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山中晨雾 > 第十三 乌庄头

第十三 乌庄头

    这日赵榕还在半梦半醒之际突然想到,这里可以宴客的好地方啊。赵榕瞬间睁开了眼睛,换来了今日值夜的喜珠来给自己梳洗,完事后就往宏辉堂去。一进去就看见祖母,大伯母,母亲,嫂子在看着什么,其他几个哥哥没在。因为在园子里面,祖母发话不需要请安,各自安排自己的事情即可。大哥和四哥应该去竹林里头寻二哥去了,三哥应该在园子里面到处寻找奇珍异草吧,小哥肯定在专心的跟着邓师傅习武,赵榕最近的安排是没有安排。

    “祖母看什么呢?”赵榕进去也没请安,直接问。

    “榕儿越发没规矩了。”母亲说到。赵榕刚准备补请,祖母在旁边又为赵榕说好话:“孩子心里有我我知道,无需在意那么写虚礼了。”母亲见祖母如此维护赵榕也是无法,也只能说一句:“母亲您太娇纵着她了。”祖母摆摆手表示:“我们赵家的闺女,又能何如?。”

    赵榕跟着哥哥学习过一段时间,知道江州赵家这一支在世家大族中排不上名号,但是有祖父在朝,赵家地位却也屹立不倒。祖母都说了这话,母亲更不好说什么了,也只得做罢。

    “榕儿过来,你祖父不知道哪里弄来了一幅画,快来看看。”赵榕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副山水画,黑白灰三色在宣纸上勾勒除了一片盛世河山,作画之人将画作画的特别大气,给了一看就觉得通透,畅快之感。赵榕忍不住赞了一句好。祖母说:“我们蓉儿也懂欣赏画作呢。”赵榕被祖母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不会画,赏还是会啊~

    赵榕不理会祖母说的,继续看着画到:“祖母,四哥喜欢画,这拿给四哥肯定高兴。”祖母听了道:“有道理。”又立马唤来了沈麽麽:“把这幅画收拾一下给小四送过去,让他收起来把。”母亲听了知道是要把这画送给四哥,立马站起来道:“母亲,这使不得,这是父亲寻来的稀世之作,怎能直接给小四呢。”祖母摆摆手对着母亲道:“竟然是稀世之作那就更应该由爱惜之人珍藏。”祖母看了一眼母亲,又对着说到:“老二媳妇,你样样都是好的,就是太重礼数了些,缺了些鲜活。”祖母把赵榕搂在怀里继续说到:“看我们小六多鲜活一个人啊!”祖母在说教母亲,赵榕不便插嘴就在旁边和嫂子一起欣赏画作,没想到被祖母点到,抬起头对着祖母笑道:“娘亲是敬重祖母您嘞,而小六儿是个没规矩的。”一句话把祖母也逗笑了。沈麽麽这边也唤人来把画给收了并找人送去了竹林里头。

    吃完早餐,一行人趁着天气凉爽就在园子里面散步,赵榕搂这祖母的左手和祖母商量着想请好友来这个园子玩玩,祖母一听也很是赞同,并给赵榕出注意,说:你们几个女孩子玩就不用请唱曲的人,到时候弄些好吃的好喝的,找个凉爽的地方吃喝玩乐就行了。又问:准备请哪些人啊?啥时候办呐之类的。赵榕其实都没想好,也是祖母问起来才想起,从城里出来到庄子上差不多要四个多时辰,差不多是8个多小时,难道让人家一个小姐晚上出门?白天出门刚到这边又晚上了,那就得留宿。住的地方都是小事,但是家里还有这么多哥哥,这个时代会不会不方便呢?赵榕跟祖母说了之后,发现确实不可能让人家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家家的在别人家住,也只能作罢。赵榕挽着老太太叹着口气,祖母拍拍赵榕的手说:“没事,咱们自己办,你二哥哥就是这个月的生日,我们自己乐呵,顺便给你二哥哥过生日。回头让乌老头子送些他……”祖母这边话还没说完,安儿来报说乌庄头来了。祖母听了回头对赵榕说:“你看巧不巧,说来就来了。走,去看看他是打算给我这个老婆子孝敬点什么东西。”赵榕笑着挽着祖母的手过去了。到了宏辉堂前院,就见乌庄头站在院子门口,看到祖母一行人过来立马点头哈腰的打招呼。赵榕又看到院子里面摆满了鸡,鸭,鹅,还有几个木桶,桶里面都是各色的鱼,什么鲢鱼,鲤鱼都有。另外一堆都是些水果,有自家种的,如西瓜,石榴;也有些山上的野果子,有菇茑,大家都叫姑娘果,还有些赵榕不认识的,乌庄头说了些名字,看赵榕都不太认识就直接说:洗干净了就可以吃。另外还有些蔬菜,头上还带着土,看样子是刚摘的。乌庄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原本是要早点给老祖宗送过来的,但是有些东西是才摘的,前几天摘就早了写,味道没那么好。

