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新征途爱在雪花飘落时 > 第四十一章 有愿就有力

第四十一章 有愿就有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2000年,人们的思想意识似乎被上帝拨弄过了一般,人们的效率好像普遍都快了起来,不光思想变得活泛,就连行动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政绩考核开始以GDP论英雄。

    2000年,有三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邢州,市中心位置以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新世纪广场商业综合体开始运营了。

    新世纪,新面貌,张家栋下火车后徒步走在市中心,不过多半年时间没回来而已。他被眼前看到的城市变化,在心中激起一股火焰在升腾。他想,新世纪是不是也要给自己定下一个新目标呢?风华正茂的年龄,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机,是该认真思考一下未来了.......

    张家栋给马昊父母家打了电话,说现在就过去看望两位老人,他买了点水果,打出租就先去了马昊父母家。

    马昊父母六十岁左右,看起来身体都很健硕,就是马老爷子有点咳嗽。老太太说,老爷子前一段时间风寒,病好后,咳嗽一直没好利索,倒也没什么大事。

    张家栋把马昊让他来的两个精致盒子交给两位老人,陪老人家聊会天,他就告辞打车回了自己家。

    家中加工木板生意父母做的风生水起,为了方便联系业务,父亲还新买了辆摩托车。父母把赚的钱又都投入到生意上,现在规模也扩大了,雇佣了十几个工人。

    因为被情所伤,这次回家他不打算再回海港市,不想再去那个伤心地。回来那天,赵艳打来电话告知,公司中了特区政府采购办公设备150万标的,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做下特区政府采购项目这个标杆,以后再开发政府单位客户,就容易的多。可以预知,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会很好。

    回家路上赵艳电话里说,公司之前事业没有眉目,那时候让张家栋过去也怕耽误他前途,如今,可以看得到公司发展前景很好,这次无论如何他都要过来帮她经营公司。

    张家栋在家认真思考了自己的未来,他也在想他之后的何去何从。是否过去和赵艳共同经营灵动公司呢?马昊书记让他这次回家把高中毕业证办了,不知是什么意思?领导不说,他自然也不会问。

    杨涛已任海平区武装部长,他也多次说过有机会给他搞个编制。

    几次和杨涛、赵超越、林雄飞、马昊等这些从政人员聊天,似乎在潜意识中,已经默默改变了他的价值观,以及对未来人生的一些思考。以前心里想的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酒喝凉水,这种没有责任担当的自私自我、目光狭隘短视思想。

    如今他内心也被家国情怀灌满,内心升腾起从政干大事,创大业的想法。

    这种价值观的驱使下,不由得使他想更长远的使命感。来世上走这一遭,就要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和意识似乎都被激活了。

    想明白了目标方向,就是怎么去实现这目标的途径了。而让人生价值最大发挥,就要进入到体制内。进入体制才能去做更多有益于改变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也才能使自我价值最大化。

    想明白这些事情,他突然觉得,似乎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提高了。

    其实,他心里明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和想法,最主要是因为小洁离他而去,对他造成的刺激。小洁姑姑称他是一个厨子,他知道厨师无论再怎么赚钱,做得再好,最终在别人眼中也只是个厨子。厨师这个职业给他带不来尊严,更不能给他稳定的生活。要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只有进到体制里,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做个一官半职,让看不起他的人看看,尤其让小洁姑姑看看。让她知道自己头发长,见识短,目光短浅,有眼无珠。

    张家栋觉得,现在进入体制的机会似乎在向他招手。他想,机会都是人创造的,不争取一下,就这么放弃,恐怕会成为终身遗憾。

    即使杨涛不能让进入体制,下半年征兵时,还可以去部队上历练,这样,也可以曲线报国。

    有愿就有力;愿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张家栋不知道的是,他现在心生的这些愿,在转变成力,开始悄悄改变他的人生。

    ***17岁离开家时写的七绝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伟人都是从小就立下大愿,从而才有翻天覆地改变社会的成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