃了饭继续聊。四哥五哥赵榕三个最是热闹,还是大哥哥咳嗽了一声,表示开课了,大家才怏怏不乐的跟着去后头罩房上课。祖母看着赵榕耷拉着个脸,笑着说“等你们上完课我们在聊。”赵榕这才开开心心的过去,但是后面也传来了母亲的责备与祖母的肯定“母亲,您就这么宠着她。”“无妨,孩子有分寸的。”

    晚上等祖父一行人回来后最终敲定,因为去庄子路途差不多一天的路程,祖父、伯父、父亲要上朝,有空就去即可。大伯母本来想留下照顾家里,祖母表示“你累了一年了,让他们几个大男人在家糟蹋,我们娘儿几个出去乐呵乐呵,你也放松放松。”祖母带着一家大大小小一起过去。由大哥、二哥负责照顾一家老小。

    赵榕回到小院子里面的时候,小院子里也是热闹的很。丫鬟们也都想跟着去庄子上,但是规定了只能带4个丫鬟过去(这还是祖母担心赵榕怕不舒服,多加了两人,其他人均只有2个丫鬟或小厮的名额。)两个大丫鬟小翠和喜珠肯定要去的,她们两一个管贴身衣物一个管钱银。剩下两个名额就是二等丫鬟里面挑选了,喜枝善葵才7岁,连翘和甘松是9岁。

    “喜枝肯定是要跟着去的了,小姐最喜欢喜枝,到哪儿都带着。剩下一个肯定是连翘姐姐了,连翘姐姐可是小姐身边是最得力的人了。”赵榕踏进院子的时候,就刚好听见了一个小丫鬟说话,这话听着怎么感觉有点阴阳怪气呢?赵榕皱了眉头,她最不喜欢的就是阴阳怪气。赵榕制止了小翠说话,慢慢走了进去,就看到连翘侧对着院子门口“什么叫小姐身边最得力的人?这话也是你一个小丫鬟能说的?往大了说你这是随意编排主子。”那个小丫鬟也是侧对着院门口,没见到这边赵榕已经带着丫鬟进来了。而其他人却已经发现小姐过来了,都已经住了嘴,就这个小丫鬟还在继续:“我可没编排小姐,我只是在为连翘姐姐打抱不平,不管是年龄还是资历,除了小翠姐姐、喜珠姐姐,就你最大了。有些人……”小丫鬟还要继续,赵榕实在听不下去了,示意小翠出头了“聚在这里干什么,小姐晚上要回来睡觉,你们就没事干了?”

    赵榕带着丫鬟进去了,一堆人在旁边赵榕看也没看一眼。连翘也跟着进去了,到了里面就跪下对赵榕说“小姐,是奴婢管教不利。请小姐责罚。”

    “就罚你半个月月前吧。”对于小姐身边的丫鬟来说,半个月月钱真的不是什么多,赵榕出手也算大方。这边连翘站起来,赵榕又对着喜珠说:“刚才那个丫鬟,训斥一顿然后打发了吧,我这里不允许有这样煽风点火的人在。连翘你跟着喜珠姐姐去办这事。”赵榕之所以让喜珠去办,是因为小翠虽然也是祖母那边过来的,就是性格跟大伯母一样温和。而喜珠不同,就比较严厉,所以赵榕这边管教小丫头的事情,赵榕一概交给了喜珠去办。连翘性格很多一部分像喜珠,赵榕也就让连翘跟着喜珠学。毕竟喜珠已经14岁了,她父母是让她16岁出去配人的。

    赵榕从未如此严重的发落过一个。所以当屋子里的几个人听到之后,也是愣住了。“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去?”赵榕抬起头来对着几人说道。“诶,奴婢立刻去。”喜珠说罢,带着连翘出去了。这边小翠将甘松和喜枝唤进来给赵榕梳洗,也就准备安歇了。

    那边母亲的房中,母亲听着秦麽麽说着刚才赵榕院子里面的事情,点了点头道:“榕儿一直大大咧咧,小丫鬟摔坏了青瓷茶盏也不见她说一声重话,还道是瓷器难不成比人还贵重?那时候就担心这孩子磕到头之后性格变得过于和善了。这么久一直要你盯着点就怕下面人觉得小姐和善就奴大欺主。没想到今天这事,竟然发落了一个丫鬟。这样也好,以后就不担心丫鬟们生事了。”

