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花开又半桃花至 > 第102章 最好的年纪

第102章 最好的年纪

    当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贫困的苦恼。她的家庭非常贫穷,她有众多的兄弟姐妹。从记事起,吃的穿的从来都是不充裕。

    她是家里的老大,随着慢慢的长大,她可以劳动挣工分了。

    那个时候,村里开了学堂。她想去上学,可是,母亲说什么都不同意。

    母亲也是只字不识的旧时代妇女,她的思想里只有“女孩读书识字无用”的观念。

    那是时代的错,不是母亲的错。

    她从小是最挑食的一个,贫困的家庭条件,只能满足每天吃胡萝卜充饥。

    她的外婆很疼爱自己的这个外孙女,就像疼爱自己的女儿。

    因为家里穷,母亲身体又不好,以至于她经常寄宿在外婆家。那时候的外婆还算年轻。

    因为白天吃不饱,小女孩晚上睡觉前肚子就饿了,饿的“哇哇”大哭。

    “小乖乖,你别哭,等会我就去给你下面条。”

    “真的吗?”小女孩睁大眼睛疑惑的问。

    “当然了,我啥时候骗过你呀!”

    外婆总是这样哄着她。

    外婆果然不骗人,她趁家里人都睡着了,就起床给小女孩煮面条。

    外婆看着小外孙女欢快的吃面条,笑的合不拢嘴。

    “外婆,你饿不饿?”

    “我不饿。”

    可是,她的肚子明明在“咕咕”叫着。

    长大一点之后,外婆也渐渐老了,她越来越不中用了,连吃的粮食都要靠儿子接济。

    那时候的老人,骨子里的观念只有: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可悲的是,虽有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个肯孝顺自己的娘。

    外婆没有粮食吃,没办法就跟队里告状。儿子被队领导叫过去训话强制他们给老母亲送粮食。

    儿子都是拖到不能再拖再趁天黑背着一小撮粮食给老娘送去。

    “粮食给你放这里了,别再去告状了!”

    “行,你放那里吧。”

    老母亲已经睡下,便没有起床查看。

    直到第二天,敞开袋口才发现,儿子送来的粮食里面竟然掺上了一半的麦糠。

    老人没有办法,只能吃这样的粮食维持生活。

    她从年轻的时候就没了丈夫,什么苦都吃过,可是从来没有掉过眼泪。只有这次,她哭了。

    小女孩回到自己家里,日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每到吃饭的时候,她望见锅里金黄色的胡萝卜,就哇哇大哭。母亲气的拿石头扔她,她一边哭一边跑。结果不小心被一棵柴火扳倒,摔在地上,头上摔出一个大大的包,还微微渗出了血。

    长大之后,她的记忆也模糊起来。她问母亲:小的时候为什么狠心把我的头打破。

    母亲回答:肯定是被你气坏了。没有更多的解释或开脱。

    在她的印象里,母亲长年生病,经常卧床不起。不仅是身体不适,心理也十分不适。

    因为父亲很少主动要求带母亲去医院,因为家境的贫寒。

    她的女儿后来问她:外婆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

    她回答:那时候呗。

    时代造就吧。

    她的婚姻是由母亲做的主,她并不中意男方。然而,那时候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时候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女孩也自然不懂“自由”的含义。

    婚姻自然是磕磕绊绊中充满了各种不适应。

    一丁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引起一场大大的风波。

    她无意中发现家里还有一小块肉,孩子都在,而丈夫恰好外出。她想都没想就把肉下锅了。

    丈夫回来后责问:为什么趁我不在家偷吃肉,说着就要拉她到大街上评理。

    孩子的衣服被村上的裁缝做小了,因为纯属找人帮忙,她不想追究。丈夫听了这话更生气,一脚把不到5岁的孩子给踹飞了。

    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俗话说的好:老来少,越老越像孩子。

    “孩子爷爷说了,你家里厨子多,给我带回家一个用。”

    “你要那干么!”

    “夏天蚊子多,我想放点东西方便。”

    “俺娘想要个厨子,给她一个吧?”

    “给她一个也得给我姑一个,不然俺爹得有意见。

    “行啊,那就给呗!”

    “娘,你就别要厨子了,他爹说给你也得给他姑。”

    “孩子爷爷说给我的,你们也用不了这么多。”母亲有点委屈。

    “哎呀,你怎么越老越不懂事了,让你儿子给买一个。”

    母亲听了竟抹起了眼泪。

    她突然一阵心酸。

    “俺娘都哭了,给她一个吧。”

    “给吧,给吧。”

    如今,母亲已去世多年。每每想起这件事,她都会忍不住心疼,悔恨自己伤害过母亲。

    世间最后悔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用恶毒的语言去伤害最亲近的人,是十分愚蠢的行为。因为,最终会发现受伤害最深的恰恰是自己。

    母亲走了,人生的路还能走多长。

    丈夫也走了,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不知道何时能被释怀。

    人生的路也许真的没有多长。当身边的人都走了,余生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又还有多少意义?

    年轻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懂得父母在自己的生命中扮演者何等重要的角色,有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直到,他们走远了。

    年轻的时候,也从来不会真切的理解父母的不易。他们的身体日复一日的胯下去,而我们还在埋怨:为什么你越来越笨了?为什么你天天生病?

    直到自己也老了,直到听到自己的孩子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人生就是这样吧?说它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其实是不存在的。

    不过是兜兜转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小时候的一年,好长好长。现在的一年,仿佛眨眼间。

    为什么时间走的越来越快了?

    不是时间变了,是人心变了,今天和明天都不再新鲜。

    结婚一定要找一个真心爱着的人,因为余生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和相爱的人共度更好的生活,再多艰难困苦都因此有了它的价值。

    世事无常,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珍惜当下的生活,用心爱值得的人。

    因为不知道有没有来生,所以要珍惜今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