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欢乐颂 > 第一百五十六章听墙根

第一百五十六章听墙根

    宴席结束送走客人,大家又忙碌了一番,才歇下来。

    付小姨和刚忙活完的付氏,也找了个角落,坐在一起聊天,她很为自己的姐姐能做出这么大的房子,感到高兴。

    她夸奖了赵家,新盖的大房,然后感叹道:“大姐,还是你有福气,这分家才几年,就盖起了这么气派的房子,可让我这个做妹妹呢,好生羡慕呢!”

    付氏笑道:“有啥好羡慕的,你家也有大房子,地也不少,妹夫对你不错,啥都是你说了算,儿女还孝顺,我还看着你的日子过得比俺好呢!”

    付小姨推了一把姐姐的肩膀,笑道:“可拉倒吧,是姐夫对你不好,还是你儿女不孝顺,我有的你都有,有啥比你过得好的……”

    说着说着,她自己就停住了,问付氏道:“你说咱姐俩这么互相吹捧,是不是不太好?”

    付氏嗔怪她道:“还不是你起的头,幸亏这附近没人,要不然一准笑话咱们姐俩脸皮厚哪!”

    说完说完,姐俩同时笑了起来。

    秀萝刚刚和庆言,铁成等人,归还完从乡邻那里,借来的桌椅板凳。

    她见自己的娘和小姨,那么大年纪,还在一起笑闹,觉得有趣,就想离得近些,调侃她们几句。

    走的近了,就听见小姨问付氏道:“你家秀菊年底就十五了吧,可是时候找了婆家,有来提亲都没有?”

    付氏道:“村里有两户,托人来探过话,也有媒婆来提亲,俺都不是特满意,就耽搁下来了。”

    付小姨道:“你该抓紧了,虽说庆文是大的,可他男孩子,又读书,晚一点也没关系,这女孩子,花骨朵般的年纪,就那么几年,过了时候,就找不到合适的了。”

    付氏也担忧的道:“谁说不是,这嫁远了,俺和她爹舍不得,近的又没有合适的,俺这不也犯愁呢么!”

    付小姨道:“别愁,你想你和姐夫想要啥样的女婿和我说说,我回去就给你,打听打听,也许就能碰到呢!”

    付氏道:“我们也没啥要求,人老实肯干,对俺秀菊好,家里再有几亩地,不愁吃喝就行了。”

    付小姨听了她的条件,反而笑了。道:“姐,你可别逗了,你这条件放两年前还行,如今你家盖了大房子,又有了几百亩的山地,姐夫现如今都是赵三老爷了,你就让俺大外甥女,嫁个种田的?”

    付氏道:“俺家不看些,只要他对秀菊好,一心过日子就行。”

    付小姨道:“那也得差不多啊,不能让俺外甥女受苦,你就听我的,怎么也得给秀菊,找个家境殷实吧!”

    付氏担心的道:“俺怕家境太好了,像崔家大妮似的,受婆家的气,可咋办?”

    付小姨道:“大妮咱家秀菊能比吗?她家长辈只认钱,不看人品。咱们是先把人品放在前面,行了,我把这事放心上,你这边也找左右邻居帮忙问问,咱们争取今年,就把秀菊的事给定了!”

    秀萝听了这半天墙角,知道她们这是在给秀菊找婆家,感慨着日子过的真快,一晃她来这里已经两年了呢!

    上了梁,封了顶,粉刷一新后,房子就算建成了。

    通风干燥了一些时日,他们又放进周木匠,将事先打好的家具,那都是秀萝精心设计的,不但漂亮、新奇,还很实用。

    找了个良辰吉日,全家一起搬进了新房。

    乔迁新居,就不像上梁那么隆重,只自家的亲戚和亲近的朋友,前来道贺。

    其实主要是来帮忙搬东西,因为搬家只能上午进行,所以人手多一些,尽可能在中午之前把活干完。

    赵兴有家搬家自然不缺人手,赵兴君带着庆山,刘福山带着铁柱、铁成,周木匠带着周大勇……几乎村里和赵兴有关系好的,都过来帮忙了。

    吉时一到,庆山放过鞭炮,赵兴有就把自家的锅,第一个拿到了新房,然后放一把柴,点上火,就是俗称的燎锅底。

    之后大家听七手八脚,不到一个时辰,便该办的东西搬进了新房。

    付氏和刘婶、大梅、吴氏、夏氏、牛氏等一群妇人正在厨房里忙活,准备住进新房的第一顿饭。

    鸡鸭鱼肉自然是少不了,这时节自家菜园里的,新鲜菜蔬也当季,所以这顿乔迁宴,看上去非常丰盛。

    牛氏边切菜边问付氏道:“三嫂,县令的外甥,还有真和堂的东家,和你家是啥关系,人家给你们送那么重的礼哪?”

    付氏笑道:“他们以前是庆文、庆言县学里的同窗,现在又一起在程家族学读书,那程公子的药堂,还帮俺家卖药,和俺家的关系自然是没的说。”

    大梅也好奇的问:“三婶子,那你家秀萝是咋认识,县令家小姐的,咋关系这么好,俺看今天,她也没少给你家送礼呢?”

    秀萝和曹语认识,也不涉及什么秘密,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付氏就给他们讲了两人如何认识,如何成为好朋友的。

    同一时间,厨房里谈论的人,正在秀萝的房间,观看她新奇的家具。

    新式的衣柜,简易的沙发,都让她觉得新鲜,她便迫不及待的也想拥有,秀萝当然笑着答应了。

    而庆文和庆言的房间内,程熙安静的喝着茶,听杜杭抱怨着赵家两兄弟。

    杜杭道:“你们俩可真不够意思,上梁为什么不通知我们?这次要不是程兄家的仓耳听到,我们怕是连你们家的乔迁之喜也错过了。”

    庆文马上解释道:“我们只想,自家亲戚热闹一下就好了,不想因为这种小事,劳烦两位费心。”

    “庆文兄,你说这话可见外了,我们不是你的亲戚,还是你的朋友吧?怎么你家有喜事都不通知我,这样我可是要生气的!”

    庆文和庆言马上又倒茶,又赔不是,这才被放过。

    而没有帮搬家的村民,有一部分聚在村口,嗑着瓜子,开始谈论赵兴有家新居。

    这个说,赵家的衣柜,很新奇,有一人多高,衣服不是叠起来放进去,而是都挂在里面。

    那个道,他家的椅子才奇怪,连靠背都用棉布包裹着,坐上去还是真是舒服……

    总之是对他家的新奇玩意,都充满了好奇。

    有人就偷偷打听,赵兴有这次盖房花了多少钱?

    有个人道:“听说他家,光一个茅房就花了四两多银子哪!”

    “俺的个天哪!俺家一年也赚不了四两银子,他家真花那些钱盖茅房?”

    “是真的,刘嫂子跟俺说的,赵三老爷家盖房加上屋里那些家什,花了将近五十两银子,你们没瞧见,他家那个院子都是用红砖铺的,估计也就城里大老爷家,这么干了……”

    “这么说传言是真的了!咱姥爷真攀上,朝廷里的大官,要被重用了……”

    赵家住进新居后,没几天就入了伏,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候,秀萝还想提议,来一次避暑之游,老宅却传来消息,赵原根和李氏唯一的女儿,赵兴有的姐姐,因病去世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