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红楼英雄传 > 第189章 山顶工程

第189章 山顶工程

    恩山虽说不大,但也是一座山啊,与周林前世的“云飞庄园”比起来,简直大得太多了。

    周林前世经营的“云飞庄园”,全部算上只有六亩多地,规划得还算不错,有菜地,种植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等蔬菜;有一个小果园,种植杏、李、苹果、葡萄等果树;还有一个占地半亩的鱼塘,里面放养一些草鱼,种了一些莲藕;还养了一些鸡鹅、几只奶羊、几头不喂饲料的本地猪。

    而恩山仅山顶就不止六亩,山下四周围,荒野连绵,西南、正西、西北连着高耸入云的大山,东面和东南更为辽阔,一眼望不见村庄,这些无主的荒地至少能有十万亩。

    由于人力有限,现在只能先耕种清河两边易于灌溉的土地。

    大片土地抛荒,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正好可以用来放牧,随着恩山的发展壮大,每天的肉食用量也会越来越多。

    恩山百废待兴,周林每天忙前忙后,虽说不用他动手干活,但许多事情都需要他指导,毕竟他脑子里的知识比这个时代的人先进了数百年,许多地方有他稍加点拨,干活的人就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

    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周林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按照社会的划分,这个世界应该是属于封建社会。

    可是从周林眼中看到的,大部分平民衣不遮体,勉强能吃上饭,一天也只能吃一顿,还不敢吃饱,要是吃饱了,就会有断粮挨饿的日子,子女多的,一般都会卖掉几个给大户人家做奴才。

    像贾宝玉的首席大丫鬟——袭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人口买卖是合法的......

    所以周林觉得,这个时代更像是“奴隶社会”。

    皇帝就是级别最高的奴隶主。

    那些官员对皇帝跪拜,口称“奴才”,因此官员是皇帝的奴隶。

    平民见了官员也要跪拜,口称“草民”,虽然不用自称“奴才”,但从字面上来看,“草民”其实还不如“奴才”,“奴才”至少还是人,而“草民”只能被收割、被牛羊啃食、被野火焚烧。

    所以袭人在过年的时候以贾府奴才的身份回到自己家,对她的那些平民亲戚说起话来,语气都是高高在上的,有一种无形的威严和优越感。

    由此可见,奴才的身份并不比平民低,而有的平民想要成为奴才似乎都不可得。

    周林看到人们动不动就下跪,跪着的时候比坐着的时候还多,他感到很是厌烦,就在恩山立了一条规矩,除了过年拜年、丧事之外,任何人不许下跪。

    恩山下的炉火日夜不息,永远有一口大铁锅里面煮着散发着清香味道的大米粥,有远近的穷人投奔过来,立刻就能喝上热粥。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恩山名声大振,投奔过来的穷人已经超过了三百人。

    恩山有得是土地,所以人多并不是问题。

    周林将恩山的事务分为六大类,一是种植,二是养殖,三是建筑,四是餐饮,五是采购,六是护卫。

    这六大类事务分配给众义子管理。

    周大、周二、周三三人负责总体管理,小事就由三人商议解决,大事再向周林汇报。

    现在的恩山,远远没有实现良性运转,每天都要花出去大把的银子,主要是用于粮食的采购和购买建筑材料。

    周林手里还有八千两银子,他细算了算,就算省着用,最多也就是支持半年。

    而恩山的收益,至少要到一年以后。

    “手里的钱不够用啊!”周林暗自皱了皱眉。

    周林虽然有些发愁,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贾敬手里有几万两银子,他曾对周林说过,要是用银子,随时过来取。

    黛玉手里也有几千两,如果周林开口的话,黛玉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

    水溶那里,虽然周林对水溶有恩,但他并不想白拿水溶的银子,如果他开口的话,堂堂的北静王府,借出几万两银子还是不难的。

    想到秦可卿和马晓莲在城里住着,风险非常大,最好还是搬到恩山来住,周林决定再多招一些工匠,在恩山顶上修建房屋。

    这个时代,只要出银子,人力有得是,甚至于有的穷苦人只要让他吃饱饭,他就会拼命的给你干活。

    周林让周大、周二去附近村庄雇觅工匠,一天的工夫就找来二十几名工匠,又在投奔到恩山的人里面挑选了二十多名壮工,这一天在山顶上放了一挂鞭炮,就开始破土动工了。

    恩山顶上的工程是恩山所有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周林每天守在工地上,指导众人施工。

    五天之后,恩山顶上已经是平整出一个面积达到二十亩地的广场。

    站在这个广场上向四外瞭望,视野开阔,景色苍茫,让人心情豪放。

    周林见平整出如此之大的一块土地,心里也是非常高兴,把工匠们召集到一起,说了一下自己的建造思路。

    第一是要保证上下山方便,从恩山顶到山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要修成石板路,当然了,这个工程非常浩大,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所以现在只是先预留出路口。

    第二是上下水的问题。

    周林前世曾经做过瓦匠,对住宅工程非常了解。

    在民居工程中,上下水是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先行埋设管道。

    恩山顶上居高临下,这种地形对于修建下水道非常有利,只要确定好下水道的流向,挖出沟渠,铺上石板,上面用石板盖好,再用土掩盖上就可以了,这样的坡度,完全不用担心下水道堵塞。

    然而事情有利就会有弊,恩山下水方便,上水就比较麻烦了。

    这个时代没有电力,也没有抽水机,更加没有与之相配套的铁管或塑料管。

    这些东西的原理虽然周林都知道,然而他不是“攻城狮”,具体的制造细节他是不知道了,就算把制造细节搞清楚,那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来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做这个事情。

    所以,目前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依靠牛车往山上拉水。

    既然要用牛车拉水,就又涉及到道路的问题。

    现在从山下到山上别说牛车,就算是步行就不好走。

    周林想来想去,觉得当务之急,还是应该修出一条通往山下的石板路来。

    前世的社会有一句口号周林觉得这个时代也非常适用,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