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铁马旧貂裘 > 第十五章 拾荒陷阱

第十五章 拾荒陷阱

    南北三十九年,冬十一月,立冬,合阳县外四十里。

    相比于北凉军在漉原的杀声遍野、角声满天,秦山军这里倒显得有些冷清,高云山率领甲申营顺利进入豫州长驱直入,直到刚刚才遇到了东瓯小股力量的抵抗。

    津门营,奉军中郎将林孝穆和长水校尉宋让比肩而立,看着不远处的战况:高云山挺着一把红缨枪在东瓯阵中来回奔袭,不时发出几声兴奋的嘶吼;甲申营将士气势如虹,战得东瓯人节节败退。

    甲申营与东瓯的战斗还未持续多久,便即将落下帷幕。

    个子矮小的宋让啧了啧嘴,嘟囔起来,“我看这高云山就是故意的。津门营安排在中间,那不是啥也捞不到?功劳全被甲申营和高云山拿走了。”

    北国军制里,一个营的长官是中郎将,副官是校尉。

    林孝穆横了一眼宋让,压低嗓音,“慎言!一切都是为了伐越大计,不要说这种扰乱军心的话。小心被军法官听到了拉你斩首示众!”

    宋让悻悻然地闭嘴,却又止不住地嘀咕,“我们可是津门营诶!将军你还是奉军中郎将,不比那甲申营强?我瞧那高云山就是瞧将军你不顺眼。”

    林孝穆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谁叫别人有个指挥使的二舅呢,就算是曹管不也得忍他三分。

    北国军制中,上将、中郎将与校尉都是可以加衔的,前提是需要对军队有突出贡献或者战功卓著。津门营就是南北三十年津门之战里一战成名,因而营号被改为“津门”,林孝穆和宋让也是那一战表现突出,被兵部褒奖加了衔号。

    与宋让的埋怨不同,朱鹭营漫天的箭雨和甲申营的势如破竹可是让在津门营前的辅兵们大开眼界。

    顺子穿着秦山军发的皮甲,拉着路青山的衣袖一脸兴奋,“青山哥,你说我们啥时候也可以上阵杀敌啊?”

    路青山无奈地笑了笑,顺子这个活宝在会宁的辅兵中间十分讨喜,所有人都把他当小辈一样照顾,路青山也不例外。

    “上阵可不光是杀敌,一不小心可是连命都丢了。咱们就安安分分地当个辅兵吧。”

    甲申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了战斗,高云山重新整编了甲申营后继续快速突进。

    林孝穆见状开始发号施令,“津门营都有!保持间距跟上甲申营。辅兵大队二营三部和四部,迅速打扫战场,清理道路。”

    昨日秦山军的参谋召集了辅兵大队千夫长以上的军官,分配了辅兵任务。二营三部和四部负责打扫甲申营遗留下来的主战场、救治伤员并且把阵亡的军士尸体带回去。

    顺子听见林孝穆的命令更下兴奋起来,“拾荒!拾荒!青山哥你说越人身上应该会有不少好东西吧可以捡吧?”

    路青山皱了皱眉,拉住顺子叮嘱道,“你待会跟住我,不要掉以轻心。”

    顺子不在意地点了点头,对路青山的警告不以为意。

    四部千夫长李光先跑在最前面,挥了挥手压住了四部奔袭的速度;很快另一边的三部便超过了四部,先一步到达了战场。

    等四部的辅兵抵达后,伤员已经被三部的辅兵用担架抬走了,只留下一地的东瓯人尸体和散落在地的甲胄兵器。

    李光先招呼着四部辅兵展开工作,“把东瓯人的尸体拉到道路两边,收集铠甲、武器还有比较完好的箭矢。”

    顺子快步走到一具类似东瓯头目的死尸面前,开始扒拉他身上的藤甲,见脖子上挂着一个象牙项链更是笑歪了嘴,小心翼翼地把象牙项链收起来。

    路青山见顺子这个样子摇了摇头,他嫌恶心把扒尸体的活交给了别人,只是一个劲儿地拉着尸体到道路两侧,便于津门营经过时没有阻碍。

    其实一般的东瓯士兵都是穿着粗劣的兽皮,只有一些头目和首领才会身披甲胄。

    李光先拿起一把东瓯人用的弯刀弹了弹,眉毛一挑,对着旁边计算盔甲数量的五百主说道,“这越族人用的兵器还赶不上白银那边的农具,铁的材质太差了。”

    五百主在草纸上计数,头也不回地说,“这越族怎么能跟北国比啊。蛮夷之地还敢率先挑衅,咱们打这越族,可不就是西瓜刀碰上了西瓜么?”