    “夫人以后就可以放心了,我们小姐是个和善人但也不是软柿子。宫里来的吴麽麽对小姐的教养也是很不错的,还是夫人高明,找了王妃帮忙要了这么个人过来。”

    “秦麽麽你就变着法的夸我吧。”母亲放下茶盏笑着说道。“那奴婢是看着夫人长大的,不夸夫人您那我就夸小姐好了。”母亲被秦麽麽这么一打趣,也笑了。而这事赵榕不知道,因为她早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赵榕就安排了跟着去的丫鬟名单:小翠、喜珠、连翘、喜枝。连翘去不去是赵榕自己决定,不需要一个洒扫丫鬟来决定,也不能有一个人在赵榕身边挑拨离间,这样很影响院子里的团结稳定以及赵榕对丫鬟的管理。不过赵榕确实喜欢喜枝,原因无他:刚来这个世界,看到的就是这个傻傻的可爱的喜枝。也是因为她那不停的叽叽喳喳,让赵榕能够在这个异世觉得安心。很多时候,赵榕把喜枝当妹妹一样待着的。

    最终人员确定,赵榕凑到祖母身边看着那长长的名单:

    祖母,沈麽麽、安儿

    伯母:秋月、秋纹

    母亲:秦麽麽、春芽

    大嫂:郑麽麽、玲儿

    赵榕:小翠、喜珠、连翘、喜枝

    大哥:同喜、同乐

    二哥:兴旺、兴盛

    三哥:应全、应汶

    四哥:云行、云烟

    小哥:长青、长松

    哥哥们带的是仆从,家里有规定,未婚时身边基本没有女婢服侍,都是小厮。几个哥哥们给小厮名字取的非常像,弄得赵榕老分不清谁是谁。问大哥为啥这么取,说顺口、好记。问二哥为啥这么取,回答是跟大哥学的。问三哥为啥这么取,回答是跟二哥学的~好了,不用问了,后面肯定一样。赵榕当时好想要一个曾经的表情包啊,一定回他们一个额头三条线的白眼给他们。

    主子十人,仆从二十二人。外加婆子若干、护卫若干等,大大小小的差不多有四五十号人了。妈耶,这么大的阵仗出行么?祖母表示,“这不算什么,就近的来说你母亲娘家清河崔氏阵仗更大,出行还要清街。”这边聊着,门房差人来报:江州老爷派了赵有才来了。里面一叠声喊着快请进来。

    赵有才是赵有德的哥哥,估计大了有10来岁吧。现在已经也差不多有50来岁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50多岁的人在外面跑也是有一定的危险的。赵榕看到赵有德带着赵有才进来,两人长得真像啊,虽然一个胖一点一个瘦一点,但是还是非常像的。特别是一笑起来脸皱在一起更像。

    “奴才来看老太君来咯。祝老太君福寿延年。”赵有才进来就跪下磕头,就算是头埋在了胳膊下面,也不能阻挡他那中气十足的声音。“快起来吧,有德扶你哥哥起来吧。”祖母笑着说道,“这么大年纪了不在江州呆着,怎么还跑来建康了?”

    “这不是中秋节马上到了,我们玙爷说要送节礼,奴才身体硬朗,就揽着这个缺来了。顺便将武行师傅带来了。”

    赵榕看到小哥听说武行师傅来了,立马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那股迫不及待的劲头收都收不住。伯母、母亲和嫂子告退后,就请了武行师傅进来。赵榕看到一个看上去很是年轻的男子进来,不高,大概就现代的165左右的身高。一身短打,袖口裤腿都扎缚起来了,衣裳样式有点偏北方游牧名族的样式。进来磕头后,祖母问起对方姓甚名谁?哪里人士?家中还有何人?跟着何人习武……

    对方一一答道:本姓邓,单名一个立字。今年二十有五。家就是江州本地的,目前家里只有一个母亲和妹妹。之前家里因为受到官宦人家的欺负被赵家所解救,后就一直跟着在赵家习武,也约有十余年之久。听说建康这边需要武行师傅,安顿好母亲和妹妹就过来了。