    乌庄头年约50有余,一看就是地道的农民。听祖母说,他的父亲死的早,而他是跟着母亲来了这个庄子的,他母亲很厉害,是一个自带buff的人,种什么活什么,养什么肥什么。就是那种典型的旱涝保收之人。农民有农民的智慧,她们能够根据经验判断出气候,在根据天气情况变更种植的植物。也跟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到,知道怎么与土地培养感情。而乌庄头也继承了他母亲的这一buff,让这个庄子每年上供的东西最多也是最好的。

    院子里面除了家禽还有野味,如野兔,野鸡,还有一头猪,院子闹哄哄的。乌庄头指着那头猪说:那是野猪,许家三孩子在山里打来的。

    赵榕看着那头猪,长着长长的牙齿,但是断了一节,应该是捕获的时候弄断的。一身全是腱子肉,不像后世那种猪全身都是膘。这边赵榕在那看,乌庄头在那扭扭捏捏的又说:“我家那婆娘,硬是要给老祖宗送这些过来。”说着扯开一块布,里面全是瓦罐,打开一看都是一些自家做的酸菜,泡菜,糟鱼之类的东西。赵榕还在那边看,沈麽麽打开了几个盖子,酸味铺面而来,赵榕瞬间回头朝这边奔过来,一路说着好香啊,好香啊,然后乌庄头就见主家这个小姑娘直接爬在了一个酸菜坛子口在那猛吸鼻子,还不停的夸好香。他老婆要他带这些东西的时候,乌庄头是不愿意的,但是架不住自家婆娘在那叨咕叨咕叨咕的,索性带来了,刚刚拿出来的时候都不好意思:主家人什么没吃过,能看中我们这些自家腌制的东西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主家最疼爱的小姐竟然很是喜欢。乌庄头站在那边呵呵的傻笑:“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就担心老祖宗您看不上咧。”

    赵榕接话:“这个可香了,是什么做的?”

    “那个是萝卜叶子腌制的,就是洗干净后用热水烫一下,沥干水了放坛子里面撒点盐腌制。这种是萝卜,就用盐水泡着,这还新鲜着呢。”

    说着转头对着祖母道:“盐也贵,不敢直接撒呢。

    祖母笑骂乌庄头:“你还好意思说盐贵,我们赵家可没亏待你们,每年过年可是都发盐的。”

    乌庄头嘿嘿一笑,“老祖宗说哪里话呢,得亏老祖宗那些盐,我们一年省了多少银子买盐。我们感激都来不及呢。”

    又回头对着一堆乌起码黑的东西说:“这个是长豆角,也是用水炒熟之后沥干水分然后晒干。”赵榕认识这个东西,炖鸡的时候弄一把可好吃了啊。

    这边乌庄头继续道:“这个是鱼鲊,我们庄子上的罗老五做的,他是从三湘那边逃难过来的,父母妻子都死在了路上,幸好还有个孩子。这个鱼鲊很好吃,酸酸的,用油煎一下就可以吃。