    李光先赞同地点了点头。

    不远处顺子又瞄见了一个脖子上戴着粗制金链的东瓯人,不料被老八抢了先。老八洋洋得意地向顺子挑了挑眉,拉下金链还耀武扬威地朝顺子挥了挥。

    顺子气得直打颤,转过身四处打量,准备重新寻找一具有“有价值”的死尸。

    老八志得意满地准备把金链收入囊中,突然感觉痛觉席卷大脑,双腿顿时失去知觉,紧接着整个人失去重心向雪地里倒去。

    只见刚刚还戴着金链的东瓯人此时已经睁开双眼,躺在地上,左手把住手边的弯刀,沿着老八的大腿弯齐刀一砍,老八的两条小腿便和老八说了再见。

    老八摔在地上见自己的两条残腿鲜血流了一地,本来洁白的软雪晕染出一片片红花,森白的膝盖骨清晰可见。老八先是一愣,然后便忍不住大叫起来。

    此时那个东瓯人已经蹦了起来,嘴里高喊着听不懂的越语,挥舞弯刀朝趴在地上的老八砍去。

    老八爆发出惊人的求生欲,双手紧扣雪土往离自己不远的虞庆爬去,大声哭嚎,“啊——,虞大人!虞大人快救救老八。”

    辅兵的职责被定义为辅助战斗,秦山军给辅兵大队分发的装备只有简陋的皮甲和一把普通的唐刀,就连弓箭也没有一副,以至于当东瓯人朝老八砍去时,周围的人纷纷无力阻止。

    离老八不远的虞庆面色肃然,拔出腰间别着的唐刀,一个滑铲赶到老八身边,横刀挡住了东瓯人的致命一击。

    虞庆卸力格开东瓯人的弯刀,跪地侧滑到东瓯人腰部右侧,接着滑行的冲力斜向劈砍,刀刃从腰间开始撕开东瓯人的小腹,血液喷溅而出洒了虞庆一脸。

    东瓯人断成两节,虞庆起身用袖子擦拭满脸的污血,看都不看那具尸体一眼。

    发给辅兵的唐刀确实质量堪忧,不过一个劈砍就已经卷刃。虞庆随手丢到一边,又从地上捡起了一把刚刚甲申营士兵遗落的制式大砍刀。

    老八嘶吼着被两个一同从会宁来的混子兄弟抬着担架带走,膝盖处已经被纱布包扎过了。但这样粗暴的战地医疗显然治标不治本,老八的血液从大腿末端不断遗失,纱布刚包上去便被鲜血浸润。

    戴金链东瓯人似乎只是一个讯号,老八刚被抬走没两步,倒地的东瓯人几十上百地爬了起来,挥舞着越族人惯用的弯刀,开始了新一轮的屠杀。

    路青山刚拉着一具尸体朝一侧赶去,便见十来个东瓯人已经从一侧的尸体堆中爬了起来挥舞着弯刀制造混乱。

    路青山暗叫不好,是他大意了,或者说是所有辅兵都大意了。打扫战场,第一件事应该是给每一个敌人补刀,确认敌人死亡。辅兵完全没有这种作战意识,加上冬天气温低,手都几乎要失去知觉了,很难在不触碰的情况下发现躺在地上的“尸体”竟然是活人。