    祖母听了对方的介绍后也顺势介绍起了家里需要习武的娃娃们,看了一眼家里五六个孩子,之后手一挥表示,都跟着武行师傅练练吧,强身健体也好啊。好了,赵榕的日子又多安排了一个任务。大家商量毕,也干脆将武行师傅一起带去庄子避暑的了。出行之人多加一个武行师傅。

    因为出行安排的比较急,收拾行李只有一天的时间。赵榕这边的丫鬟弄得手忙脚乱,晚上回去看到她们带了好多好多东西,茶杯茶盏什么的带着赵榕能理解,那个桌屏、那么大的八宝箱带着干嘛?赵榕问,喜枝的回答是:“小姐不是喜欢那些么?”赵榕听了真的绝倒!最终在赵榕的指挥下,拿出好多没什么用处的东西。茶杯茶盏赵榕也不想带来着,一众丫鬟均表示外面的不干净,带着好。赵榕也就不和她们争辩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出动,赵榕跟着母亲一辆马车,大嫂则跟在祖母身边照顾祖母。几个哥哥们骑马,不想骑马了后面留了一辆马车也可以乘坐。丫鬟们一辆大马车,而婆子们就只能在后面的“敞篷牛车”上挤挤了。小厮或跟着自己的主子或跟着护卫,一大群人唧唧咋咋热闹非凡。大伯母在不停的指挥着,最后送所有人离开。赵榕最后看了一眼,这么多人,去大概一个月时间,后面装行李的马车都是一车接一车,前面的车出城门了,后面的可能还在家门口吧,赵榕如是想。

    赵榕早起的时候还非常兴奋,刚坐上马车时也很兴奋,出城后直接掀起帘子看着外面的农田里已经金黄的水稻,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心。不过这个开心没维持多久赵榕就不行了——晕马车。马车里面随便有冰,但是天气还是很热,且路也不平,马儿也是高一脚低一脚的踩,马车就跟着摇晃。赵榕坐了很久实在不行了,在中途休息的时候一定要求换了衣服也跟着哥哥骑马去了。赵榕以前未骑过马,大家都害怕她摔倒。可是大家不知道,张雨会骑马啊,曾经骑着马走在云南的拉姆央措……对哦,这事也就过去了几个月,为啥感觉好像过去了一辈子之久呢?

    小哥信誓旦旦的向祖母、母亲打包票说会保护好小六,可是赵榕表示不要跟她骑一匹马,直接抢了四哥的那匹小马,四哥就只能去马车里面坐着了。四哥的马比较矮,也比较温顺,赵榕大概有一米三多一点,这个高度刚刚好。武行师傅过来指导了一下赵榕后就能骑着马自己走了,前面由四哥的小厮云行牵着缰绳,免得马儿奔跑起来。

    一路行驶,因为女眷多,且赵榕一个小孩子骑着马,所以走的慢,等一行人到庄子上的时候,已经快酉时了,也就是下午5点的样子。快到庄子的时候,母亲担心庄子上人多眼杂的,怕赵榕又磕着碰着,硬是拉了赵榕坐在马车里面了。

    到了之后,赵榕掀开帘子就看见路上站了一地的人,赵榕猜测应该是佃户们吧。待走进后,跪在前头的应该是个管事吧,带头跪下并唱和起来。人多但是大家唱和的都不齐,有的说恭贺老太太过来(可能认得几个字吧),有的说老太太辛苦了,还有一个声音最大的,竟然在祝老太太福如东海。赵榕偏着脑袋朝外看着,被那一声贺寿语给整笑了。这边厢,就听到祖母在车内换了一声大家都起来吧,然后马车继续前行。这些佃户就都跟在了后头。

    马车一行直接将人带入到庄子上的宅子中,一行人下车进入内院,赵榕看到沈麽麽带着好些丫鬟婆子已经立在了里头,待走进后沈麽麽上前到:老太太,这里的屋子沈全家的带着人都收拾的很是干净。祖母点点头,沈麽麽继续到:后面洗漱之物都已经安排好了,大家先洗漱一下再吃东西吧。祖母道:这一路热的,又吃了一肚子灰,已经吃不下什么东西了。边说边走,大家都去洗漱暂且不提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