    天气热,东西就算放地窖里头也放不了多久,我们就干脆就想这个办法保存起来,也亏的这些干嘛,不至于饿肚子么。”乌庄头略带扭捏的说道。

    这时候还没有辣椒,辛辣都是胡椒,但是胡椒最开始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庄头们得不到那些东西。如果有辣椒,这些美味那会更美味。赵榕如是想到。四川云南那边有一种山胡椒,与胡椒不是同一个品种,之前在四川的姑姑弄了些过来,家里人都不认识。赵榕教他们做了些胡椒油出来,但是一个个都不喜欢那股味,说闻的头晕,所以那些都给了赵榕。

    看着这满院子的吃食,赵榕听感慨。赵家这两支的祖辈到现在也不过三四五代人,祖辈是穷过的,那时候又恰逢战乱,知道作为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发家之后对佃户、商铺管事们都比较不错,特别是佃户们。

    这边乌庄头还没走,那边又有人来说,郡君给赵榕下了帖子来。乌庄头听见有客人来,感觉磕了个头就回去了。

    赵榕接过帖子看到郡君邀请赵榕去她们园子里面玩耍并小住,已经邀请了李翩翩、京兆韦氏之女、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之女等几位姑娘都在。这些都是当年跟着太祖皇帝迁往南方的一些世家大族之女。清河崔氏目前没有适龄女孩,所以安西郡王妃娘家没有来任何姑娘。郡君身边的麽麽满脸堆笑的与众人见礼毕,并笑着说道:“郡君听说赵府的园子与我们园子不远,就一定要派奴婢来请赵六姑娘前来院子一起去玩玩。郡君还说,我们园子虽然不大,但是胜在景色优美,六姑娘绝对不虚此行。”赵榕看到宫里的麽麽都如此客气,郡君还亲自写帖子,不可能拒绝。赵榕并回到:“郡君如此盛情邀请实在难却,榕定当前往。”这边赵榕回身去了里面给郡君回帖子,因为马上二哥哥生日了,所以赵榕决定后台去,二哥哥生日之前回来。大概能在那边住两晚上。赵榕将帖子交给麽麽并说道:“请转告郡君,赵榕一定到。”麽麽得了准信,拿了帖子道了声叨扰也就告辞了。

    下午会祖父身边的随从廖永过来传话说,晚上祖父一行来这边休息一晚上。赵榕听说后特高兴的说要把那猪弄一半烤了吃了,由于过于开心,害派人叫来了三哥、小哥,一起商量如此弄烧烤。烧烤这时候叫“炙”,是从北方游牧名族那边传过来的一种食物加工方式,京中士族都喜欢这种方式,赵榕来之后家里之前烤过一只鹅,撒上盐、胡椒,赵榕可爱了,就一个劲的内心叹息,差点辣椒粉哦。但是这也让赵榕开心了很久,起码比粥好喝啊~谁知道这里人们喜欢喝粥呢。

    晚上祖父带着伯父、父亲回来了,赵榕没有去迎接,因为赵榕跟着三哥、四哥、小哥在湖边的亭子里面弄烤肉呢,在宏辉堂右前方,储秀阁的正前方,靠近湖边有个爽秋亭,亭子三面靠湖,与湖中心的瀚晖楼相望,除一颗大柳树外,无其他任何遮挡;一面对着储秀阁,前面有很大一块空地,也没有什么植株。三哥让下人在亭子下风向架了两个炉灶,弄了半块野猪,鸡、鸭、鹅、鱼等在哪烤这,一个烤着猪,另一个烤其他的食物。三哥不让小哥和赵榕碰烤肉架子,毕竟一个8岁,一个6岁,怕被烫着。赵榕和小哥就只好这边跑跑那边看看,然后赵榕又看看亭子里面,随着丫鬟准备着水果,想着吃烤肉怕上火,准备了些西瓜、蜜瓜等水果。这边刚刚准备差不多,肉还没烤熟呢,那边祖父祖母带着大家都来了。“看看我们榕儿的筵席准备的何如啊?”祖父一来就笑眯眯对着赵榕说道。赵榕从亭子里面出来,说着今日的准备:

    “都是自家人,也没分男女,就亭子里面直接架起一个大桌子,也不讲究规矩,直接在这里坐着吃就好,也热闹呢。”说完将祖父祖母先迎进了亭子,并继续说道:“今天除了烤肉,还有蔬果,我还叫厨房预备了冰碗子呢,今天的冰碗子和平时不一样哦。西瓜还没上来,现在还在井里冰着呢,等会就上。”

    自家人的筵席更不需要伺候,伯母,母亲、大嫂也直接入座。二哥也加入到三哥一起去烤肉了,这边祖母祖父坐下后开始享用了些水果,不一会肉也烤好了,二哥不知道哪里弄了一把胡刀,直接将猪肉切分成小块,然后撒了盐、胡椒粉就上桌。那边三哥负责的鸡鸭鹅也差不多了,掰开撒盐也上了桌子。这时候赵榕吩咐下人将冰镇过的西瓜拿上来,大家一桌子就坐下开始吃喝了。

    这时候不管男女老少都会饮酒,今日的酒是大嫂自己酿的酒,从娘家带来的,听说要来庄子上,她带了两坛过来。大嫂自酿的酒,赵榕看着这个酒,它呈微微的米黄色,倒入青瓷的杯子中,还能看到些许的沉淀物,些许浑浊。入口之后没有那种白酒的辛辣味,竟然微微带了些甘甜,入喉的时候也不会有抢着嗓子眼的感觉,很是好喝。赵榕就这烤肉连喝了三杯,虽然杯子很小,祖母见了还是担心赵榕喝醉了,赵榕却觉得自己清醒的很,不会醉。不过最后还是听了祖母的话把酒在火上温了一下,只是温过的酒略带酸味,赵榕不是很喜欢,还是备着祖母喝冷酒。

    有酒就得有乐,不知道啥时候其,院子里面竟然摆上了弹棋的工具,三哥和小哥在那厮杀的不亦乐乎,小哥属于技术不咋地但是非常咋呼的人,一个人闹起来顶好几个人,热闹的不行。赵榕微醺的看着哥哥们在那玩也要加入,小翠扶着赵榕走下亭子,在赵榕耳边说:“小姐,您的冰碗子还没上呢。”赵榕这才想起重头戏呢,赶紧唤了人叫上冰碗子,厨房的候妈妈其实等候早就安排人把冰碗子做好了,就看着都玩得这么嗨不敢过来问,悄悄托人带话给了小翠。

    大家看着冰碗子,其实就是冰+水果+西瓜汁,或加奶或不加奶,以前赵榕吃的冰碗里面没有水果和西瓜汁,赵榕就试试加了些,果然味道还是可以的,就安排厨房做了。

    那边一家人坐着吃肉,喝酒,这边赵榕和小哥干上了,赵榕以前没怎么玩过弹棋,技术也不行,小哥在赵榕这边找到了自信。那边母亲看着赵榕和小哥在桌子两边互相吼叫着,眉头都皱的不行了,回头看了一眼公公婆婆都没说什么,也不好斥责,只能换来秦麽麽在她耳边说了什么,秦麽麽安抚了一下母亲也就算了。祖母见状就对着母亲说道:老二媳妇,就让榕儿玩玩,她是个懂规矩的孩子。母亲跟不好说什么了。

    那边祖父、伯父、父亲跟大哥哥同步着朝堂的信息,赵榕就隐约听到有使团来访,需要大哥哥回去,其他也没多想。

    今日一场筵席吃到了亥时放散,等吃完赵榕也醉了,母亲搂着赵榕气的在身上狠狠拍了两巴掌,这死丫头,一点也不省心。灌了一碗醒酒汤,也不让赵榕回去,就直接带着在宏辉堂偏厅睡了。

    一宿无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