    电花火石间,路青山正拖着的“尸体”也蹦跶了起来,趁路青山不留神把他一把压在身下,双手掐住路青山的脖子,路青山的脸迅速青紫起来。

    路青山暗叫不好,腰间别的唐刀刀身过长,自己在被压制的状态下根本拔不出来。

    生死一线间,路青山用手抓起一把雪土往压在他身上的东瓯人的眼睛一扔,路青山抓住东瓯人视线被遮挡的时机挣脱开来,鲤鱼打挺踹开东瓯人,起身,拔刀,斩首,动作一气呵成。

    路青山起身过猛岔住了气,大口呼吸,注意到右手紧握的生锈唐刀沾染上的丝丝血迹,有些愣神。

    过去,他是战争的见证者;今天,他就变成战争的亲历者了。

    还来不及感慨,呼啸的风声挑拨起了路青山的神经。

    刚刚甲申营遗留下的战场两边,高大密闭的树木梢头上,不知何时已经站满了东瓯弓箭手,他们用草野伪装,与茂密的高河丛林融为一体,正张弓搭箭对着战力低下的辅兵开始了精准射击。

    在当今这个冷兵器为主流的时代,弓弩确实已经成为了无解的单兵兵器,纵你有十八般武艺傍身能防住一支箭,但你防不住万箭齐发。

    李光先大呼不妙,扯着嗓子指挥辅兵撤退。

    但徒劳无功,辅兵们想逃,但要么是被“死而复生”的东瓯人纠缠,要么是被两侧间不容发的箭矢射落在地。

    这是一个陷阱!不得不承认越族人很好地利用了秦山军的心理,先用一场小胜打消秦山军的戒备心理,再用越族人对高河丛林的熟悉和精湛的伪装技巧来混淆视听,最后等秦山军后续部队跟上,便一击致命。

    但令东瓯人出乎意料的是,此刻深陷战场的北国军人战斗力弱到发指,与刚才甲申营的表现大相径庭。

    “青山哥,青山哥!救命啊。”顺子大叫,身后是两个东瓯人紧追不舍。

    路青山反握唐刀,用尽全力朝顺子奔去,数根箭矢企图阻断路青山救援的脚步,但路青山情况紧急不忘蛇形走位,箭头惊险地擦过了路青山的左小臂留下丝丝血痕。

    十六岁的顺子好似绵羊落入了狼群中,无谓的叫喊只让他吸引了东瓯弓箭手的注目,两支箭矢一箭射住右腿,一箭射入肩头,顺子痛得大哭,鼻涕泡糊了满脸。

    路青山终究是晚了一步,顺子因为箭伤行动力大打折扣,追击的一个东瓯人挥刀在顺子的背上留下一道丑陋的刀伤。顺子大叫一声,被砍翻在地,意识模糊。

    路青山在另一个东瓯人补刀之前赶到,借助奔跑的冲力把要补刀的东瓯人撞倒,双手握唐刀对准胸口猛地一刺。

    还有一个东瓯人见伙伴倒地,满脸愤怒改变目标朝路青山杀来,路青山准备迎击,无奈唐刀质量堪忧,陷在血肉中拔不出来。

    千钧一发间,虞庆带着十几个捕快及时赶到,一阵围攻下干掉了这个东瓯人。

    路青山顾不得感谢,跑到顺子旁边试了试鼻息,“还有气!”

    说完便从内兜里掏出纱布,笨拙地按照整训时训练的方法给顺子背部的刀伤包扎。十几个捕快伙同虞庆围在路青山身边,替他阻挡四面八方的箭矢。

    辅兵这里的混乱终于引起了津门营的注意。

    林孝穆听见了远处辅兵大队传来的厮杀声和哭喊声,面色一变,“辅兵遭到埋伏了!快,津门营都有!全速支援!号旗手传令,让云豹营和林麝营迅速合围夹击!”

    津门营的骑兵部快速突前,宋让策马狂奔跟住林孝穆,“甲申营的斥候是干什么吃的?居然没发现树林两边安排了弓箭手?”

    林孝穆也面色不虞,“甲申营太轻敌了!也是我们的问题,不应该把战力低下的辅兵放那么远的。”

    宋让又嘀咕了起来,“只怕晚上开会总结,侦查不力的锅又甩到我们身上了!”

    林孝穆不再多言,比起被指挥使骂一顿,显然挽救辅兵的性命更加要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