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宙始临界 > 第一章 二十四世纪出海的奴隶(一)

第一章 二十四世纪出海的奴隶(一)

    “自我记事以来,我都活在一片阴影之中。我抬头望向的天空和旁人看到的一样湛蓝,我低头凝望的土地和旁人看到的一样厚重,我平视人们的眼睛,看到的却是发自内心的厌恶,只因在我这黑色皮肤的掩盖下,没有人看到我纯净的灵魂”

    堆砌各种杂物的小屋内,一名奴隶凄惨的把这段话留在了本子上,那本子一看就不是二十四世纪后复印的高级纸张,而是从一千年前的世界留存下来的,已大面积泛黄的羊皮纸。

    奴隶是没有资格享受新世纪的福音的。

    写下这段话之后,奴隶奥斯米拉就一定要出海打捞,到了出海打捞的时间,若胆敢不去,就要挨上几百次鞭打,甚至可能被打死。

    第四次世界大战,于非洲荒乱之地兴起,从时间的角度上,对漫长的一个世纪来说,它只需片刻就覆盖了全球。名曰自由之战,可到头来,奴隶制度并没有被抹除,只是换了被奴隶服侍的人。从战争中获利的人享受到了他们认为的自由,真正向往自由的人永远被困在了为他们而建造的新的牢笼。

    奥斯米拉谨慎的藏好了本子和笔,拿起墙角处,奴隶主为节省成本而命令工匠偷工减料制成的潜水服。拖着沉重但并不起到保护作用的铜制装甲,缓缓的从屋里走出,而后上了船。

    他的屋子是不需要上锁的,除了他刚刚亲手锁上的柜子。除此之外,房间里没有任何贵重的东西。

    这就是奴隶。

    奴隶们在船上,望着刚升起的太阳,那阳光洒在海面,冰冷的海水好像看起来也暖洋洋的,尽管秋天冰冷的海水实际上带走了无数打捞人的性命。但是他们仍心想,这次兴许能挖到些好东西。用打捞上来的之前几个世纪留存下来的好物件,来换取自己片刻的自由。

    甲板上只有寥寥几个拿着火铳的雇佣军,高傲的看着奴隶们在船上忙碌,奴隶们肉眼可见的疲惫并没有得到他们的怜悯,反而认定奴隶们不敢反抗,用皮鞭抽打着正在擦甲板的奴隶,借此发泄在如此冷的天气还要出海的愤恨。奴隶被迫遭受这一切,只不过是被雇佣者不敢恨施舍给他们钱财的奴隶主罢了。

    只是,很少有雇佣军真正明白,不让数倍于他们的奴隶产生反叛念头的并不是他们手中只有几发火药的火铳,而是远在布兰太尔贫民区的家人。

    这份责任让奴隶们格外的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然真想死的一了百了。从二十世纪初便受到大量污染的水源,加上海底各种生物的袭击,只有少部分人能顺利的活到五年打捞生涯结束。只要打捞人未服满五年期限死亡,家中就必须送来新的苦力,接替他们的工作。所谓接替,并非是接着他们已经浪费在海上的年月,而是从头开始,从新的人潜入海底的第一天开始。

    奥斯米拉有一个哥哥,此刻兄弟俩都在这搜打捞船上。他们的父亲三年前就是在这片靠近欧洲的海域丧生,那是他们除了彼此最后的亲人了。比起其它要照顾家中老小的打捞人,他们更希望像父亲一样死在海底,因为不论是死在非洲的陆地上,或者是海底,都不会再有一个人为他们流下眼泪,就好像他们生来就是为了被遗忘。

    在海上,等待是最让人绝望的,不论是等待狂风骤雨的夜晚,或是洪水猛兽的袭击。海底至今仍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探索,而核战争之后的海底世界,更是无人敢深入探究。二十三世纪五十年代,一头长达三百余米的巨鲸尸体在挪威搁浅,从那之后,人们对未知的海洋充满恐惧。除了他们这群打捞人,很少有人主动下海,其它来往的商船都选择了远离深海的路线,以求平安。

    第四次世界大战——自由之战之前两百三十三年发生的核战争,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彻底颠覆了这个世界。高浓度的辐射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生物本身。除了人以外的所有生物首先变得狂躁,对,就是狂躁,植被像是具有生命力一样疯涨,袭击路过的幸存者。那些动物,变得像是...活在侏罗纪的恶魔。人脆弱的肉体没办法一次性接受如此强大的改造,数以千万计的人都死在了核武器之下,或直接被炸成灰烬,或死于爆炸之后的核辐射。

    人终究是无法依靠这些迎来最终的进化,反倒人类核战争的爆发,似乎是触动了天怒。应玛雅人古老的预言,第五太阳纪的末日不可逆转的发生,那场浩劫几乎毁灭了一切。如果不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的“诺亚方舟”概念计划,人类甚至已经灭绝。

    那之后,人类科技开始退化,逐渐回到了蒸汽时代,史称大工业时代。

    这一切好像是一个轮回,只不过天道在选择一批又一批不同的遭受苦难的人降临世间。选择这一切的从来不是人本身,就好比奥斯米拉兄弟所在的这艘船上,所有奴隶的命,对他们以外的人而言都不算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